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宁夏地区猪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毒分离株遗传变异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9 20:42

  本文选题:猪流感 切入点:调查 出处:《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猪流感(S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及衰竭;虽然该病的死亡率不高,但其影响猪的发育,延缓猪的生长及出栏时间,给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同时猪被认为是流感病毒的“中间宿主”和“混合器”,可同时感染禽流感病毒(AIV)和人流感病毒,并可重组产生具有新遗传特性、致病性的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新病毒。因此,开展猪流感病毒(SIV)的监测和遗传进化分析,对猪流感的防控及人间流感大流行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13-2014年宁夏11个市25个规模猪场采集的920份血清样品和920份双鼻孔拭子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H1N1、H3N2亚型S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2%和2.6%,H1N1+H3N2抗体阳性率为0.65%;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SIV阳性样品128份,阳性率13.9%。随后,于2013-2014年走访宁夏22个市的养猪场、屠宰场及部分散养户,采集猪血清样品及双鼻孔拭子,进行血清学、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1710份被检血清中,H1亚型SI抗体阳性率(11.81%)明显高于H3亚型SI抗体阳性率(0.46%),H1+H3亚型SI抗体阳性率为0.35%,H5、H9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6%和0.18%;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4230份双鼻孔棉拭子样品中,588份为SIV阳性,阳性率13.9%。监测结果说明宁夏地区流行的SIV以H1N1亚型为主,同时存在H1N1和H3N2亚型混合感染和SIV隐性带毒情况。为了研究宁夏地区猪流感病毒遗传进化特性,对分离到的5株H1N1亚型SIV和4株H3N2亚型进行了M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5株H1N1亚型SIV中,4株病毒属于北美H1N1 SIV分支,1株病毒属于类人H1N1 SIV分支,说明宁夏流行的H1N1亚型SIV具有遗传多样性。分离的4株H3N2亚型SIV均属于类人H3N2 SIV,与广东、福建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为了进一步研究H1N1亚型SIV的遗传进化特征,对2011年分离的5株H1N1亚型SIV进行了基因组扩增、遗传进化分析、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表明,5株H1N1亚型SIV具有遗传多样性,1株病毒属于类人H1N1 SIV分支,2株病毒属于经典H1N1 SIV分支,2株病毒为北美三源重组SIV(PB2、PB1、PA、NP、NS基因)与经典H1N1 SIV(HA、NA、M基因)的重组病毒。5株H1N1病毒受体结合位点处氨基酸存在差异,且抗原位点处氨基酸具有分支特异性,其中,3株病毒具有PB2 E627K变异。为了满足猪流感病毒检测的需求,本研究建立了SIV通用型RT-PCR方法、H1和H3分型RT-PCR方法,以及焦磷酸测序方法。通用型RT-PCR方法对SI阳性样品的扩增条带231bp,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分型RT-PCR方法可同时鉴定H1、H3、N1、N2亚型SIV,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焦磷酸测序反应以通用型RT-PCR扩增产物为模板,测序区域覆盖猪流感病毒M2基因金刚烷胺耐药性相关位点,可用于病毒抗药性的快速鉴定。本研究对宁夏地区SIV进行系统监测,并对分离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猪流感病毒流行病学数据库,加深了对宁夏地区猪流感流行现状的了解,为我国猪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8.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正维,刘晓光,Rick Sibbel;猪流感的最新资料[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0年05期

2 何人;巧治猪流感[J];四川畜牧兽医;2000年01期

3 张太翔,Bruce H.Janke;猪流感的诊断[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1年05期

4 李平,李鸣;冬季猪流感的治疗[J];湖南畜牧兽医;2001年06期

5 王连想,毕英佐;猪流感的发生和流行[J];畜禽业;2002年05期

6 伍锐,王贵华,金梅林,吴斌;猪流感的诊断及防制[J];养殖与饲料;2003年04期

7 王翠柏 ,李岩;猪流感治疗妙方[J];畜禽业;2004年02期

8 严敏,孟庆峰;夏季谨防猪流感[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4年08期

9 蔡文杰,邓萍;猪流感的防制[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5年05期

10 林敏;张磊;张国磊;;猪流感的诊断与防治[J];当代畜牧;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业兵;陈坚;;猪流感疫苗研究进展[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2 刘华雷;王志亮;吕艳;黄伟坚;鄢明华;张维;李明义;王清华;李金明;郑东霞;赵云玲;孙承英;;应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猪流感病毒金刚烷胺耐药性的分子标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余华;刘丹;严玉宝;胡娟;;猪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4 余华;;猪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余华;刘丹;严玉宝;胡娟;;猪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余华;;猪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程珏益;廖明;任涛;罗开健;辛朝安;;猪流感病毒的分离和鉴定[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孙泉云;张苏华;;猪流感诊断学研究进展[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吕铭凡;;猪流感的种间传播与防控要点[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郑杰;卢中华;尹凤阁;杨霞;张红英;;抗猪流感病毒(河南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苏民;我省着手制订应急预案防控猪流感[N];海南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浩;俄罗斯采取措施严防猪流感[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忠霞;世卫组织解答猪流感八大疑问[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商报记者 王漪;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可通过食物传播[N];北京商报;2009年

5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李力;欧盟呼吁冷静应对猪流感[N];光明日报;2009年

6 郭松民;防控猪流感,应以“非典”为镜鉴[N];检察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项铮;中医药将在猪流感防控中发挥优势[N];科技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崔寅 廖政军 张慧中 于青 左娅;全球防范猪流感[N];人民日报;2009年

9 李天扬;如何应对猪流感的“全球警报”[N];人民日报;2009年

10 ;全球携手防控猪流感[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翔翔;广西犬H9N2和类禽型H1N1猪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及对小鼠致病性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王晓亮;宁夏地区猪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毒分离株遗传变异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7年

3 祁贤;我国部分地区猪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党源;新城疫病毒单感染及猪流感病毒与猪链球菌共感染差异蛋白组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5 于海;中国部分地区猪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6 李国新;分子佐剂C3d增强猪流感病毒HA-DNA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7 王锦祥;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拯救及其致病基因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许传田;H1N2、H3N2及H5N1亚型猪流感病毒进化及致病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沈阳;猪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p53蛋白变化及生物学活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张博;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分离鉴定、鉴别诊断及M2e重组质粒免疫效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秀会;古典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PB2 K627E突变对病毒复制能力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李雪娇;吉林省猪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离株HA、NA基因序列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魏春娜;苦参主要成分体外抗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殷斌;两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演化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陶世宇;4株欧亚类禽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6 杨威;表面展示猪流感病毒NS1乳酸菌pSIP409-pgsA-NS1的制备及其免疫作用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7 宫晓倩;新型PA-X蛋白及PB2-627位氨基酸对猪流感病毒复制和致病能力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8 杨文娟;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致病性试验及其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D];广西大学;2016年

9 石慧花;国内部分地区样品猪流感H1、H3感染状况调查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张鹏;禽源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35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635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