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林木细根氮素吸收动态及氮转运蛋白基因表达

发布时间:2017-12-07 11:02

  本文关键词:林木细根氮素吸收动态及氮转运蛋白基因表达


  更多相关文章: 华北落叶松 杉木 小叶杨 氮代谢 胁迫


【摘要】:氮素是生态系统三个基础元素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则更是矿质营养的最大的限制因子。对大多数植物包括林木,氮素都处于亏缺状态。植物进化出了不同的营养吸收策略来调节根系吸收氮素能力,进而应对环境中纷繁变化的氮素时空分配变化:土壤中的氮源按照丰度高低依次为硝态氮、铵态氮和氨基酸。吸收不同氮源的高低亲和转运蛋白分属于不同家族,吸收系统的表达受自身底物和植物整体营养状况的反馈控制进行调节,构成一个复杂而系统的整体调控网络。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生长发育去维持氮素平衡,尤其是植物根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变化可以显著影响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素的过程。根系氮素的吸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十分明显。我国人工林的面积不断扩大,林木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利用机制研究既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也是我国环境资源领域内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对细根吸收硝态氮(NO3-)和铵态氮(NH4+)的时间(净吸收随时间的变化)和空间(距根尖不同位置)变化的动态进行研究,揭示细根对氮素吸收的动态规律;根据杨树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库,采用序列比对、进化树构建等生物信息学技术方法,对杨树全基因组中氮素转运蛋白基因(铵转运蛋白基因和硝酸根转运蛋白基因)家族成员及其序列进行研究,明确模式树种根系吸收转运N的关键基因;以杨树细根中N转运关键基因(铵转运蛋白基因、硝酸根转运蛋白基因)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生理生化技术,分析细根中N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其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水平,阐明杨树细根吸收N的生理生态与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在酸性条件下(p H=5.5)小叶杨、华北落叶松和杉木根尖吸收NH4+的速率明显比NO3-大。距根尖不同位置的细根吸收离子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NH4+的最强吸收点位于根尖前端的分生区,NO3-的吸收最强点位于伸长区或者成熟区,并且其吸收速率相对稳定。2、毛果杨全基因组中发现的21个铵转运蛋白可分为2个亚家族,其中8个为AMT1亚家族成员,其余13个为AMT2亚家族成员。AMT1和AMT2亚家族在进化过程中分开较早,差异显著,共同基序较少。杨树铵转运蛋白一般具有10-11个跨膜区域,家族内蛋白的三级结构相似。杨树基因组中发现68个Pt NRT1/PTR,6个Pt NRT2,5个Pt NRT3成员。在家族成员演变过程中,杨树Pt NRT2家族成员变化不大,Pt NRT1/PTR和Pt NRT3多样性更强,进化更为复杂。氮素亏缺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之一,Pt NRT2家族隶属的高亲和表达系统是植物维持自身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因此Pt NRT2亚家族进化相对保守。3、在盐胁迫处理条件下,小叶杨新根NH4+吸收增强,而NO3-吸收能力显著降低。新根直径明显变大,可能更有利于NH4+吸收。盐胁迫对小叶杨生长抑制作用同时受到N源影响,如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的降低在NH4+喂养条件下更为严重。盐胁迫显著降低了NH4+喂养条件下根、叶中15N和可溶性蛋白,但对NO3-喂养条件下下无明显影响。盐胁迫促进了小叶杨细根中NH4+离子流入和NH4+转运蛋白基因表达上调。盐胁迫对NH4+处理和NO3-处理小叶杨NRT1.1表达没有影响,但显著下调了NRT2.4a的表达。NH4+处理条件下NRT1.1和NRT2.4a表达量显著上调表明小叶杨对外源NO3-缺乏十分敏感。NR和Ni R和二者对应的酶活性一样,主要受底物浓度(外源NO3-浓度)影响,盐胁迫对其影响不大。盐胁迫显著下调了NH4+同化的关键基因(GS1.3,GS2,NADH-GOGAT和Fd-GOGAT),这可能是小叶杨对盐胁迫伤害的响应。可溶性氨基酸含量升高是植物应对盐渗透胁迫的重要方式。NH4+处理小叶杨可溶性氨基酸比NO3-处理响应更剧烈,尤其是丝氨酸组和谷氨酸组。盐胁迫对小叶杨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和N源相关。盐胁迫提高了NH4+的吸收,但减缓了NH4+的同化过程。而盐胁迫对小叶杨NO3-代谢影响较小。小叶杨对盐胁迫适应性还体现在氨基酸组分改变。黄土高原土壤贫瘠,呈弱碱性,可用氮素少。小叶杨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对盐胁迫表现出不同的氮素代谢调控策略。4、小叶杨在低氮供应下,通过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氮同化能力来维持其适应性生存。干旱胁迫抑制小叶杨生理和代谢(光合作用和氮同化等),下调氮代谢相关基因,进而使地上部分生长受限,干物质更多向根系分配。此外,干旱胁迫下氮素供应增加时,根系中的NH4+浓度与氮同化中的NR活性都升高。这些结果表明提高氮素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对小叶杨氮素代谢的负面效应。5、华北落叶松和杉木对不同氮源具有偏好性。低p H降低了华北落叶松铵吸收,但对杉木铵吸收影响不大;而两种针叶树硝态氮吸收都随p H降低而减少;低p H同时降低了华北落叶松细根H+-ATP酶活性和NRT表达;除杉木铵同化过程外,低p H还降低了华北落叶松和杉木细根中氮素同化。华北落叶松中性p H条件下对硝态氮具有更强的吸收和利用;杉木对铵态氮具有偏好性,尤其在低p H下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媛媛;柳参奎;;植物中铵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年02期

2 张倩;陈佳娜;李建民;;植物硅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12期

3 袁进成;刘颖慧;;植物糖转运蛋白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36期

4 吴转娣;昝逢刚;张树珍;王俊刚;唐建平;;蔗糖转运蛋白的调节[J];生物技术通报;2009年07期

5 金宏滨;刘东辉;左开井;苗志奇;陈玉辉;孙小芬;唐克轩;;植物ABC转运蛋白与次生代谢产物的跨膜转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年03期

6 李园枚;傅明辉;蒋丽花;;植物铵转运蛋白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19期

7 马云芳;梁国鲁;裴得胜;崔宗斌;;ABC转运蛋白研究的新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05期

8 李长生;赵传志;李爱芹;李兴圃;赵光敬;王兴军;;植物脂质转运蛋白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9 江安庆;苏轶;郑月霞;张积森;叶冰莹;陈由强;;植物蔗糖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10 于福同,张爱民,陈受宜,张福锁;一个高亲和力水稻根系磷转运蛋白候选基因片段的克隆[J];遗传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藏猛;杨国宇;李宏基;鲁维飞;郭豫杰;;猪锌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仔猪体内的组织分布[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张泉龙;胡晋红;朱全刚;;皮肤中转运蛋白的作用研究进展[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3 伊秀林;申秀萍;张宗鹏;;影响临床药物安全性的药物转运蛋白[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4 伊秀林;申秀萍;张宗鹏;;影响临床药物安全性的药物转运蛋白[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5 兰平;李文凤;刘坤凡;王道文;;缺磷条件下可能参与紫色酸性磷酸酶和磷酸根转运蛋白基因转录调控的信号组分因子的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明凤;张璇;张佰隆;路群;王伟;;水稻磷酸盐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7 王宝梅;李楠;隋礼丽;夏大静;王晓键;曹雪涛;;一个新的线粒体转运蛋白的分子克隆及鉴定[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骆斌;朱勇清;上官小霞;陈晓亚;;棉花、拟南芥ABC转运蛋白(GhWBC1和AtWBC11)的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刘昭平;费俭;张珏;麻孙恺;蔡国强;郭礼和;;多巴胺转运蛋白参与神经细胞的凋亡[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10 于昱;吕林;罗绪刚;刘彬;;锌对肉仔鸡小肠中锌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殷俊;南农大揭示两个水稻磷酸盐转运蛋白功能[N];江苏科技报;2009年

2 医学院;颜宁研究组在《自然》发文揭示糖转运蛋白结构与机理[N];新清华;2012年

3 刘霞;美揭示神经元转运蛋白的分子运动机制[N];科技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霞;转运蛋白:农作物的生长“调理师”[N];科技日报;2013年

5 钱铮;特定蛋白质影响营养吸收[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杰;一种ABC转运蛋白ArtI-Art(QN)_2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艾鹏慧;水稻磷酸盐转运蛋白OsPht1;2和OsPht1;6表达调控和功能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孟森;林木细根氮素吸收动态及氮转运蛋白基因表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金宏滨;药用植物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艳红;ABC转运蛋白超家族中致病性SNPs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6 赵岩;大肠杆菌二肽转运蛋白YbgH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郭晓贤;跨膜区突变对ABC转运蛋白Pdr5p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谢小东;烟草ABC转运蛋白家族鉴定及次生代谢物质转运的功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伍国强;Na~+转运蛋白基因在荒漠植物霸王响应盐和干旱中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肖淑艳;溶质转运蛋白11第三和第六跨膜区的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立敏;基于越橘果实转录组测序WBC型ABC转运蛋白的基因发掘、克隆和表达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晓燕;海洋微生物钾转运蛋白基因trkH的克隆与表达[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倩;特异表达甘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IbSUT对烟草淀粉合成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魏晓钰;苹果中糖转运蛋白的鉴定及两个己糖转运蛋白功能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陈昕;干旱胁迫下硫营养对小麦硫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调节[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杨振宁;甲硫氨酸转运蛋白中的构象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黄永鉴;甲酸转运蛋白FocA分子结构和功能机制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顾芮萌;粗糙脉孢菌糖转运蛋白功能及产酶条件优化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2年

9 骆媛媛;碱茅铵转运蛋白(PutAMT1;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10 丁宁;桃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62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262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6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