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苗的制备

发布时间:2017-11-22 04:14

  本文关键词: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苗的制备


  更多相关文章: 副猪嗜血杆菌 生物学特性 蜂胶 疫苗


【摘要】:副猪嗜血杆菌是巴氏杆菌科的一种短小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引起病猪发热、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副猪嗜血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而且血清型众多,每个血清型之间缺乏免疫交叉性,所以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的方法。 本研究对安阳地区三个猪场的发病猪只采取不同部位的病料共75份进行PCR鉴定,结果为:肺脏的PCR鉴定阳性率为53.3%、脾脏、血液、胸膜、心包积液、关节液的阳性率均为20%,而胸腔积液的阳性率为0。75份病料的PCR鉴定的阳性率为32%。对PCR鉴定阳性的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学分型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为PCR鉴定之后的细菌分离率为33.3%,血清学分型均为5型。对分离菌株接种于巧克力培养基、血琼脂平板、TSA、TSB琼脂平板上,菌落特征符合副猪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生化试验结果典型。用分离的副猪嗜血杆菌5型菌株以109CFU/头分别对Balb/c小鼠和断奶仔猪进行攻毒试验,并对分离菌株做遗传稳定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Balb/c小鼠和断奶仔猪均能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和死亡。证明了该菌株毒力强,分别选择第5、10、15、20代的菌株,经鉴定第5、10、15、20代菌株生物学特性典型、毒力和免疫原性均没有下降,符合作为制备灭活疫苗菌种的要求。 本实验对菌种进行培养之后,用0.4%的甲醛进行灭活、然后加入蜂胶佐剂,制成蜂胶灭活苗,灭活苗的最终含菌量在3×109CFU/mL以上。疫苗的注射剂量经测定为2mL。 对实验室制备的蜂胶灭活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有效性、有效期以及与市售疫苗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符合蜂胶灭活苗的特性,对14日龄仔猪在单剂量接种、单剂量重复接种、以及多剂量接种均安全,按照免疫程序对14日龄仔猪进行免疫之后的攻毒试验,结果实验组猪只精神良好,没有死亡,显示蜂胶灭活苗有效。副猪嗜血杆菌蜂胶灭活疫苗与市售灭活疫苗分别对40头仔猪进行免疫,结果显示25日龄头均断奶重蜂胶灭活苗为6.49kg,高于市售灭活疫苗的6.21kg和对照组的6.10kg,仔猪25日龄断奶后至70日龄的育成率,蜂胶灭活苗为97.5%,高于市售灭活疫苗的95%和对照组的90%,头均个体重蜂胶灭活苗为18.90kg,高于市售灭活疫苗的18.50kg和对照组的18.10kg。在个体重上,经数据分析差异显著,实验结果表明:蜂胶灭活苗的效果要优于市售灭活疫苗。 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的优势菌株为血清型5型,并且通过分离出来的菌株使用蜂胶作为佐剂制备的灭活疫苗能够很好的对仔猪起到保护作用,为安阳地区预防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提供了新的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8.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蒋培红;;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病原分离[J];中国畜牧兽医;2007年08期

2 秦本玲;郭晓秋;;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山东畜牧兽医;2011年09期

3 马增军,芮萍,杨宗泽,徐林霞,王立新;副猪嗜血杆菌主要生物学特性测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年01期

4 刘俊伟;安志兴;葛亚明;余燕;陈俊杰;李蕊;;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病理学诊断[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年23期

5 阎斌伦;张晓君;秦国民;毕可然;徐静;秦蕾;;4种病原弧菌外膜蛋白的提取及抗原性初步分析[J];海洋科学;2012年05期

6 吴玉臣;郭爽;阴正兴;唐光武;苏丽娟;;猪圆环病毒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年03期

7 徐磊;王成达;王芳;;伪狂犬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1年01期

8 董捷;张红城;尹策;李春阳;;蜂胶研究的最新进展[J];食品科学;2007年09期



本文编号:1213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213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f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