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采用针刺式微电子神经桥实现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重建的初步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00:02

  本文关键词:采用针刺式微电子神经桥实现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重建的初步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筛选并优化针刺结合微电子神经桥在中风偏瘫患者上肢手、腕功能重建治疗中的有效穴位组合。2.观察利用针刺式微电子神经桥能否实现患者健侧手带动患侧手运动。方法:1.用无纺布自粘附体表刺激电极和多通道刺激仪Master 9对13名健康志愿者手阳明大肠经上能否引起腕背伸动作的穴位依次探找,若产生动作则改变刺激信号脉宽并观察记录动作的变化及其对阈值电流的影响。2.用体表小电极分别对12名健康志愿者循行于五指的五条经脉上能否引起手指指屈动作的穴位进行实验探寻,不断改变激励脉冲幅值,观察、记录被控制手指指屈运动情况及其他四个手指反应,包括志愿者舒适度等感觉。然后选取10名志愿者,利用前面实验得到的最佳穴位组合进行针刺实验,记录引发和谐五指屈动作的阈值电压的大小。3.临床筛选2例中风偏瘫病人,针刺患者患肢控制五指指屈的穴位组合,通过使用自制MENB-II-02型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重建仪,观察是否能实现患者健侧手带动患侧手手指指屈的动作。结果:1.腕背伸动作实验显示,将刺激电极贴于手三里或上廉穴处,能引发较为和谐的腕背伸动作,且在脉宽大小改变的情况下,上廉穴处所需要的阈值电流均小于手三里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五指指屈动作实验发现了引起五指指屈的穴位组合。它们分别为:拇指是鱼际-尺泽,食指是合谷-阳溪或合谷-温溜,中指是曲泽-郄门,无名指是中渚-外关或中渚-支沟,小指为腕骨-支正,与其他穴位组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0名志愿者的这七组穴位,结果显示引起五指指屈的均值电压在1-2V之间波动,其中拇指和中指所需的电压值略大,接近2V,其余手指指屈的电压值均在1.5V以下。3.临床观察显示,采用针刺穴位来输入肢体信号,利用MENB-Ⅱ-02型瘫痪肢体运动功能重建仪,可以实现患者健侧手带动患侧手手指指屈的动作。结论:1.刺激手三里或上廉穴处能产生较为和谐的腕背伸动作。2.刺激鱼际-尺泽、合谷-阳溪或合谷-温溜、曲泽-郄门、中渚-外关或中渚-支沟及支正-腕骨可以引起较为和谐纯粹的五指指屈动作,是否存在更好的刺激位点尚待进一步研究。3.针刺式微电子神经桥可以实现中风偏瘫患者健侧手带动患侧手进行运动。
【关键词】:中风偏瘫 针刺 微电子神经桥 穴位 运动功能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46.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5
  • 1.1 中风偏瘫及其康复治疗办法10-13
  • 1.1.1 帮助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传统医学方法10-11
  • 1.1.2 帮助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现代医学方法11-13
  • 1.2 针刺疗法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应用13-17
  • 1.2.1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作用机理14-15
  • 1.2.2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方法多样15-17
  • 1.3 功能电刺激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应用17-21
  • 1.3.1 功能电刺激的来源及定义17-18
  • 1.3.2 功能电刺激工作原理18-20
  • 1.3.3 功能电刺激的临床研究使用情况20-21
  • 1.4 微电子神经桥及其研究现状21-23
  • 1.4.1 微电子神经桥的提出与工作原理21-22
  • 1.4.2 基于微电子神经桥技术实现瘫痪肢体功能重建的实验研究22-23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23-25
  • 第2章 手阳明大肠经上引起腕背伸动作各腧穴的优化筛选25-33
  • 2.1 经络腧穴上探寻动作刺激位点的提出25-27
  • 2.2 手阳明大肠经上产生腕背伸动作穴位的优化筛选27-31
  • 2.2.1 资料与方法27-29
  • 2.2.2 结果29-31
  • 2.3 讨论31-33
  • 第3章 刺激经络腧穴产生五指指屈动作的实验研究33-51
  • 3.1 利用体表电极对经络上引起五指指屈动作穴位的优化筛选33-43
  • 3.1.1 资料与方法33-35
  • 3.1.2 结果35-43
  • 3.2 针刺穴位控制五指指屈动作的实验探测43-49
  • 3.2.1 资料与方法43-44
  • 3.2.2 结果44-49
  • 3.3 讨论49-51
  • 第4章 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的临床观察实验51-56
  • 4.1 资料与方法51-54
  • 4.1.1 研究对象51-52
  • 4.1.2 实验仪器52-53
  • 4.1.3 实验部位53-54
  • 4.1.4 实验环境54
  • 4.1.5 实验方法54
  • 4.2 结果与讨论54-56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56-59
  • 5.1 论文工作总结56-57
  • 5.2 展望57-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6
  • 附录66-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74
  • 作者简介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梅,王继往,张洋;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偏瘫34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09期

2 渡边进;乔子虹;卢玲;;中风偏瘫患者与健康老年人基本动作时心肺系统的变化[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1年03期

3 张桂青;杨建霞;;肌电反馈治疗中风偏瘫54例[J];康复与疗养杂志;1992年02期

4 易刚,秦有明,金元祥;六虫瘫速康治疗中风偏瘫45例[J];湖北中医杂志;1997年01期

5 泷水;治疗中风偏瘫有新法[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4年06期

6 蔺勇,张京红,刘世文;中风偏瘫后的非麻痹侧问题[J];现代康复;2000年06期

7 钱颍;中风偏瘫病人及家属的康复指导[J];现代康复;2000年06期

8 李勇;电针为主治疗中风偏瘫162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0年11期

9 张丽民,郝蕾,王月梅;眼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偏瘫6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0年05期

10 张文生,张丽慧;中风偏瘫中医康复原则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雪锋;武明伍;;中风偏瘫100例辨证施治浅析[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熊润贤;何勇;张瑜;;中风偏瘫的中医药治疗[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3 龚憬;;电针治疗中风偏瘫52例[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金普放;;连翘治疗中风偏瘫[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6年

5 李南安;李波;;中风偏瘫患者的家庭病床康复结果[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首届学术会议、福建省针灸学会康复医学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张丽民;郝蕾;王月梅;;眼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偏瘫60例[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郭继友;;反射疗法威力大 勒拉趾端降病魔——一例成功的中风偏瘫临床自救[A];2002反射学全国研讨会会议交流文集[C];2002年

8 倪斐琳;;祛瘀通络法对中风偏瘫患者预防压疮的影响[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9 刘起贵;;中风偏瘫及脑瘫的实践探讨[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2003年

10 谢衡辉;;砭石疗法在中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健行;中风偏瘫的针炙治疗宜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魏开敏;如何帮助中风偏瘫病人克服不良心理[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容小翔;中风偏瘫综合治疗效果佳[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4 湖北天门市竟陵办事处友谊卫生所 曾祥雄;针药并施治疗中风偏瘫20例[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5 重庆 陈永久;中风偏瘫合剂治疗脑血管意外[N];民族医药报;2002年

6 吴志 张文明;针灸治好中风偏瘫[N];健康报;2009年

7 李平;中医治疗中风偏瘫[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8 韩咏霞;中风偏瘫康复六注意[N];民族医药报;2007年

9 陆均山;中风偏瘫 多动足趾[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 俞丽云;中风偏瘫怎么治[N];家庭医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蔓佳;中风偏瘫左属血右属气病机理论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徐桂华;疏经通络功能锻炼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廖秀莲;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佳容;中风偏瘫关节康复数字化系统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钱琴琴;采用针刺式微电子神经桥实现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重建的初步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姚秋丽;点穴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抑郁症状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胡仕礼;电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偏瘫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杨山;回春偏瘫方治疗中风偏瘫肝肾亏虚型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陈安内;不同点穴间隔时间对中风偏瘫康复的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彭越;传统导引术结合现代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洪宽植;头针对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痉挛影响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杨元箴;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10 王子辰;基于临床信息采集系统的中风偏瘫针灸治疗规律和特点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采用针刺式微电子神经桥实现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重建的初步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403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9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