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基于《中华医典》古代医案的肺主宣降与哮病证治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06:08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华医典》古代医案的肺主宣降与哮病证治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肺主宣降 哮病 辨证分型 发病规律 医案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古代医案中哮病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治则治法、方药运用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肺失宣降与证型分布规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理论研究和医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理论研究:结合《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和近年研究资料,探讨肺主宣降理论和哮病的病因病机、发病规律的关系。2.医案研究:查询检索电子出版软件《中华医典》医案部分,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73例哮病医案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理论研究发现肺主宣降与哮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联系,认为肺失宣降是哮病的主要病机,宣降肺气是哮病的主要治法。2.医案研究(1)诱发因素:以外感寒邪诱发者44例,占24.9%;痰饮诱发25例,占14.1%;先天不足,幼年即发或幼年曾发的有25例,占14.1%;风邪诱发者19例,占10.7%。(2)病位:病位在肺者100例,占总医案的57.8%;在肺脾者16例,占9.2%;在肺脾肾者16例,占9.2%;在肺肾者12例,占6.9%。与肺直接相关者共占95.9%。(3)治法:以清法为主有40例,占23.1%;温法25例,占15%;补法23例,占13.3%;汗法19例,占11%;消法16例,占9.2%。(4)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分别得出哮病的症状频次:哮鸣148次、喘息124次、咳痰75次、咳嗽70次等;哮病的药物频次:茯苓84次、苦杏仁83次、半夏72次、紫苏子55次等;哮病的主要证型有痰热壅肺证42例、痰浊阻肺证32例、寒痰阻肺证18例、外寒内饮证12例等。(5)肺失宣降和哮病证型之间的关系:肺气失降的证型116例,其中痰热壅肺证43例,痰浊阻肺证33例,寒痰阻肺证18例,肺肾两虚证10例,痰热壅肺兼肺肾阴虚证5例,其它证型7例;肺气失宣的证型34例,其中外寒内饮证12例,寒饮停肺证7例,风痰阻肺证7例,外寒内热证5例,风寒闭肺证3例;肺失宣降的证型共10例,其中脾肺气虚证8例,脾肺气虚证兼食积证1例,痰热壅肺兼脾肺气虚证1例;其它类证型共13例。结论:哮病的发病诱因以外感寒邪为主,其次为痰饮、先天不足、风邪等;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哮病的治法以清法为主,其次为温法、补法、汗法、消法等;哮病的常见症状主要是哮鸣、喘息、咳痰、咳嗽等;哮病的常用药物主要有茯苓、苦杏仁、半夏、紫苏子等;哮病的主要证型有: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寒痰阻肺证、外寒内饮证等;哮病的主要病机是肺失宣降,尤以肺气失降为主;哮病的主要治法是宣降肺气,尤以肃降肺气恢复肺气的肃降功能为主。
【关键词】:肺主宣降 哮病 辨证分型 发病规律 医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59
【目录】:
  • 提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12-26
  • 一、肺主宣降理论探讨12-17
  • (一)肺主宣降的源流12-14
  • (二)肺主宣降的意义14-16
  • (三)肺主宣降对其它脏腑功能的影响16-17
  • 二、哮病研究概况17-22
  • (一)现代医学对哮病的研究17-19
  • (二)中医学对哮病的认识19-22
  • 三、肺主宣降与哮病的关系22-26
  • (一)肺失宣降是哮病的主要病机22-23
  • (二)宣降肺气是哮病的主要治法23-26
  • 第二部分 医案研究26-65
  • 一、研究目的26
  • 二、研究方法26
  • 三、研究对象26-31
  • (一)文献来源26
  • (二)医案纳入与排除标准26-27
  • (三)确定检索词27
  • (四)文献资料的筛选、二次筛选27-30
  • (五)数据的规范30-31
  • (六)肺气失宣与肺气失降证候的判断31
  • 四、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的应用31-65
  • (一)软件介绍31-32
  • (二)统计分析方法32-33
  • (三)数据库的建立33
  • (四)结果分析33-65
  • 第三部分 讨论65-71
  • 一、基于医案分析结果探讨哮病证治规律65-69
  • (一)哮病的病因病机65-68
  • (二)哮病的辨治思路68-69
  • 二、基于医案研究的肺主宣降与哮病证型相关性探讨69-71
  • (一)肺气失宣主要证型69
  • (二)肺气失降主要证型69-70
  • (三)肺失宣降主要证型70
  • (四)其它类证型70-71
  • 结语71-74
  • 参考文献74-76
  • 致谢76-77
  • 发表著作77-81
  • 详细摘要81-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雯;严季澜;;哮病病名历史源流考[J];天津中医药;2011年01期

2 洪广祥;再论哮病治疗之我见[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4期

3 崔红生,杨保林,武维屏;哮病探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1期

4 王安康;积累规范与变革规范——《中医哮病学》评介[J];湖北中医杂志;2003年04期

5 张德新;潘丰满;;从风痰调治哮病[J];四川中医;2005年12期

6 蒋兆定;涂冬梅;韩宇樱;;哮病宿痰伏肺说浅论[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张晶;严桂珍;;哮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王昭杰;张蕴卓;;刘贵颖主任哮病临床经验谈[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3期

9 王昭杰;赵政;刘贵颖;;哮病痰论[J];天津中医药;2007年04期

10 刘津;;中医哮病治法的发展[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晁恩祥;;再谈哮病若干问题之我见[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2 张燕萍;苗青;王伟;冯德华;樊茂蓉;林琳;崔芳囡;张文江;崔云;;许建中教授治疗哮病的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第十二次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程艳丽;陈宪海;程娜娜;;支气管哮喘炎性因子与哮病夙根理论关系的初步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贺亚君;;哮病的辨证施护[A];全国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邵素霞;邵素菊;;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五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颖;王雪京;;从“以痰为中心”到“风盛挛急”谈哮病病机的进展[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志勇;;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治疗一得[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纾难;中医临床禁忌系列讲座:哮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邵氏五针法治疗哮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于文涛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院 史奎竹;哮病案[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雯;哮病的古代内科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杨星君;基于古今医案及临床资料数据分析的哮病和喘证发作期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岭;邵氏“五针法”治疗寒饮伏肺型哮病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2 葛庆涛;基于《中华医典》古代医案的肺主宣降与哮病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彭們;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哮病证治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韩雨桐;哮病的证治方药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覃晓东;中医健康教育对哮病的防治效果[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苏翰华;邵氏“五针法”在澳洲治疗哮病发作期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

7 陈光;乔世举教授治疗哮病(热哮)临床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任重;邵氏“五针法”对寒饮伏肺型哮病的临床机理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

9 任志欣;邵氏“五针法”治疗哮病发作期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1年

10 权春分;邵氏“五针法”对哮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612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612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c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