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出处:《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玉米赤霉烯酮 单克隆抗体 ELISA试剂盒 胶体金 试纸
【摘要】: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由镰刀菌分泌的一类真菌毒素,功能与雌激素类似,无论在田间的谷物上,还是在贮藏的谷物及谷物制品(包括食品及饲料)中都可以检测到。ZEN可以活化雌激素受体,从而损害动物的生殖系统,由于ZEN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兽医界的广泛关注。动物摄食被ZEN污染的饲料后,可能导致“高雌激素综合症”,肝毒性、细胞毒性、免疫毒性和致肿瘤等多种毒害作用,给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动物及人类健康,给兽医、畜牧养殖管理部门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很多国家都对粮食及饲料中ZEN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并研究其快速、准确及敏感的监测方法。免疫学分析技术因其具有灵敏,特异,快速及高通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真菌毒素污染的快速检测中。为了获得特异、灵敏的ZEN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对ZEN的分子结构、人工抗原的偶联方法等进行了分析,通过动物免疫及细胞融合,筛选出分泌ZEN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通过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了抗ZEN的单克隆抗体,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进一步组装了ZEN 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ZEN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及同步检测赭曲霉毒素A(OTA)及ZEN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主要实验分析及结果如下。1.ZEN人工抗原的制备根据ZEN的结构特点,将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法初次用于ZEN人工抗原的偶联中,制备了人工抗原ZEN-BSA及ZEN-OVA,经紫外光谱法及SDS-PAGE法初步鉴定人工抗原偶联成功。免疫6只小鼠进行人工抗原的免疫原性鉴定,结果5只小鼠产生了ZEN的抗体,从而证明了人工抗原ZEN-BSA制备成功,且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2.ZEN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选择免疫性较好的小鼠,取其脾脏,经细胞融合、亚克隆、ELISA筛选等方法,得到了能稳定分泌ZEN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株,并分别命名为:3G10、4A3-A10、4A3-F9、4F11-H5。经体内诱生腹水法得到了相应的腹水,辛酸硫酸铵法纯化腹水,对单抗进行免疫学特性鉴定,经鉴定4株单抗亚型均为IgG1型;ELISA效价均达到10-5以上;IC50分别为1.2972ng/m L、1.1657ng/m L、1.1149 ng/m L、1.3091 ng/mL;亲和常数分别为4.5×1010L/mol、9.21×1010 L/mol、3×1011 L/mol和6.5×1010 L/mol;经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4A3-F9抗体特异性较好,与ZAN有53.121%的交叉,与另外4种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都小于4%;另外3株单抗与ZAN交叉反应在75.945%-93.569%,与另外4种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都小于10%;4株单抗与常见真菌毒素和载体蛋白的交叉反应率都小于0.02%。3.玉米赤霉烯酮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利用ZEN单克隆抗体4A3-F9研制了ZEN ELISA快速检测试剂盒。试剂盒经优化后,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0.5636x+0.5706,R~2=0.9922,检测限为0.2761ng/m L,IC50为1.3315ng/mL,试剂盒的检测范围在0.2761-6.8362 ng/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室温可稳定保存1年以上,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及稳定性。选用75%的甲醇为提取液,在玉米及饲料中的平均回收率大于90%,检测限为3.3132μg/kg。综上所述,该ZEN ELISA检测试剂盒可以用于谷物及饲料中ZEN污染的检测。4.玉米赤霉烯酮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利用ZEN单克隆抗体4A3-F9组装ZEN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并对试纸进行参数优化和性能鉴定。经鉴定ZEN试纸的目测灵敏度为20 ng/m L;借助BioDot-TSR3000读条仪进行ZEN的定量检测,扫描不同ZEN浓度的试纸检测线灰度值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6536x+0.8526,R~2=0.9898,经计算,试纸定量检测的IC50为3.4632ng/m L,检测限为0.8462 ng/mL。玉米样品中添加回收率为91.30%-97.07%,批内最大变异系数为5.32%,批间最大变异系数为4.84%,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经加速稳定试验证明,该试纸室温可稳定保存1年以上;并通过与HPLC法确证,本试验制备的ZEN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可以用于天然样品中ZEN污染物的检测,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5.同步检测赭曲霉毒素A及玉米赤霉烯酮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研制本试验在ZEN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的基础上结合OTA单克隆抗体,研制了一种能同步、半定量及定量检测玉米、其他谷物及其制品中OTA及ZEN污染物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结果显示,该试纸检测OTA及ZEN的目测灵敏度分别为6 ng/m L和20 ng/mL,借助TSR3000读条仪可以实现定量检测,其对OTA及ZEN的IC50分别为1.7905 ng/m L和4.3514 ng/m L,检测限分别为0.7697 ng/mL和1.2000 ng/mL。用该试纸检测天然玉米样品,并与HPLC检测结果比对,显示两种检测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该试纸可以用于同时、快速、半定量及定量检测玉米中OTA及ZEN的污染。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有祥,冯涛,王启水;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J];中国兽医杂志;2003年01期
2 涂华荣,齐德生;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及其防治[J];饲料广角;2003年08期
3 王雄,王津,程宗佳;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J];饲料广角;2004年18期
4 李向忠;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诊治[J];中国动物检疫;2004年09期
5 李荣涛,谢刚,付鹏程,罗建伟,陈兰,吴军里;小麦和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情况初探(Ⅰ)[J];粮食储藏;2004年05期
6 钱利纯,尹兆正;玉米赤霉烯酮对畜禽的毒害作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年09期
7 刘红卫,王根峰;生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5年10期
8 陈晓华;刘广琚;詹廷保;;一例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诊断[J];河南畜牧兽医;2006年03期
9 杨春林;;养猪要防玉米赤霉烯酮中毒[J];养殖技术顾问;2008年03期
10 赵建华;邹杨;姜淑贞;;玉米赤霉烯酮毒害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淑贞;邹杨;;玉米赤霉烯酮对动物的毒害作用研究进展[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建梅;陈静;汪官保;谷巍;;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状况及生物脱毒研究进展[A];2012首届饲料脱霉技术研讨会暨霉菌毒素吸附剂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饶正华;李兰;苏晓鸥;马东霞;李丽蓓;魏书林;张苏;;玉米赤霉烯酮解脱毒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A];食品、饲料安全与风险评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杨建英;崔胜;;玉米赤霉烯酮及代谢物α-玉米赤霉烯醇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陈静;刘乃芝;武香玉;张建梅;谷巍;;芽孢杆菌去除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A];2012首届饲料脱霉技术研讨会暨霉菌毒素吸附剂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孙志轩;冼钰茵;孙纬华;梁钟;邵伟琪;周妮;尹晓菲;杨舜莲;梁郁强;姚冬生;刘大岭;;对玉米赤霉烯酮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A];2013年饲料毒理学术报告会暨饲料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材料集[C];2013年
7 成建国;张印;郭建凤;;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研究新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雷元培;马秋刚;赵丽红;张建云;计成;郑文革;;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状况调研及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对中毒猪症状的缓解作用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建英;王国新;刘佳利;罗昊澍;崔胜;;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烯醇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王亚超;邓俊良;徐世文;;玉米赤霉烯酮对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内环境稳态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中农业大学营养卫生实验室 涂华莱邋齐德生;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及防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2 ;规模养殖场应警惕玉米赤霉烯酮中毒[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3 ;规模养殖场应警惕玉米赤霉烯酮中毒[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4 ;规模养殖场应警惕玉米赤霉烯酮中毒[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5 ;王克强:猪患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病咋办[N];吉林农村报;2008年
6 上海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高怀涛;一例疑似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诊治[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7 华中农业大学 刘振利 彭健;从原粮霉变谈饲料安全控制[N];中国畜牧报;2005年
8 沧县韩正庄兽医院 庞铁桩;近期猪病诊治体会[N];河北科技报;2010年
9 上海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部 高怀涛;生物脱酶剂与普通脱酶剂的区别[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10 记者 侯玉 通讯员 乔世清;辽宁检验检疫局 大通关提速工程全面启动[N];国际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亚宁;玉米赤霉烯酮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2 姜淑贞;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仔猪的毒性初探及改性蒙脱石的脱毒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雷元培;ANSB01G菌对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机制及其动物试验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余元善;Acinetobacter sp. SM04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孟辉;谷物、猪饲料和牛奶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丽;常用饲料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含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谭辉;牛瘤胃液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马俊飞;一株地衣芽孢杆菌对断奶雌性仔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症的缓解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何润霞;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林;济南市售粮食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检测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6 桑亚秋;白藜芦醇对玉米赤霉烯酮致HEK293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D];江南大学;2016年
7 禹小芳;玉米赤霉烯酮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初探[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8 唐双林;玉米赤霉烯酮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伍宇超;玉米赤霉烯酮和吸附剂对育成蛋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和生殖器官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10 甄玉萍;玉米赤霉烯酮的提取纯化及其产生菌的产毒性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33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33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