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鞘蕊苏二萜类生物合成机制与茅苍术根茎、叶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3 09:40

  本文选题:鞘蕊苏 + 茅苍术 ; 参考:《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鞘蕊苏二萜类生物合成机制,第二部分是苍术根茎、叶基因表达差异研究。第一部分:鞘蕊苏药材药用植物名为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Wild)Briq),系唇形科(Labiatae)鞘蕊花属植物。野生毛喉鞘蕊花的发源地为印度次大陆,主要分布在印度、尼泊尔、缅甸、斯里兰卡、泰国等亚热带国家,我国云南会泽、东川等地有少量发现植物学家界定为稀有物种。民间将该中草药用于治疗哮喘、咳嗽、肿瘤等疾患,疗效显著。鉴于鞘蕊苏的独特疗效。湖北福人药业公司将其开发为“鞘蕊苏胶囊”中药新药,获得生产批件【批件号:2011S00365】。为了解决鞘蕊苏胶囊产业化所需原料药材的供求问题,湖北中医药大学刘焱文教授科研团队与湖北福人药业公司产学研结合,从云南会泽县移植鞘蕊苏至湖北通城规范化种植。本论文对鞘蕊苏5个二萜合成酶基因,即TPS1、TPS3、TPS4、TPS14和TPS15进行克隆,并且研究其其特异性表达,以期提鞘蕊苏药材二萜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为通城种植鞘蕊苏药材培育优良种质提供了科学实验的依据。1以鞘蕊苏种子萌发2周左右的幼苗为试材,提取RNA并去除g DNA后反转录成c DNA,行成克隆模板。以二萜相关基因不同合成途径CPS和KS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PCR克隆出保守区域碱基片段,再通过3’RACE和5’RACE分别进行3’和5’端编码区全长的扩增,将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利用拼接的引物设计基因全长扩增的引物,再次引物特异性PCR,最终得到基因的全长序列?2对Cf TPS14、Cf TPS15的CDS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NCBI进行Blast X比对分析,Cf TPS14为映式贝壳杉烯合成酶,Cf TPS15为映式柯巴基焦磷酸合成酶。Cf TPS14等电点为5.38,分子式为C3987H6231N1073O1194S42,脂肪系数为91.35,主要平均疏水特性(GRAVY)为-0.189,表现为亲水性,细胞定位其分布在细胞膜外?Cf TPS15等电点为6.86,分子式为C3633H5629N993O1046S27,脂肪系数为87.65,主要平均疏水特性(GRAVY)为-0.371,表现为亲水性,细胞定位在细胞膜外?3针对测序得到的二萜相关基因保守区域碱基序列设计q PCR引物,设计原则为扩增长度:100-300 bp;引物长度:18±2;Tm值:54±1℃;引物自身没有发卡结构,引物之间不易形成二聚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Cf TPS1为柯巴基焦磷酸异构体合成酶,Cf TPS3、Cf TPS4为丹参酮二烯和13R泪柏醚合成酶,Cf TPS14为映式贝壳杉烯合成酶,Cf TPS15为映式柯巴基焦磷酸合成酶。Cf TPS1和Cf TPS3参与铁锈醇前体丹参酮的合成,故Cf TPS1和Cf TPS3主要在根和根茎中表达,茎中含量较少;Cf TPS3和Cf TPS4参与佛斯柯林前体13R泪柏醚的合成,因此Cf TPS3主要在根和根茎中表达,Cf TPS4可能参与其他催化过程,因此在花和叶中含量较高;Cf TPS14和Cf TPS15参与次霉素前体映式贝壳杉烯的合成,因此在花和叶中含量较高,在根中含量较低。上述研究表明,q PCR分析结果与基因特异性表达趋势基本一致。4以CfTPS15基因的CDS设计引物,并加入SalⅠ和NotI酶切位点,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带有酶切位点的基因CDS序列,通过酶切位点将Cf TPS15与表载体Pet28a连接,并转化到大肠杆菌细胞BL21,再通过加入适当的诱导剂IPTG诱导Cf TPS15基因的蛋白表达?第二部分: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Compositae菊科),是我国传统常用药材。茅苍术的根茎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效。主要有效成分为苍术素、β-桉叶醇、苍术醇和苍术酮等萜类化合物。由于市场对茅苍术的需求与日俱增,茅苍术野生资源受到掠夺性采挖,导致数量锐减。因此,人工种植已成为必由之路。而如何提高茅苍术根茎产量、保证药材质量是人工种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尽管茅苍术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生理生化、栽培技术等研究较多,根茎形成和生长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茅苍术基因组信息。近年来发展的高通量转录组技术为茅苍术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1以江苏茅山的茅苍术为研究对象,对其根茎和叶的转录组进行测序。构建了茅苍术总RNA的c DN文库,采用Illumina Hi Seq2000平台对茅苍术的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和从头组装。通过移除adaptor序列和低质量的读序后,分别从叶和根茎转录组得到118,397,448和152,688,850clean reads;总核苷酸数达33,885,787,250 bp(20 G),平均读序长度均为125 bp;在所有的茅苍术样品中共计有22,891条unigene表达,其中5,693条、4,502条、6,430条、3,504条和9,296条unigene分别在2份叶样品和3份根茎样品中表达。总共有39,664条序列(占所有unigene总数的42.90%)与nr数据库中已知的基因相匹配,这些数列中的26,159(28.32%)条unigene被归类到一个或多个GO项下。将unigene映射到KEGG数据库的参考代谢通路,总计10,504条unigene被注释,可归入289条KEGG代谢途径;161个Unigenes功能被注解为CYP450s,属于71 CYP家族类;92366个Unigenes中确定了10103个SSR,其中1074个Unigenes包含两个以上的微卫星D NA,而且406个SSR存在于复合形式。2茅苍术叶和根茎转录组的特异性表达分析。在叶和根茎中转录丰度高的(FPKM1000)的基因分别有227条和105条,其中有47条在两种组织中共存。GO富集分析中,4,982DEGs映射到GO数据库中,共有262个GO项目明显富集。KEGG富集分析表明,1,158条上调的unigene与159条KEGG途径相关联,其中29条unigene归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ko04075),而多数unigene与淀粉和糖代谢(ko00500)、内质网蛋白加工(ko04141)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ko01230)相关。将茅苍术的测序结果与AGRIS数据库中比对,鉴别出42个转录因子家族;叶中共有60个转录子上调,根茎中共有67个转录子上调。3选择20个差异性表达基因(DEGs)的q PCR验证RNA测序和计算结果表明,所有选择的基因q PCR相对表达量和转录组分析具有相同的趋势。测试了这些基因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81。4通过DEGs进一步分析参与根茎起始和发育的候选基因,鉴定了104个基因共同参与器官发育、激素生物合成和激素信号转导,其中包括一些转录因子(2个MADS盒蛋白,12个类AP2转录因子)。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67.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国忠;茅苍术野生变家种初报[J];中药材科技;1983年06期

2 徐友贵;苏筱娟;黄驰;;茅苍术病害的防治研究[J];中药材;1990年07期

3 贺善安,贺慧生,吕晔,冈田稔,武田修已,三木荣二;茅苍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年01期

4 万永红;茅山特产——茅苍术[J];植物杂志;2001年06期

5 宋艳娇;吴沿友;朱咏莉;施倩倩;;不同类型茅苍术组培过程中蔗糖含量的无菌动态检测[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6 李秋萍;黄达芳;;镇江茅苍术资源概况[J];黑龙江医药;2012年06期

7 黄驰;徐友贵;;茅苍术野生转家种研究通过技术鉴定[J];中药材;1990年11期

8 徐友贵;王小明;田中联;魏大为;;茅苍术根结线虫病的调查与防治研究[J];中药材;1991年10期

9 徐友贵,田中联,王小明,黄驰;茅苍术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J];中国中药杂志;1992年01期

10 宋刚;沈菲;王庆涛;杨士虎;谢正林;;茅苍术无菌培养体系的构建[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晓兰;王鸣;夏冰;冯煦;郭可跃;;不同产地茅苍术的质量比较[A];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谷巍;吴启南;;道地茅苍术挥发性成分气质联用分析[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俊斌;李建洪;王沫;詹亚华;汪文杰;;茅苍术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初控[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居学锋;詹亚华;;罗田县野生茅苍术垂直分布调查[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詹亚华;居学锋;;湖北罗田县茅苍术栽培历史、物候期及花性别比例调查[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巢建国;刘海萍;陶燕;;茅苍术快速繁殖研究[A];2006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七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东海;付梅红;方婧;宋红月;熊玉兰;;茅苍术野生品与栽培品主要药效学差异比较研究[A];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欧阳臻;张磊;王庆庆;杨小丽;赵明;;茅苍术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综合聚类分析[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巢建国;谷巍;孔令婕;;不同产地茅苍术HPLC指纹图谱研究[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郭兰萍;黄璐琦;;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 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挥发油成分变异的相关性[A];全国中药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省微生物学会:把茅山药做成品牌[N];江苏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茜茜;鞘蕊苏二萜类生物合成机制与茅苍术根茎、叶基因表达差异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王鹤翔;茅苍术化学成分、碘催化偶联反应及生物碱Spirotryprostatin B的全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菊燕;茅苍术的血清药物化学和血清药理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钟慧;中药植物茅苍术抗菌活性及活性物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腾;茅苍术内生真菌与其植物圈微生物的互作及对宿主抗旱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吕立新;不同化学型茅苍术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对宿主挥发油影响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梁雪飞;内生放线菌与丛枝菌根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生长及挥发油积累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许梦云;道地药材茅苍术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江苏大学;2009年

7 汪六英;茅苍术及术类药材资源化学研究及其抗骨质疏松症生物活性的初步评价[D];江苏大学;2007年

8 陈佳;茅苍术生态环境、药材品质及其最佳采收期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宋慧洁;湖北大别山区茅苍术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特征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10 侯芳洁;茅苍术的种质资源调查及品质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43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743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6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