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水稻OsTIPs的功能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5 04:36

  本文选题:水稻 + 成花素 ; 参考:《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在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开花是植物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是由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一个典型的低温长日照植物。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赤霉素途径、FRIGIDA(FRI)途径和RNA polymerase Ⅱ associated factor 1(PAF 1)复合体途径调控拟南芥开花期。水稻(Oryza sativa)是短日照作物,短日照促进开花。水稻开花期(抽穗期)的早晚影响水稻的产量、品质和地区适应性,是非常重要的农艺性状。目前,已经发现了以Headingdate1(Hd1)和Early heading date 1(Ehd1)为关键因子的调控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机制。这些通路通过影响成花素基因heading date 3a(Hd3a)的表达调控水稻开花。成花素(Hd3a)在叶片中合成,通过韧皮部运输到生长点,调控水稻开花期。但是,水稻成花素运输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拟南芥中,FT-interacting protein 1(FTIP1)被证明通过与拟南芥的成花素(Flowering Locus T,FT)相互作用调节成花素运输,控制拟南芥的开花过程。但是,FTIP1在水稻中的同源基因是否参与成花素的运输未见报道。本项目利用反向遗传学的方法,研究了水稻中FTIP1同源基因的功能。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中OsTIPs基因与FTIP1高度保守。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水稻中找到了拟南芥FTIP1的同源基因,并将其命名为OsTIPs基因家族,其中包括:OsTIP1、OsTIP5、OsTIP6、CsTIP7。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的结果表明,OsTIPs与FTIP1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他们编码的蛋白质都具有典型的C2结构域和跨膜结构域。但是,OsTIPs是否具有和FTIP1相似的功能,参与成花素蛋白质的运输尚不清楚。本项目主要研究了 OsTIP1和OsTIP6基因的功能。2.水稻OsTIP1和OsTIP6可以恢复拟南芥ftip1-2突变体的晚花表型。为了研究OsTIP1、OsTIP6和拟南芥FTIP1是否具有相似的功能,我们将水稻OsTIP1和OsTIP6基因转入拟南芥ftip1-2突变体中,并且对转基因株系的开花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OsTIP1和OsTIP6可以恢复拟南芥ftip1-2突变体的晚花表型,说明OsTIP1和OsTIP6与拟南芥FTIP1的功能相似。3.拟南芥中超表达OsTIP1和OsTIP6基因促进开花。为了研究OsTIP1和OsTIP6是否参与开花时间的调控过程,我们创制了超表达OsTIP1和OsTIP6的拟南芥转基因材料。超表达OsTIP1和OsTIP6的拟南芥转基因株系表现为早花表型。与拟南芥野生型(wildtype,WT)相比,超表达OsTIP1和OsTIP6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莲座叶数目明显减少,现蕾时间和第一朵花开放时间明显提前。分子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CO、SOC1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从而促进拟南芥开花。上述结果表明,超表达OsTIP1和OsTIP6基因参与拟南芥开花期的调控,预示着OsTIP1和OsTIP6基因可能参与水稻开花期的调控。4.OsTIP1和OsTIP6的表达模式和亚细胞定位分析。荧光定量RT-PCR和GUS染色的结果表明OsTIP1和OsTIP6在不同组织和器官都有表达,并且在生长点表达水平最高;在各个时期的表达情况有所不同,在分蘖时期出现表达高峰;另外,OsTIP1和OsTIP6的表达具有昼夜节律性变化,OsTIP1在日本晴中的表达高峰出现在凌晨5时,在SN9816中在晚上20时-凌晨2时达到表达高峰;OsTIP6在日本晴中的表达高峰出现在凌晨5时,在SN9816中在晚上23时达到表达高峰。同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我们对35S:GFP-OsTIP1和35S:GFP-sTIP6拟南芥恒定转化植株进行了亚细胞定位观察。结果表明,OsTIP1和OsTIP6编码的蛋白质定位在细胞膜上。5.OsTIP6基因促进水稻开花。研究发现ostip6T-DNA插入突变体表现为晚花的表型。分子水平检测的结果表明,ostip6突变通过抑制Hd3a、OsMADS14、Ehd1等基因的表达,从而,延迟水稻开花。说明,OsTIP6基因参与水稻开花期的调控,促进水稻开花。此外,ostip6突变还影响千粒重,穗重、二次枝梗数等产量相关的性状。
[Abstract]:Rice ( Oryza sativa ) is a typical low - temperature long - growing day plant .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OsTIP1 and FTIP1 have a high degree of conservation . In Arabidopsis , it has been found that OsTIP1 and FTIP1 are highly conserv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sTIP1 and OsTIP6 genes were expressed in different tissues and organ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sTIP1 and OsTIP6 genes were expressed in different tissues and organs .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源良;近代我国水稻栽培研究的特点[J];福建稻麦科技;2000年01期

2 沈洪;世界水稻发展趋势一瞥[J];吉林农业;2000年08期

3 杨明海;调整种植业结构 发展水稻生产──舟曲县水稻栽培浅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0年05期

4 ;国外水稻旱作新法[J];天津农林科技;2000年05期

5 王占华;辽西旱作水稻栽培[J];新农业;2000年08期

6 罗凤来;日本冲绳水稻栽培的一些方法与经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1年03期

7 薛志成;水稻一生“十三忌”[J];吉林农业;2002年01期

8 康涛,李慧玲;水稻栽培科学研究必须创新[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宗和;无水层灌溉水稻技术问世[J];生态经济;2004年02期

10 肖国强 ,胡一敏;“水稻无水层灌溉”科研项目获得成功[J];北京农业;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舒;杨广林;戚国强;;黑龙江省水稻栽培管理智能系统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5年

2 王芳;白鸣祺;高永刚;;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汪金平;曹凑贵;展茗;李成芳;蔡明历;;湖北省水稻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4 杨沈斌;陈德;任侠;刘丹;陈斐;;基于模糊数学的中国水稻种植区划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5 韩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及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田志宏;赵世盈;许本波;李文娟;严寒;何勇;赵福永;谢伶俐;张再君;杨金松;;水稻抗病种质在抗病基因同源位点上的遗传多态性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7 吴慧平;陈良宏;鲍周明;杨传广;;不同水稻品种对水稻潜根线虫的抗性比较[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田志宏;赵世盈;许本波;李文娟;严寒;何勇;赵福永;谢伶俐;张再君;杨金松;;水稻抗病种质在抗病基因同源位点上的遗传多态性研究[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熊玉唐;;贵州省水稻大面积超高栽培的实践与经验[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凌启鸿;过益先;费槐林;黄丕生;;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衍波;水稻协会:引领农民增收[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2 记者 陈翩翩 实习生 殷楚;我市水稻种植新标准通过审查[N];珠海特区报;2011年

3 记者 陈江 通讯员 关妮纳;广西首创“双超”水稻栽培新模式获院士盛赞[N];广西日报;2012年

4 记者李斌;我国掀开水稻高产“分子奥秘”一角[N];人民日报;2003年

5 记者 夏明 通讯员 衣淑娟;北方水稻种植模式将有重大改变[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6年

6 侯昭纯 记者  沈才;创出我省水稻大面积高产新纪录[N];黑龙江日报;2006年

7 马和亮 洪琦;崔永庆算宁夏水稻大账[N];宁夏日报;2006年

8 严颢;水稻精确栽培理论研讨会召开[N];新华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汤涛邋记者 徐敏;太湖流域水稻栽培始于7700年前[N];解放日报;2007年

10 刘丹;77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会烧荒筑坝种水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乐;水稻灌区节水防污型农田水利系统减轻农业面源水污染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王海泽;东北不同年代产量和品质与籼粳血缘的关系[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灻李超;水稻耐冷基因COR1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杨彩玲;免耕水稻的氮素利用特性及土壤水分的调控作用[D];广西大学;2014年

5 张梦;独脚金内酯介导的水稻和烟草化感与种间竞争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6 李建辉;施氮对寒地水稻~(15)N吸收、利用及氮代谢的影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7 郭明亮;中国水稻氮过量对农药用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8 谭俊杰;水稻CONSTANS-like基因OsCOL10作用于光周期开花途径的分子遗传与生化分析[D];湖南大学;2015年

9 陈宇眺;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10 陈琛;氮高效吸收高产类型遗传群体水稻株系的基本特点[D];扬州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苑俊丽;免耕和高效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磷流失影响的整合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胡志华;根际氧环境对水稻养分吸收与产量形成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张书捷;膜下滴灌水稻苗期缺铁黄化原因及调控[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罗常钛;不同土壤地力下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忠秋;1960年代济宁滨湖稻改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柳絮;转Bt基因(cry2A*和cry1C*)抗虫粳稻的培育[D];山东大学;2015年

7 陈冠州;水稻品系泰航68太空诱变突变体T2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D];广西大学;2015年

8 潘达龙;不同氮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5年

9 唐国荣;机插秧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李扬;基于标记辅助选择(MAS)改良粒长的水稻优异种质创制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52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752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a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