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铝同晶替代对针铁矿吸附Pb(Ⅱ)的影响及其CD

发布时间:2017-01-20 20:37

  本文关键词:土壤活性组分对Pb(Ⅱ)的吸附及其化学形态模型模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农业大学》 2015年

铝同晶替代对针铁矿吸附Pb(Ⅱ)的影响及其CD-MUSIC模拟

张佩  

【摘要】:针铁矿(α-Fe OOH)是土壤中最常见的晶质氧化铁,其表面积大、电荷量高,对土壤养分、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具极其重要的作用,故针铁矿的表面化学特性是土壤与环境科学重要的研究方向。针铁矿的铝同晶替代作用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Al3+对晶格中Fe3+的替代,使针铁矿晶体的结构、形貌和表面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常用于模拟和预测针铁矿表面特性的经典电荷分配-多位点络合(Charge Distrubution and Multisite Surface Complexation,CD-MUSIC)模型参数并不适用于铝同晶替代针铁矿的模拟。本研究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不同铝同晶替代针铁矿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等手段进行表征;应用电位滴定法研究不同铝替代量针铁矿表面的质子吸附特性,采用多位点络合模型(MUSIC)对表面电荷特性进行模拟,并得到样品表面化学特性相关参数;进而,应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rctroscopy,EXAFS)及批量等温吸附技术手段和实验方法研究Pb(II)在不同铝同晶替代样品表面的吸附形态及吸附特性;结合MUSIC模型拟合酸碱滴定数据得到的优化参数,采用CD-MUSIC模型对样品的等温吸附线进行拟合,优化模型参数,从而预测Pb(II)在样品表面的络合形态分布。取得的主要结果有:1、均匀沉淀法可获得结晶度较高的铝同晶替代针铁矿样品G-0、G-10和G-15,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测定样品的化学组分得到三个样品的铝取代量分别为0、6.97 mol%、9.67 mol%。样品表征结果表明掺入针铁矿晶体中的铝主要分散在晶体结构中替代了八面体中心的铁离子;铝同晶替代对针铁矿的晶体结构和形貌、物理特性均有影响,随着铝同晶替代量的增加,针铁矿晶胞参数、晶体的长宽比逐渐减小,对应的(110)晶面和(021)晶面的(110)/(021)晶面比值变小;晶体结构中铝的存在抑制了针铁矿在酸溶液中的溶解,与纯针铁矿的溶解性相比,铝同晶替代针铁矿晶体结构更稳定。2、铝同晶替代针铁矿晶体形貌的变化对样品表面的电荷零点(Point Zero Charge,PZC)无显著的影响,电位滴定得到G-0、G-10和G-15的PZC分别为9.3、9.2和9.2,但对针铁矿表面电荷密度的影响较大,表现为随铝同晶替代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说明样品表面质子反应活性位点密度逐渐增大。XPS的O1s窄区谱分峰拟合得到样品表面晶格氧、羟基氧和吸附水分子氧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针铁矿表面羟基氧的含量随铝同晶替代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这与电位滴定得到样品表面位点密度的变化趋势一致。3、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随铝同晶替代量的增加Pb(II)在表面的吸附密度显著减小,即铝掺入晶体结构中对Pb(II)在针铁矿表面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其主要原因是铝同晶替代导致针铁矿晶体表面的电荷密度增大,带正电的Pb(II)与带同种电荷的针铁矿表面静电排斥作用增强,Pb(II)不易与表面位点配位形成络合物。EXAFS分析结果表明,p H值的变化对纯针铁矿的Pb(II)络合形态影响较大,高p H值时以三齿配位为主,低p H值时以双齿配位为主;但p H值的变化对铝同晶替代针铁矿的Pb(II)络合形态影响较小,均以双齿配位为主。4、调整(021)/(110)晶面比例实现质子在铝同晶替代样品表面吸附的MUSIC模型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MUSIC模型能很好地揭示铝同晶替代针铁矿表面电荷特性的差异;参数优化后的质子吸附计算表明该预测对Stern层的电容值C最敏感,在p H 4-10范围内矿物与质子作用的主要表面活性位点是单配位和三配位基团。优化所得样品的Stern层电容值C和样品总位点密度N均随铝同晶替代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具体表现为CG-0(1.35 F/m2)CG-10(2.8 F/m2)CG-15(3.5 F/m2),NG-0(6.15 site/nm2)NG-10(6.3 site/nm2)NG-15(6.5 site/nm2)。5、CD-MUSIC模拟结果与铝同晶替代针铁矿Pb(II)吸附数据吻合较好。考虑铝同晶替代针铁矿表面存在(≡Fe OH-0.5+≡Al OH-0.5)和(≡Fe3O-0.5+≡Al3O-0.5)两类吸附配位活性位点,双齿配位([Fe(Al)OH]2Pb和[Fe(Al)OH]2Pb OH)以及三齿配位([Fe(Al)OH]2Pb[Fe(Al)3O]和[Fe(Al)OH]2Pb OH[Fe(Al)3O])等四种络合形态,同时优化各络合物中心离子电荷分配因子f及亲和常数Log KPb,CD-MUSIC模型优化后的参数预测一定条件下Pb(II)的络合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在p H值5、6时主要络合形态的分布情况,除G-0在高p H值时主要形态为三齿配位络合物以外,其它条件下的主要络合形态均为双齿配位络合物,预测结果与EXAFS拟合分析结果一致,这进一步证明了模型拟合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579;X13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敏;豆小敏;张昱;;固液界面吸附机制与模型——“环境水质学前沿专栏”序言[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10期

2 张昱;豆小敏;杨敏;贺泓;余运波;何士龙;;砷在金属氧化物/水界面上的吸附机制Ⅰ.金属表面羟基的表征和作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10期

3 曹尧东,孙波,宗良纲,汤勇辉;丘陵红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空间变异分析[J];土壤;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海波;热处理铝代针铁矿的结构演化及其表面反应性[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军娜;徐绍辉;林青;;土壤中镉、锌离子的单一及竞争吸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6期

2 孙军娜;;Cd~(2+)、Zn~(2+)在不同介质中的等温吸附及迁移特性[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4期

3 王军;陈振楼;王东启;许世远;毕春娟;刘杰;;长江口滨岸湿地无机氮界面交换通量量算[J];地理学报;2006年07期

4 高小娟;王璠;汪启年;;含砷废水处理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2年02期

5 曾凯;万亮;李金林;唐俊;;重金属在土壤上的竞争吸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年04期

6 张鹏岩;赵玉凤;陈云增;秦明周;陈龙;胡长慧;;湖底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空间变异规律——以河南省驻马店市宿鸭湖为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2期

7 邓慧;廖学品;;胶原纤维负载金属离子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氟离子的作用机制[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8 黄丽;陈征贤;黄怀国;庄荣传;王鸿辉;董清木;郭祥群;;羟基铁锆改性复合膨润土的表征及其对水中硒酸根的吸附性能[J];功能材料;2015年05期

9 战玉柱;姜霞;陈春霄;高洪阁;金相灿;李辰;赵铮;;太湖西南部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10 杨俊;徐仁扣;;纳米TiO_2协助下As(Ⅲ)在可变电荷土壤中的光催化氧化和吸附[J];环境科学;2008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桥辉;放射性核素在固—液界面吸附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方临川;重金属与细菌—土壤活性颗粒微界面互作的分子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其林;重庆市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廖岳华;施氏矿物的生物合成及去除水中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陈明洪;泥沙颗粒吸附磷的规律及微观形貌变化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纪书华;多孔介质中重金属反应性运移的数值模拟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成伟;数据挖掘技术支持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李金霞;抚顺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与风险评价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9 史克亮;Se(Ⅳ)在粘土矿物上的吸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胡子文;掺杂焦碳及纳米氧化铁吸附生态环境水体中重金属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春阳;基于GIS的小班立地因子提取与立地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2 孟鑫鑫;铁、锰氧化物改性沸石对水中三价砷的吸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肖智;海南岛砖红壤中Mn、Zn、Cu、Ni含量、分布及污染评价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朗;名山河流域土壤微团聚体对Pb~(2+)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孙军;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周边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静榕;紫外线照射下砷在钛柱撑蒙脱土上吸附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吴震生;纳米Fe_2O_3和Mn_2O_3及其混合物表面酸碱性质和吸附行为[D];济南大学;2010年

8 谢艳芳;纳米铝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素梅;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对Cu、Zn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博;滩涂土壤养分与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变异及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超;杨守业;;长江沉积物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漫反射光谱分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S1期

2 刘海波;陈天虎;石莹;常冬寅;宋磊;张先龙;;凹凸棒石黏土负载Ni催化裂解生物质焦油[J];硅酸盐学报;2011年04期

3 邹雪华;陈天虎;张萍;陈冬;刘海波;庆承松;;天然针铁矿热处理产物的结构特征[J];硅酸盐学报;2013年10期

4 沈致隆;合成α-FeOOH形态及表面特征的研究[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5 ;地质过程中铁的表生氧化物[J];地质与勘探;1976年05期

6 何立平;杨迎春;徐成华;叶芝祥;刘盛余;;针铁矿催化降解废水中的罗丹明B[J];化工环保;2008年05期

7 张昱,杨敏,黄霞,王桂燕;利用稀土基无机合成材料去除饮用水中砷的研究[J];环境化学;2001年01期

8 何勇田,,熊先哲;复合污染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1994年06期

9 赵安珍;徐仁扣;;二氧化锰对As(Ⅲ)的氧化及其对针铁矿去除水体中As(Ⅲ)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04期

10 张乃明,李保国,胡克林;太原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和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贾永锋;张雪霞;吕洪涛;石荣;;海水中主要无机阴离子对针铁矿吸附镉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8年08期

2 曾丁才;吴宏海;林怡英;杜娟;;针铁矿/水界面反应性的实验研究[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9年04期

3 朱维晃;臧辉;吴丰昌;;微生物还原针铁矿胶体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05期

4 孙未君,王福泉,张明立;我国鲁中黑旺式褐铁矿矿床中长纤维状针铁矿——一种新型彩石原料[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5 邵洁涟;李立平;;长江中下游铁帽型金矿床中针铁矿的标型性研究[J];矿物岩石;1989年04期

6 朱立军;碳酸盐岩地区红土针铁矿中铝对铁的置换作用及其环境意义[J];地质地球化学;1997年01期

7 邢世和;林景亮;;一些土壤中针铁矿的铝同晶替代作用及其意义[J];土壤学进展;1988年01期

8 阎华;黄升谋;;硼吸附对针铁矿表面性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9 章明奎;俞震豫;王人潮;厉仁安;;红壤中针铁矿的铝替代及其与土壤发育的关系[J];科技通报;1991年06期

10 金宝;蔡军;陈义学;;放射性核素铀在针铁矿中的占位研究[J];物理学报;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学涛;杨琛;黄伟林;党志;;泰乐菌素在针铁矿上的吸附特性[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学涛;杨琛;党志;黄伟林;;泰乐菌素在针铁矿的吸附特性[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刘娟;王津;陈永亨;肖唐付;Johanna Lippmann-Pipke;Holger Lippold;;铊(Ⅰ)在针铁矿表面吸附模式的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席建红;何孟常;;Sb(Ⅲ)和Sb(Ⅴ)在针铁矿表面的吸附特征[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李琰;郭治军;吴王锁;;U(Ⅵ)在针铁矿上的吸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现代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徐凤琳;周代华;陈小琴;李学垣;;磷酸盐对针铁矿吸附—解吸Cu~(2+)离子的影响[A];土壤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会议指南与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马骁楠;夏树伟;潘纲;;PFOS在锐钛矿、针铁矿表面化学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8 林怡英;吴宏海;吴嘉怡;曾丁才;杜娟;;溶液pH条件对针铁矿吸附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欧阳冰洁;陆现彩;刘欢;李娟;陆建军;管思琪;王睿勇;;希瓦氏奥奈达菌MR-1还原针铁矿的实验研究及其地球化学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10 蔡鹏;郑红;濮玉兵;吴思源;;磷酸盐与腐殖酸/富里酸在针铁矿表面的竞争吸附:结合ATR-FTIR与批试验[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秦晓鹏;左氧氟沙星在针铁矿上的吸附:磷酸盐和腐殖酸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2 郭学涛;针铁矿/腐殖酸对典型抗生素的吸附及光解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廖水姣;负载硼的铁铝氧化物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熊娟;土壤活性组分对Pb(Ⅱ)的吸附及其化学形态模型模拟[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铝同晶替代对针铁矿吸附Pb(Ⅱ)的影响及其CD-MUSIC模拟[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肖萍;胡敏酸作用下针铁矿对重金属铅环境行为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3 冯敏;改性针铁矿处理废水中铀(Ⅵ)的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4 祝春水;生物矿化针铁矿处理含铬废水及其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宋康;腐殖酸对针铁矿吸附磷的影响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璐;针铁矿表面环丙沙星与氟甲喹的竞争吸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杨咏华;镉离子(Ⅱ)在针铁矿表面化学吸附的理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罗文倩;镉在腐殖酸、针铁矿及其复合胶体上的吸持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刘健;微生物分泌多糖/蛋白质在针铁矿生物矿化中的调制作用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臧辉;针铁矿生物/非生物还原解离动力学特征及其对4-硝基苯乙酮的生物降解作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土壤活性组分对Pb(Ⅱ)的吸附及其化学形态模型模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9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39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0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