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缩节安(DPC)定位定量及与其他因素的互作效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14:32
本文关键词: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缩节安(DPC)定位定量及与其他因素的互作效应的研究
【摘要】:缩节安(DPC)系统化控是防止棉花徒长、促进早熟和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塑造适合棉花机械采收株型的关键技术。实际生产中DPC的调控效果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和其他栽培措施的影响,因而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DPC的应用时间和剂量。试验于2013-2014年在河北省河间市进行,采用2个棉花品种(鲁棉研36和邯7860)和2个种植密度(6.4和11.4株/m2),分别在苗期(6月初)、蕾期(6月中旬)、初花期(7月初)、盛花期(7月中旬)和打顶后(7月末)应用DPC,考察棉花生长速率、株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明确不同时期单次应用DPC对株型的定量定位调控效应,及与气候、品种和密度的互作效应,为黄河流域棉区制定合理的DPC应用策略提供指导,为棉花的高产优质栽培打下基础。(1)不同生育时期应用DPC对棉花株型的定位定量调控效应。DPC处理后的药效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药后10-15 d是药效最大期,药后25-30 d药效逐渐消失。DPC的有效期与天气和剂量密切相关,与品种和密度关系不大。天气干旱、DPC剂量大,有效期一般较长。以蕾期应用DPC为例,2013年6月份降水量为80.1mm,低剂量(7.5g/ha)和高剂量(30g/ha)的有效期分别为10和25d,2014年6月份降雨量为30.0mm,低(7.5g/ha)、高(30/ha)剂量DPC的有效期分别为23和32d。不同时期应用DPC对主茎节间长度和果节长度的影响范围不同。2013年苗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应用DPC对主茎节间的控制范围分别为第5-10、10-13、15-21和18-21节间,2014分别为第4-12、9-18、16-18和18节间。2013年,苗期、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应用DPC,分别对第1、2-6、8-16和11-16果枝的第一果节长度,第0、3-4、5-16和10-16果枝的第二果节长度,0、3-4、2-14和9-15果枝的第三果节长度影响显著;2014年,苗期、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应用DPC,分别对第1、2-10、9-12和10-12果枝的第一果节长度,第2、2-8、6-12和8-12果枝的第二果节长度,第1、1-5、5-11和5-12果枝的第三果节长度影响显著。打顶后应用DPC,仅2014年对第12果枝的第三果节长度影响显著。DPC对株型的定量效应并不机械遵守"剂量决定强度",受气候条件和生育时期的影响。棉株的生长速度快时应用DPC,定量效应更明显。(2)不同生育时期应用DPC及其与气候、品种和密度之间的互作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对不同年份、品种和'密度的结果进行平均,结果表明在苗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单次应用DPC分别使棉花产量显著增加5.6%、5.0%和6.1%,在蕾期和打顶期应用DPC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年份、品种、密度与DPC对产量的互作效应仅发生在特定的生育时期。苗期应用DPC与密度存在显著互作,高密度下(114000株/ha)DPC处理的增产幅度为9.4%,低密度下(64000株/ha)仅增产1.8%,这可能是由于高密度下DPC的促根效应更明显,棉株的吸收能力和对干旱、渍涝等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更强。年份与初花期和盛花期应用的DPC均存在显著互作,2013年初花期和盛花期应用DPC分别增产14.1%和16.1%,而2014年2个时期应用DPC对产量基本没有影响,这主要与2013年7月份的降雨大而2014年7月份比较干旱有关。盛花期和打顶后应用DPC与品种存在显著互作,如盛花期和打顶后应用DPC邯7860的增产幅度分别为11.9%和13.2%,而鲁棉研36的产量变化不大(±2%),这主要与邯7860在生长中后期的长势较强而鲁棉研36的长势一般有关。(3)对棉花株型指标与籽棉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棉花产量与第一果节长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且这一关系比较稳定,不受年份、品种、密度以及DPC处理的影响。籽棉产量与第一果节长度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284.74x +7393.5。因此,第一果节长度既可作为预测棉花产量的一个指标,也可作为判断棉花DPC应用时间和剂量的依据。综上所述,我们建议黄河流域棉区DPC的应用策略如下,苗期应用3.75-7.5 g/ha DPC是必要的,特别是在高密度下;中期为了控制过度的营养生长,在初花期应用22.5-45.0g/ha DPC或者盛花期应用30.0-60.0g/ha,特别是在7月份降水多的年份;后期为了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尤其是生长旺盛的棉花品种,打顶后应用45.0-90.0 g/ha DPC。此策略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可将株高控制在103 cm左右,平均果枝长度约为27cm,基本符合机械采收的要求。该策略还需要更多的田间试验和/或作物模型来验证和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5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端景波;张晓辉;范国强;王勇;;棉花机械化采收技术的现状与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年03期
2 孙卫民;欧一智;黄国勤;;江西省主要作物(稻、棉、油)生态经济系统综合分析评价[J];生态学报;2013年18期
3 喻树迅;;我国棉花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工程科学;2013年04期
4 代建龙;李维江;辛承松;董合忠;;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13年01期
5 董合忠;;滨海盐碱地棉花轻简栽培: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棉花;2011年12期
6 王娟;孔宪辉;刘丽;王旭文;余渝;;北疆优质杂交棉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相关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4期
7 肖松华;吴巧娟;刘剑光;陈旭升;许乃银;狄佳春;马晓杰;;棉花机采品种理想株型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8期
8 毛树春;;我国棉花种植技术的现代化问题——兼论“十二五”棉花栽培相关研究[J];中国棉花;2010年03期
9 熊建喜;赵新民;朱文苹;李春生;毕显杰;;机械化采收棉花的生产实践[J];中国棉花;2009年03期
10 朱德文;陈永生;徐立华;;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1292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29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