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明确土壤Pb、Cd等重金属对姜生长、产量的影响及其对姜植株毒害的时间、剂量效应,本文以‘莱芜大姜’为试材,采用污灌方式外施Pb(NO3)2、Cd Cl2.2.5H2O溶液,研究了不同水平Pb、Cd胁迫对姜生长、活性氧代谢、光合碳同化及氮代谢的影响,并探讨了外源H2S缓解姜Pb、Cd胁迫的生理机制,以期为Pb、Cd对姜毒害的生产检测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为姜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姜对轻度Pb胁迫存在一定的适应性,胁迫前期,150 mg.kg~(-1)Pb处理可刺激姜株高、地上部及根茎生长量的积累;但胁迫后期,尤其是至根茎膨大期,Pb胁迫显著抑制姜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且随Pb水平的增加,抑制程度加重,根系活力显著下降。与此同时,Pb胁迫对姜的毒害作用存在器官差异,即Pb污染对姜根系毒害最重,并显著抑制姜茎的生长,从而造成植株茎干瘦弱。2 Cd胁迫显著抑制了姜株高及茎粗,尤其是胁迫后期同时伴随着分枝数和叶片数的下降,此外,姜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亦降低,尤其是根系在幼苗期受Cd胁迫即呈显著的剂量效应,根系活力显著受抑。3随Pb、Cd胁迫水平的升高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姜叶片中O_2?.生成速率和H_2O_2含量显著升高,但过高浓度Pb胁迫则使其降低;Pb、Cd胁迫均导致了姜叶片中MDA含量和电导率的持续增加。胁迫40 d(幼苗期),SOD、POD、CAT、GR、APX、MDHAR、DHAR等抗氧化酶活性均被Pb、Cd胁迫所诱导增强,As A、GSH、酸溶性SH、植物络合素等抗氧化物质含量显著升高,As A/DHA、GSH/GSSG比值显著增加;随着胁迫的持续进行,Pb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多以150 mg·kg~(-1)的轻度Pb胁迫的较高,过高浓度的Pb胁迫则使其显著降低,表明As A-GSH循环遭受严重破坏,同时,随Cd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相关保护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均显著降低,表明姜对胁迫40 d或轻度Cd胁迫具有适应性,但胁迫120 d或较为严重的Cd胁迫严重损伤了姜叶片抗氧化系统,使活性氧代谢失调,叶片膜系统遭到严重伤害。4虽然低浓度Pb处理短期内可刺激了叶片色素含量的增加,但高浓度Pb、Cd胁迫均可导致姜叶片色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的显著下降,降低姜叶片对光能的利用,引起Pn、Gs、Fv/Fm及ΦPSⅡ等的显著下降,导致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且幼苗期Pb、Cd污染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气孔限制,但发棵期和根茎膨大期,施Pb、Cd处理的姜叶片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非气孔限制。5姜叶片中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在短期Pb、Cd胁迫下可被诱导,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特性;但随着胁迫的持续,NR、GS、GOGAT活性显著受到抑制,铵平衡被打破,且胁迫后期姜植株过量的内源铵主要通过GDH途径清除;Pb、Cd均可直接抑制姜根系对硝态氮的吸收同化作用,引起根系和叶片中硝态氮的显著下降,造成铵态氮的积累,诱导可溶性蛋白的降解,刺激游离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脯氨酸含量的显著增加。6外施Na HS可增强Pb、Cd胁迫前期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刺激作用,减缓胁迫后期酶活性的下降幅度,并抑制了AAO活性的显著增加,从而提高了姜清除O_2-.和H_2O_2的能力,维持较低水平的ROS含量,减缓MDA含量的增加速率,显著诱导姜植株内H2S含量。7外施Na HS可有效提高Pb、Cd胁迫下姜叶片色素含量,有效缓解Pb、Cd胁迫下姜叶片Pn、Fv/Fm、ΦPSⅡ的下降幅度,延缓了胁迫下姜叶片中Ci的上升速度和Ls的下降速率,使非气孔限制得以延后,有效缓解了NPQ的显著增加,保护PSⅡ的生理功能,诱导了姜叶片在光下的气孔开放,维持了一定的蒸腾速率,且在处理第10 d时,13:00时的对照、Pb T1、Pb T3、Cd T1、Cd T3姜叶片Pn较11:00时分别下降了27.25%、34.58%、58.48%、27.38%、36.75%,而Pb T2、Cd T2仅降低了15.24%、21.96%,表明外施H2S可有效缓解姜叶片‘光合午休’现象,有利于提高姜叶片Pn,减小Pb、Cd胁迫下强光对姜叶片Pn的影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6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乃规;何金富;黄碧燕;陆汉平;甘毅;;刁江流域土壤铅对水稻和小白菜的污染影响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2 周影;李国琛;张红;王颜红;崔杰华;王世成;;土壤和大气铅对玉米植株内铅积累的影响和贡献率[J];生态学杂志;2012年09期
3 周毅,李应学,戴碧琼,杜道灯;土壤中的铅对作物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6年02期
4 何腾兵;董玲玲;李广枝;刘元生;舒英格;罗海波;刘方;;喀斯特山区不同母质(岩)发育的土壤主要重金属含量差异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5 王朴;丁昭全;黄和平;钟汉冬;;武汉市城区绿地土壤铅的分布规律[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6 白彦真;谢英荷;陈灿灿;张小红;柳菁;;14种本土草本植物对污染土壤铅形态特征与含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1期
7 廖金凤;海南岛土壤中的铅[J];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2年01期
8 黄世宏;刘盛萍;郑尼娜;;汽车尾气对206国道周边土壤铅含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5期
9 李荭荭;贾洋洋;王果;;土壤铅在烟草中的累积特征及其安全临界值[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2期
10 李丽光,何兴元,曹志强,陈玮;土壤-作物系统中铅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晓霞;伍钧;李昆;罗春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鱼腥草吸收铅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何瑶;刘颖;陈玲;;上海市表层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3 熊治廷;;土壤施用氯盐对铅可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影晌[A];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4 罗盛旭;贾振亚;杜兵兵;;铅、镉、铜和锰在土壤-苦丁茶树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伍钧;孟晓霞;李昆;李远伟;;鱼腥草吸收累积铅与土壤铅形态的关系[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恩玲;王亮;孙继;潘t;;土壤-蔬菜系统的Cd、Pb累积特征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7 张鹏岩;秦明周;闫江虹;;黄河下游滩区开封段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规律及其潜在风险评价[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陈家桂;杨正宁;黄冠q,
本文编号:2463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46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