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盐碱地玉米膜下滴灌土壤水盐热运移规律及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套灌区盐碱地玉米膜下滴灌土壤水盐热运移规律及模拟研究 出处:《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盐碱地 覆膜滴灌 玉米 生长 产量 HYDRUS-2D
【摘要】:河套灌区作为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盐问题已经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措施被广泛应用。膜下滴灌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提高产量、节约用水、抑制盐分和减少深层渗漏。然而,随着膜下滴灌技术的逐年实施,土壤盐分呈现增加的趋势,作物产量有所下降。为了探讨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对河套灌区盐渍土土壤水盐状况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本文基于连续2年的田间定位观测,研究垄作全膜覆盖(LQ),垄作半膜覆盖(LB),平作全膜覆盖(PQ)和平作半膜覆盖(PB)对玉米生育期内盐渍土水盐变化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2个生长季内全膜覆盖方式大幅提高玉米各时期0—70 cm深度土壤储水量,垄作全膜处理各阶段土壤含水率最高,保水保温效果明显。在苗期,LQ土壤含水率较LB、PQ和PB分别提高了14.7%、8.6%和19.1%;拔节期LQ与LB土壤含水率差异显著,PQ与PB差异显著,全膜覆盖保水效果明显优于半膜覆盖,LQ处理土壤含水率比LB、PQ和PB提高了16.4%、5.4%和19.6%;抽雄期LQ处理土壤含水率比LB、PQ和PB提高了16.6%、5.1%和20.3%;成熟期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均有减少,LQ处理土壤含水率比LB、PQ和PB提高了14.6%、5.1%和19.1%,10 cm和30 cm深度全膜和半膜处理土壤含水率差异显著,LQ的保水抑蒸效果明显,各处理55 cm深度水分没有显著差异。(2)2个生长季内平作半膜PB的土壤温度最低,垄作处理LQ和LB在第1季土壤温度均明显高于平作处理PQ和PB,LQ处理全生育期土壤温度比LB、PQ和PB提高了2.07%、6.01%和8.67%。第2季LQ和PQ土壤温度最高,全膜覆盖处理的土壤温度明显高于半膜覆盖处理,LQ处理全生育期土壤温度比LB、PQ和PB提高了5.90%、1.33%和8.96%,PQ土壤温度较PB提高7.53%。不同覆膜耕作方式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变化趋于平缓。垄作全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增大土壤含水率,有效防止垄体土壤温度的散失,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热状态,促进作物增产。生育期内随着温度升高和作物耗水量增大,全膜覆盖和垄作耕作方式的蓄水保墒效果愈加明显;干旱条件下,耕作措施较覆膜方式对地温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在水量充沛条件下,覆膜方式则表现出对地温更显著的影响效果。(3)膜下滴灌过程中土壤剖面盐分发生再分布,滴头下方30 cm附近形成主要脱盐区,随着时间推移,盐分逐渐向湿润区外缘积聚。半膜覆盖处理膜间裸地土壤水分蒸发强烈,土壤盐分在膜间表层聚集;全膜覆盖处理保水抑蒸效果最优,起到了较好的压盐效果。膜下滴灌条件下,距离滴头不同水平位置处土壤的电导率曲线变化规律相同,随土层深度增加振幅变小。各处理40—70 cm深度生育期前后土壤盐分含量变化较大,压盐效果优于0—40 cm深度。全生育期内0-70 cm深度土层不同覆盖方式均起到了一定的脱盐效果,且半膜覆盖脱盐量远小于全膜覆盖处理。全膜覆盖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弱盐分随水向上运动趋势,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淡盐环境。(4)LQ处理加速了玉米生育进程,抽雄期较其他处理早2-7 d,成熟期提早了3 d以上。田间起垄耕作结合全膜覆盖的种植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穗行数和穗粒数,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促进滴灌条件下玉米产量的形成,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LQ处理玉米产量较PQ,PB和LB在2014和2015年分别增产9.15%、26.11%、42.64%和2.14%、27.29%、41.66%。采用垄作全膜处理可以优化耕层土壤水热环境,降低耕层土壤盐分含量,缩短玉米生育进程,大幅提高产量。研究可为河套灌区农业节水和维持玉米高产提供了技术依据,并为灌区盐渍土高效利用提供适宜的种植模式。(5)采用2014年和2015年田间实测数据对HYDRUS-2D模型进行标定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HYDRUS-2D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河套灌区玉米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覆膜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盐、热运移规律的影响,在实测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较好的模拟不同灌水情况土壤水盐运移,弥补田间试验的不足,为河套灌区适宜耕作栽培模式下灌溉制度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 many measure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 many measure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 many measure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 ( 1 )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soi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LB , PQ and PB , and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whole membran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LB , PQ and PB . In the seedling stage ,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LQ is higher than that of LB , PQ and PB , and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whole membran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LB , PQ and PB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temperature i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increased by 5.90 % , 6.01 % and 8.67 % , and the soil temperature in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increased by 5.90 % , 6.01 % and 8.67 % . ( 4 ) The process of maize growth accelerated by LQ treatment . The yield of maize was increased by 9.15 % , 26.11 % , 42.64 % and 2.14 % , 27.29 % and 41.66 % , respectively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希成,汤莉,严以绥;膜下滴灌棉花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02期
2 刘振华;新型棉作节水技术——膜下滴灌[J];新疆农业科技;2004年05期
3 王冬雪;于丽雅;胡国学;;棉田膜下滴灌好处多[J];新农业;2007年05期
4 黄建新;金晓青;;膜下滴灌管道的铺设及注意事项[J];新疆农机化;2009年03期
5 王丽萍;王晓光;李宏伟;;浅谈大面积推广玉米膜下滴灌应具备的条件[J];水利天地;2012年01期
6 ;关于黑龙江省玉米膜下滴灌发展现状的调研[J];水利天地;2012年03期
7 张庆奎;;膜下滴灌相关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6期
8 蓝伟光;;国家级棉田膜下滴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启动[J];农业知识;2005年19期
9 李明玉 ,刘彩霞;棉花大田膜下滴灌试验[J];石河子科技;2002年04期
10 杨新建,吴建新,王军,殷泰和;膜下滴灌田间配置探讨[J];中国棉花;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孝军;张寄阳;李明思;孙景生;刘浩;高阳;杨贵森;;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膜下滴灌棉花的耗水量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2 李小娟;范文波;张凤华;;沙漠增温效应下膜下滴灌棉田的小气候特征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罗宏海;张宏芝;王娇;李善龙;张亚黎;张旺锋;;膜下滴灌水氮运筹对棉花根冠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罗宏海;张宏芝;张合理;张亚黎;张旺锋;;干旱和复水对膜下滴灌棉花光合作用、根系活力及产量的影响[A];中国棉花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虎胆·吐马尔白;弋鹏飞;王一民;吴争光;张金珠;;干旱区棉田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及种植年限对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6 王立志;;蔬菜营养液膜下滴灌栽培技术[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李莎;何新林;王振华;陈书飞;杨慧慧;雷成霞;贾文俊;;灌水量对膜下滴灌棉花耗水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8 吉林省农村财政研究会联合攻关课题组;周仁杰;曲道德;张宏伟;张焕伟;张胜财;吕玉清;李来成;;实施膜下滴灌项目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对吉林省15个膜下滴灌项目区的调查研究报告[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10)[C];2012年
9 徐峰;;敖汉旗玉米滴灌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A];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10 程争鸣;程满金;宋耀兴;邬来广;杜广斌;;膜下滴灌在半干旱集雨补灌旱作区的示范与应用[A];第四次全国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会暨学术年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郎志钦 毕玉娟;尚义膜下滴灌成“明星”[N];中国水利报;2007年
2 记者 尹义坤邋通讯员 薄云峰 孙家坤;南宫棉田膜下滴灌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3 彭治云邋曾爱国 魏昭智 黄发军;加大力度推广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建议[N];武威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蒋晓俊 特约记者 杜刚;新和3.1万亩膜下滴灌棉花增产[N];阿克苏日报;2007年
5 记者 卜宪九;大力推进玉米膜下滴灌工程建设[N];大庆日报;2007年
6 王铁石邋特约记者 姜兴源;肇州玉米膜下滴灌喜见新绿[N];大庆日报;2008年
7 卜宪九;推广玉米膜下滴灌 促进农业和农民增收[N];大庆日报;2008年
8 ;大庆玉米:膜下滴灌 亩增千斤[N];黑龙江日报;2008年
9 许丽 特约记者 李中军;杜尔伯特县玉米膜下滴灌亩增收500元[N];大庆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张峗;今年将试行膜下滴灌1万亩[N];阿勒泰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松瑞;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黄金瓯;旱区微咸水膜下滴灌水—土—棉花系统溶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3 王蒙;吉林半干旱区春玉米膜下滴灌条件下水肥高效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4 张友良;膜下滴灌马铃薯田间水热传输机制与模拟[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5 刘洋;东北半湿润区膜下滴灌玉米增产机理及水氮优化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6 齐智娟;河套灌区盐碱地玉米膜下滴灌土壤水盐热运移规律及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7 张治;绿洲膜下滴灌农田水盐运移及动态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8 王在敏;干旱区微咸水膜下滴灌棉花—水—溶质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9 李明思;膜下滴灌灌水技术参数对土壤水热盐动态和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罗宏海;土壤水分变化对膜下滴灌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及根系生理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昊;新疆长期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与时空迁移规律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黑瑞;膜下滴灌水稻甲烷排放试验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3 蔡启明;膜下滴灌对水稻生理机能及产量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5年
4 杜斌;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作物不同水质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蔚新;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朱冬桥;冻融条件下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数值模拟[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7 赵永成;北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热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8 柏宇;吉林省中部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技术试验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5年
9 白有帅;不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玉米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10 夏腾霄;不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及根区水、硝态氮运移规律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4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43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