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矢竹叶色变异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花叶矢竹叶色变异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花叶矢竹 叶色变异 光合特性 叶绿体结构 转录组测序
【摘要】:自然界中大多数竹子为绿色,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会发生变异,其竹笋、竹秆、竹叶呈现出黄色、白色、紫色、条纹、斑块等,这种色彩上的变异使其更具观赏价值。花叶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 f.Akebonosuji)是日本珍稀观赏竹种,其独特的叶色变异类型可能预示着特殊的调控方式,以其不同叶色类型叶片为研究对象,解析叶色非稳定变异的机理,为竹类植物同类型变异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进一步筛选和定向培育优良观赏竹种。研究结果如下:白叶株平均秆高、地茎、节间、叶数、叶长、叶宽均显著低于绿叶竹(P0.05),条纹叶均与绿叶无显著差异(P0.05)(除地茎、叶数);自然条件下,成熟绿叶叶色稳定、条纹叶条纹性状不稳定,白叶可以复绿,生长12个月以后SPAD值恢复到绿叶水平;组织培养条件下的叶色变异规律与自然条件一致。白叶和条纹白叶中粪卟啉Ⅲ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绿叶38%和51.7%,而相邻的原卟啉Ⅸ(Proto Ⅸ)物质相对含量却显著下降至绿叶的16.4%和5.91%(P0.05),白叶总叶绿素含量只有绿叶的2.7%,由此推断,原卟啉Ⅸ至叶绿素a过程受阻;花叶株叶片Chla/b显著低于绿叶,Catoid/Chla+b显著高于绿叶,表明花叶矢竹属于叶绿素a缺乏型突变,叶绿素合成障碍是造成叶色变异的直接原因,色素缺失导致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效率下降,光合能力变弱。利用M-PEA测量光系统Ⅰ、Ⅱ性能,结果表明:白叶和条纹白叶ABS/RC、TRO/RC、 ETO/RC显著高于绿叶,条纹绿叶TRO/RC、ETO/RC显著高于绿叶,复绿叶与绿叶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白叶反应中心密度参数、φPo、φEo、φo、PIABS方面,白叶、条纹叶、复绿叶AL12均显著低于绿叶(P0.05),表明白叶活性中心数量减少导致能量吸收变弱,用于推动电子传递的能力受到抑制;K点和J点的荧光变化证明PSII性能下降是由QA至QB电子传递活性降低引起,而PSI性能下降则受PSII调控。由叶片横切面细胞观察可知,发育过程中绿叶与白叶表皮细胞结构无明显差异,只是在叶片与表皮厚度、下表皮乳突数量方面,绿叶第3-5个阶段显著高于白叶(P0.05);叶肉细胞质体发育过程中,白叶质体类囊体片层垛叠程度低或无序,曝光成熟后降解成小囊泡,使叶绿体形成障碍,是叶色变异的生理本质。绿叶与白叶转录组特征分析表明,绿叶中差异表达基因1160个,白叶中1356个,二者不同发育阶段差异基因348个,三者共有基因为叶色变异相关的基因总计248;依据表达模式分成9个显著差异的clusters (p0.05),在6个clusters中聚集了在白叶中高表达的188个基因;GO分析表明白叶高表达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应激反应、氧化还原、血红素绑定方面,共表达和基因功能分析表明248基因组成了以ELIPs等为上游基因的一个涉及叶绿体发育的调控网络。总之,以ELIPs基因为主一簇基因在叶片发育早期异常表达,引起一系列关于叶绿体发育、抗逆、氧化还原和衰老等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使质体向叶绿体转化受阻,光系统性能下降,反馈抑制色素合成,导致叶色发生变异。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荣华;如何防治牲畜腊梅花叶中毒[J];中国动物检疫;2004年05期
2 孙书静;花叶发黄的处理[J];湖南林业;2004年10期
3 石进朝;张殿朋;淮稳霞;;花叶毛白杨叶片致黄因子的病毒学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4期
4 郝静韦;;一些花叶植物为何会失去彩色而变绿?[J];中国花卉盆景;1997年01期
5 ;烟丝的妙用[J];农业知识;1999年05期
6 林纬,黎起秦,韦绍兴,蒙姣荣,彭好文;1999年广西香蕉花叶心腐病严重发生原因分析[J];植物保护;2000年03期
7 邓志鹏;;兰花叶尖枯焦的致因与防治[J];农村实用技术;2008年02期
8 李鄂平;;杂草丛生蕉园加强花叶心腐病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13年12期
9 史建新,王晓暄,亢银霞;啤酒花花叶分离特性的研究[J];新疆农机化;2000年06期
10 黎登寨,吴云锋,王燕,王睿,付宏岐,崔晓艳;陕西省地灵花叶病害的鉴定[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勇军;胡正斌;;浅论兰花叶艺草赏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2 蔡仕珍;陈其兵;潘远志;叶充;;花叶细辛引种驯化研究初探[A];草原与草坪研究论坛文集[C];2004年
3 古勤生;Piero Roggero;Marina Ciuffo;Riccardo Lenzi;黄学森;李怀方;;侵染臭椿引起花叶和环斑病的病毒的研究[A];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燕照玲;宋丽敏;周涛;李怀方;范在丰;;三七Y病毒的分子鉴定与检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永进;香蕉花叶心腐病防治方法[N];农民日报;2014年
2 海门市土肥站供稿;久旱遇雨要防棉花“花叶”[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年
3 陈希;香蕉花叶心腐病的防治[N];中国特产报;2007年
4 韩新华;盆花叶黄五原因[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5 山东省东平县 王玉堂;绿豆3种病害的防治[N];河北农民报;2010年
6 ;巧治盆花生虫[N];中国矿业报;2002年
7 夏飞;花叶常春藤的夏季养护[N];山西科技报;2005年
8 谭长雷;夏季花叶常春藤的养护[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9 玉山;叶色斑斓的“花叶棕竹”[N];中国花卉报;2005年
10 滦县榛子镇人民政府 周淑香;谨防大棚西红柿病毒病[N];河北科技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西源;甘蓝型油菜“花叶”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4年
2 杨海芸;花叶矢竹叶色变异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可以;花叶矢竹叶绿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PjPORB和PjCAO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16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216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