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人工林蒸散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30 01:45
【摘要】:绿洲荒漠过渡带是绿洲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能量交换及信息传递的重要场所,不仅对维系绿洲内部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保障支撑作用。蒸散是绿洲荒漠过渡带最重要的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之一,在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PAC)中,蒸散的动态变化与土壤、大气以及植被中热量息息相关,共同维持过渡带的水热动态平衡。位于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民勤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与干扰的加剧,导致植被退化,荒漠化程度加剧。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主要的防风固沙造林树种,开展梭梭人工林蒸散耗水特征研究,有助于增强对梭梭人工林水文过程的了解,为绿洲荒漠过渡带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甘肃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典型梭梭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涡度相关(EC)、植物树干液流热扩散(TDPs)和土壤水分时域反射(TDR)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梭梭人工林蒸散、蒸腾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揭示梭梭人工林水分供需关系。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2014—2015年梭梭人工林能量平衡闭合度为0.88,说明利用涡度相关法观测的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人工林数据可靠。(2)梭梭人工林能量平衡各分量日、季变化规律明显,且能量输出以显热通量(H)为主,潜热通量(LE)为辅,分别占净辐射通量(Rn)的62.31%,21.19%。降水对梭梭人工林能量分配影响较大。降水后,LE先急剧增高,2~3天后再迅速降低;而H先缓慢降低,3~4天后再缓慢上升;土壤热通量(G)略有减小。结果表明,梭梭人工林以水汽热交换LE形式的能量支出较少,能量贡献率较低。(3)通过分析2014—2015年梭梭人工林晴、阴、雨后蒸散(ET)日内变化及蒸散季节变化,发现梭梭人工林实际蒸散总量为191.31 mm,相同时期降水总量(P)199.9 mm,ET/P达到96%;同时,土壤水分是影响梭梭人工林ET的主导因子,Rn是影响ET的最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年际间梭梭人工林水分收支近似平衡,而梭梭人工林蒸散过程受气象因子、土壤水分(降水尤甚)干扰程度较高,生态系统较为敏感。(4)通过分析2014—2015年梭梭晴、阴、雨天树干液流通量(Js)日、季变化及单株梭梭蒸腾特征变化,发现晴、阴、雨天梭梭Js日变化曲线差异明显;2014年6—12月、2015年,单株梭梭蒸腾量分别为126.74 mm、166.01 mm,分别是降水总量的1.38、1.36倍;空气温度是影响梭梭蒸腾的主要气象因子;降水效应期内,降水后梭梭蒸腾增幅明显低于梭梭人工林蒸散增幅强度。梭梭根区土壤水分与蒸腾响应程度近似于空气温度、水汽压饱和差和净辐射与蒸腾的响应程度。
【图文】:

基本概况,年表,地温,空气温度


图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Fig. 2-1 The map of the research region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05101520均年表地温/℃度aLndusrfaectepmertarue年均空气温度Averageairtemperature年代 Time均年气温度空℃/verageAirarempetature05101520(A)年均地表 温度Landsurfacetemperature6080/d-freesesaon相对湿度 Relativehumidity/%umhidtiy200250300无霜期Frost-freeseason

水通量,观测系统,辐射仪,温湿度仪


表 2-2 小气候传感器基本信息Tab. 2-2 Micrometeorological sensors设备名称Equipments name型号Product type架高/mHeight生产商Manufacturer空气温湿度仪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HMP155A 3 Campbell Scientific Inc四分量辐射仪our-component net radiometerCNR 4 5 Kipp and Zonen. Crop., H光合辐射仪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LI-190SB 3 Campbell Scientific Inc风杯式风速仪Cup anemometer010c 5Met One InstrumentsUSA土壤三参数仪WET sensorCS655 0.05 Campbell Scientific Inc壤热通量板 Soil heat flux plate HFP01 0.05 HuskerFlux Inc., Nethe量筒 Tipping bucket rain gauge TE525MM 0.5 Texas electronics, U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卫华;徐涵秋;李文;蔡文华;张春桂;;卫星遥感在东南沿海区域蒸散(发)量计算上的反演[J];中国农业气象;2007年02期

2 阳勇;陈仁升;宋耀选;刘俊峰;韩春坛;刘章文;;黑河上游山区草地蒸散发观测与估算[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4期

3 王军;李和平;鹿海员;贾金良;;典型草原地区蒸散发研究与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2期

4 田雷;杨胜天;王玉娟;;应用遥感技术研究贵州春季蒸散发空间分异规律[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1期

5 刘志红;刘文兆;李锐;;基于3S技术的区域蒸散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年03期

6 曲迪;范文义;杨金明;王绪鹏;;塔河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发的定量估算[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6期

7 孙丽;宋长春;;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蒸散发估测[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9期

8 盛平,洪嘉琏;上海地区陆面蒸散发估算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谢今范;韦小丽;张晨琛;于秀晶;胡轶鑫;;第二松花江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13年12期

10 蔡学良;崔远来;;一种简化蒸散发遥感反演模型及其在灌区的应用[J];灌溉排水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红;刘文兆;李锐;;基于3S技术的区域蒸散研究进展[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敬书珍;倪广恒;;基于遥感的城市蒸散发对土地利用/覆盖的响应研究[A];2008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8年

3 司希礼;杨增元;杨增丽;时玉兰;徐军;范敬华;赵文聚;;区域综合蒸散发量计算方法初探[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4 黄旭;汪彪;张玉剑;陈伟伟;;卫星遥感资料估算区域蒸散发的方法综述[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4卫星资料在中小尺度天气分析中的应用[C];2013年

5 梁丽乔;李丽娟;;洮儿河流域蒸散发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余新晓;程根伟;赵玉涛;周杨明;;长江上游暗针叶林蒸散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刘朝顺;高志强;高炜;;基于遥感的地表温度及蒸散发对LUCC响应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吕文;杨桂山;万荣荣;;太湖流域耕地不同轮作方式蒸散速率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杨肖丽;任立良;;基于RS/GIS的沙拉沐沦河流域蒸散发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杜君平;孙睿;;基于Ts-NDVI特征空间估算缺资料地区陆面蒸散发[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鹤;基于遥感蒸散发的陆面过程同化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张晓艳;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人工林蒸散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3 冯景泽;遥感蒸散发模型参照干湿限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4 李修仓;中国典型流域实际蒸散发的时空变异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5 王昊;芦苇湿地蒸散发测算方法及耗水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郑文武;城市地表蒸散发遥感反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韩惠;基于遥感技术的祖厉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蒸散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孙福宝;基于Budyko水热耦合平衡假设的流域蒸散发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9 谢虹;青藏高原蒸散发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970-2010)[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虹;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蒸散的影响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赵志明;京津唐城市密集区地表蒸散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王祖方;黑河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对区域蒸散发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圆;呼图壁流域遥感蒸散发及生态需水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5 冯天梅;基于SEBAL模型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蒸散发量的遥感估算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萌;中尺度陆表蒸散遥感定量估算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韩璐;辽宁省蒸散发时空规律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朱燕燕;基于遥感的区域ET分析及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周琳;北京市城市蒸散发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10 吴鹏亮;基于改进型SEBAL模型的区域蒸散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67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567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b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