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春玉米高产田土壤结构及深翻秸秆还田调控机制

发布时间:2018-02-26 01:23

  本文关键词: 春玉米 高产 深翻 秸秆还田 土壤结构 土壤肥力 出处:《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为系统研究春玉米高产田土壤结构的年际变化规律,本研究设置连续5年玉米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不同生物炭配比土壤持水性模拟试验和不同冻结频率土壤冻融交替模拟试验,测定土壤的结构性、持水性和孔性等指标和玉米地上部叶片、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指标,通过关联分析,探明深翻秸秆还田年际变化对土壤结构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为春玉米高产农田创建与培肥提供参考。通过秋季深翻40cm和春季浅旋耕15cm,将春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年平均还田量为2925kg/667m2),逐年定位了秋深翻0年+春季浅旋耕5年(CK)、秋深翻1年+春季浅旋耕5年(SF1)、秋深翻2年+春季浅旋耕5年(SF2)、秋深翻3年+春季浅旋耕5年(SF3)、秋深翻4年+春季浅旋耕5年(SF4)5块春玉米定位试验田(长115m×宽4.5m),对其土壤结构指标进行分析。1.不同深翻年次(SFl至SF4)处理间,0-40cm土层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显著低于CK。0-20cm土层,机械团聚体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SF4显著小于CK。平均重量直径(MWD),SF3和SF4显著小于CK。几何平均直径(GMD),SF4显著小于CK。土壤的团聚体破坏率(PAD),SF1显著小于CK。水稳性团聚体的不稳定系数(SWA),SF1-SF4显著小于CK。分形维数(D),SF4显著大于CK。20-40cm土层,机械团聚体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SFl和SF2显著大于CK。平均重量直径(MWD),SF2显著大于CK。几何平均直径(GMD)SF2显著大于CK。土壤的团聚体破坏率(PAD),SF1~SF4显著小于CK。水稳性团聚体的不稳定系数(SWA),SF1~SF4显著大于CK。分形维数(D),SF2显著小于CK。2.深翻秸秆还田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定位试验),结果显示:春播前,SF1-SF4比CK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3.44%、16.83%、23.38%和23.11%:灌浆期,SF1~SF4比CK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6.94%、16.96%、16.94%和22.54%;收获期,SF1-F4比CK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8.65%、20.08%、22.57%和25.54%。3.深翻秸秆还田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大田定位试验)结果显示:高产田的土壤持水性比CK差,土壤平均入渗速率比CK快,累积入渗量比CK多。高产田之间,随深翻秸秆还田年次的增加,土壤持水性逐年下降,土壤平均入渗速率逐年加快,土壤的累积入渗量逐年增大。4.因连年深翻秸秆还田后有机质分解速率不同,为研究土壤有机质不同梯度增加时,土壤入渗速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规律,设置室内单环入渗法和压力膜仪,模拟大田试验。试验研究了同一容重条件下,施加不同配比生物炭(0%、1%、3%、5%、8%、10%)在不同质地土壤(砂土、壤土)中对土壤水力传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容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对砂土及壤土的影响不同,在砂土中添加生物炭,随着生物炭含量的增加,砂土的入渗速率、累积入渗量减小,能有效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在壤土中,当生物炭添加比例从1%增到8%时,累积入渗量、入渗速率及持水能力递增,当添加量达到10%时,反而较8%处理时有所衰减,土壤持水性出现波动。5.为系统研究土壤结构的年季节变化,采用室内模拟田间季节性冻融过程实验方法,设置冻结频率0、2、4、6次进行室内模拟冻结实验。结果表明:冻融交替作用显著增多土壤孔隙的数目;显著减小低产田Feret直径和土壤的平均孔隙面积;冻融交替显著减小高产田5mm团聚体的孔隙数目,显著减小了低产田0.5~1mm、1-2mm和2~5mm团聚体的孔隙数目;冻融交替显著增加低产田2~5mm团聚体的平均孔隙面积。6.深翻秸秆还田对春玉米根系的影响(定位试验)结果显示:0-60cm土层根系干重、根系长度和根表面积,SF1-SF4显著大于CK。灌浆期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SF2-SF4显著大于CK。叶绿素相对含量,SF1-SF4显著大于CK。最大光化学效率,SF4显著大于CK。产量构成方面,亩穗数,SF3和SF4显著大于CK。深翻秸秆还田措施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千粒重,SF1-SF4显著大干CK。籽粒产量,SF3和SF4显著大于CK。生物量,SF2-SF4显著大于CK。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纪成,王秀中,唐丙坤;35%好安威在春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J];农资科技;2004年01期

2 乔东明;春玉米新品种正大128[J];天津农林科技;2004年03期

3 武秀英;;旱涝对春玉米中后期生长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3期

4 杨俊开;章华;李美珍;游建;;春玉米间套种蔬菜十种模式[J];上海蔬菜;2006年06期

5 何奇瑾;周广胜;隋兴华;孙敬松;;1961—2010年中国春玉米潜在种植分布的年代际动态变化[J];生态学杂志;2012年09期

6 陈秀花;张晓花;;贡山县早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2年06期

7 ;种好春玉米的几点体会[J];浙江农业科学;1973年03期

8 林昌明,吕步成,王石林;春玉米田机套播后季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95年08期

9 张进兴;引种春玉米农大108获成功[J];河北农业;1998年01期

10 张兰香,刘金明;春玉米盘育苗夏栽技术[J];河北农业;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贵平;张胜;王文玲;高炳德;;内蒙古旱作春玉米硫、钙、镁吸收、分布、运转规律的研究[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2 高炳德;赵利梅;王文玲;晋永芬;;内蒙古旱地春玉米铁、锰、铜、锌吸收、分布、运转规律研究[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长青;钱春荣;邓艾兴;张卫建;;东北农业气候资源与春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演变及作物生产应对策略[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高聚林;;春玉米碳氮代谢规律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5 陆魁东;黄晚华;方丽;周玉;;气象灾害指标在湖南春玉米种植区划中的应用[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蒋静;冯绍元;霍再林;王永胜;贾斌;;不同灌溉条件对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盐热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7 贾振业;周晓东;晋永芳;李柏年;包文海;;覆膜、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旱地春玉米降水利用效率的影响[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平社;李岩;;旱地春玉米亩产1000公斤技术研究与示范[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贾振业;张胜;刘显志;李柏年;高炳德;;覆膜施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旱地春玉米增产效应的研究[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贾利欣;高翔;王贵平;李冬梅;王文玲;;赤峰市地膜覆盖对旱地春玉米铁、锰、铜、锌吸收、分布、运转的影响[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发定;怎样种好春玉米[N];陕西科技报;2009年

2 景县农业技术协会 刘冬松;明春玉米种会涨价吗[N];河北科技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玮 实习记者 杨耀程;雨少旱情重 我省中南部春玉米推迟播种[N];山西科技报;2013年

4 特约分析师 汤薇;春玉米上市缓解供应或只是种期望[N];粮油市场报;2014年

5 记者 许静 李淼;我省春玉米增产趋势已定[N];四川日报;2014年

6 吴丽;如何种好春玉米[N];农民日报;2003年

7 陈廷玺;巴州区重抓春玉米生产[N];巴中日报;2007年

8 河北省农业厅 姜京宇邋沧州任丘市植保站 张占芬 郭青;春玉米咋长了“牛尾巴”?[N];河北农民报;2007年

9 ;春玉米蚜咋防治[N];山西科技报;2007年

10 李亚玲;低温阴雨天气对北方春玉米生长极为不利[N];农民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海丽;基于光照、温度、降水资源分布的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措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郑盛华;松嫩平原干旱特征及对春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赵明家;东北春玉米冠层光谱特征与氮营养诊断依据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于博;春玉米高产田土壤结构及深翻秸秆还田调控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5 曹国军;超高产春玉米氮磷营养特性及养分调控技术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6 范秀艳;磷肥运筹对超高产春玉米生理特性、物质生产及磷效率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7 王志刚;超高产春玉米根冠结构、功能特性及农艺节水补偿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8 张玉芹;超高产春玉米根冠特性及钾素养分调控效应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9 赵海超;农作措施对春玉米农田土壤有机碳影响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10 谢佳贵;黑土区春玉米营养特性及其高效施肥技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逯涛;不同碳氮管理措施下春玉米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段智源;不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N_2O排放和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周婷婷;渭北旱塬不同品种类型春玉米高光效群体密植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司政邦;渭北旱塬春玉米田不同耕作与施肥模式的蓄水保墒与增产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国强;滴灌条件下新疆高产(≥15000 kg/hm~2)春玉米需水规律及其产量效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梁志英;不同管理模式下春玉米氮吸收与分配规律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7 王碧胜;长期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碳水协同增产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8 刘琦;利用AquaCrop模型模拟覆膜春玉米耗水和产量[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9 谢永春;不同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和施肥对旱地春玉米生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10 吴得峰;黄土旱塬区减氮条件下氮素利用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35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535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3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