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人β防御素3基因牛奶对小鼠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转人β防御素3基因牛奶对小鼠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影响
【摘要】:近十几年,转基因技术飞速发展,在医学、工业、基础研究等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在动物科学方面,转基因技术主要用来抗病育种、研制动物生物反应器、提高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制作动物疾病模型等。在获得的转基因产品中,有一大部分是作为潜在的食品。对于转基因产品是否拥有和传统产品一样的营养价值以及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成为人们关心和争论的问题。根据实质等同性、个案分析、逐步深入的安全评价原则,不同国家和组织对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评价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法规和准则。一般而言,转基因产品的安全评价主要包括转基因产品的营养成分分析,蛋白变应原分析,以及毒理学研究。安全评价过程中,转基因产品的非预期效应也需要考虑在内。30天或90天饲喂实验是毒理学研究常采取的研究方式,也是研究作为食品的转基因产品非预期效应最直接方法。为防治奶牛乳腺炎,本课题组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人β防御素3(Human Beta-Defensin-3,HBD3)基因插入奶牛基因组,由此方法生产的转基因奶牛能通过乳腺特异分泌HBD3,大大增加对奶牛乳腺炎的抵抗作用。因此,作为奶牛主要产品的牛奶中就含有HBD3。由于牛奶组成成分的改变,我们需要在转HBD3基因牛奶进入市场之前评价其是否与传统牛奶一样安全。实现从转基因动物研制到产品安全性检测的整个转基因技术链条的完整性。基于以上研究内容,本实验对转HBD3基因牛奶的生物安全作了安全评价,获得以下结果:1.本实验将转HBD3基因牛奶和普通牛奶均按30%(w/w)和10%(w/w)的浓度分别添加到鼠粮中对C57BL/6小鼠和SD大鼠进行90天分组饲喂。C57BL/6小鼠和SD大鼠的基本生理指标(包括体重、摄食、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比重和脏器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饲喂含转HBD3基因牛奶鼠粮和饲喂含普通牛奶鼠粮、单纯AIN93G鼠粮的小鼠和大鼠各组间体重和摄食都无明显差异。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中各组多数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少量指标虽然在不同饲喂组间存在差异,但都处于相同日龄实验动物的正常范围值内。脏器比重除C57BL/6公鼠30G组的脾脏比重显著高于C组外,其他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鼠粮饲喂组的脏器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均无明显病理学变化。转HBD3基因牛奶未对C57BL/6小鼠和SD大鼠的基本生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2.消化系统最早接触食物,并且参与机体代谢反应、营养吸收和免疫调节等功能,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对饲喂90天含30%和10%的转HBD3基因牛奶的鼠粮的C57BL/6小鼠的消化系统相关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测,具体包括:转HBD3基因牛奶的体外模拟消化;小鼠胃排空能力;肠道渗透性功能;肠道菌群组成分析和基因水平转移检测。结果显示转HBD3基因牛奶在模拟胃液中极不稳定,易于消化。转HBD3基因牛奶对小鼠胃排空能力和肠道渗透性功能没有造成不利影响。30G、30N、10G、10N和C组小鼠各段菌群组成具有可比性,且各肠段优势菌群组成基本相同。30G和10G组小鼠肠道菌群和主要脏器组织中未检测到外源基因HBD3及转基因动物打靶载体片段HBD3-CSN。3.生殖系统是机体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完成机体生命延续,遗传信息传递的机体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产品的生殖毒性评价是转基因产品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本实验对90天饲喂含30%和10%的转HBD3基因牛奶鼠粮的C57BL/6小鼠的生殖器官比重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精子畸形率,以及影响精子生成和卵泡发生的关键基因cyclin A1、Usp9Y、Wnt4和Gdf-9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另外对饲喂含30%和10%的转HBD3基因牛奶鼠粮的C57BL/6小鼠进行多代繁殖实验。结果显示30G、30N、10G、10N和C组小鼠生殖器官比重和组织病理学无明显差异。精子畸形率各组无明显差异,均处于正常范围内。cyclin A1、Usp9Y、Wnt4和Gdf-9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饲喂转HBD3基因牛奶的小鼠连续繁殖四代,各代小鼠均无畸形,生长发育良好,亲代和子代的繁殖性能均未受损。总之,在以上检测范围内均未发现转HBD3基因牛奶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7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珊;谢青梅;覃健萍;周庆丰;曹永长;;禽类的重要免疫因子——鸡β防御素[J];生命的化学;2005年06期
2 单艳菊;胡艳;徐文娟;束婧婷;朱春红;李慧芳;陈宽维;;鸡β防御素1基因密码子优化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年06期
3 张峰;仲飞;李秀锦;李巍;刘龙飞;李凌;李楠;;重组猪β防御素-2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及抑菌活性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2年S1期
4 孟虹艳;李培锋;朱建国;华修国;杨志彪;;猪β防御素-1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7年09期
5 王海霞;缪刘;祁克宗;涂健;刘红梅;彭开松;;鸡β防御素2成熟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抗菌活性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12年07期
6 王秋菊;曹立亭;万向;马跃;;玉屏风散对小鼠β防御素-2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0年03期
7 陈建文;刘星;范彩云;李运生;包文斌;吴圣龙;章孝荣;张运海;;猪β防御素-1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暴元元;赵青君;徐婷婷;陈锐博;赵卫东;郑振宇;李春丽;;人β防御素3与植物巴西甜蛋白基因密码子的优化及其在毕氏酵母中的表达[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9 胡翰;于宾宾;何启盖;;猪β防御素2成熟肽在酵母中的表达[J];微生物学报;2011年05期
10 王微;解民;吴凌娟;靳慧君;韩冬梅;仲飞;;猪β防御素-2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峰;仲飞;李秀锦;李巍;刘龙飞;李凌;李楠;;重组猪β防御素-2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及抑菌活性分析[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2 吴小脉;龚柳阳;林健;王慧红;;β防御素-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A];华东地区第13届中青年呼吸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肖丁良;钟礼立;谢乐云;彭颖;朱翠明;;肺炎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β防御素-2、β防御素-3的基因动态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4 司利钢;刘玺诚;;重组人β防御素3原核表达、活性测定及对宿主菌生长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靳慧君;仲飞;吴凌娟;解民;王微;韩冬梅;;犬β防御素-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周莉;金俊琰;张奇亚;桂建芳;;石斑鱼β防御素基因的表达特征和功能分析[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马得莹;单安山;;重组鸡β防御素5的原核表达及其抗菌活性的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曹玉红;张国成;;人β防御素4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抗体的研究[A];西北五省(区)第六届儿科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麦迪信;β防御素2加强癌症疫苗作用[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欣;转人β防御素3基因牛奶对小鼠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2 田翠环;小鼠β防御素-6的克隆和鉴定、小鼠β防御素-4、6以及人β防御素-3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峰;人β防御素的改构及活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年
2 梁栋;转人β防御素-3基因牛奶食用安全性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3 甘晓琴;重组人β防御素4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初探[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4 赵炎葱;猪β防御素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活性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芳;重组大肠杆菌高效生产可溶性的人β防御素[D];浙江大学;2004年
6 邱壮伟;靶向HER2的人β防御素2的表达纯化及体外活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郭冰艳;重组人β防御素3对呼吸道上皮细胞IL-17A和IL-22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8 张志勇;清热益气方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及对人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97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29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