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油用亚麻抗倒伏特性及对栽培措施的响应

发布时间:2017-04-12 18:07

  本文关键词:油用亚麻抗倒伏特性及对栽培措施的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产量低是制约油用亚麻发展的重要原因,倒伏是引起低产的主要因素。明确油用亚麻抗倒伏特性和内在机理,以及水氮互作和种植密度对倒伏特性和产量的调控效应,对完善油用亚麻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于2012-2013年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良种繁育场,通过田间试验(不同品种、不同水氮耦合、不同种植密度),研究了油用亚麻与抗倒伏相关的茎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力学特征,以及栽培措施对抗倒伏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油用亚麻防倒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的主要结果有:1.油用亚麻倒伏率、形态特性、物理特性、茎秆生理生化成分含量、N素和矿质元素含量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变异潜力,变异系数在1.79%~181.70%之间。相关分析表明倒伏率与株高、重心高度、倒伏指数、茎秆中N、Mg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茎粗、茎壁厚度、地上部干重、根干重、茎秆抗折力、茎秆中纤维素、木质素含量、PAL、POD、CAD、4CL及TAL活性和茎秆中K、Ca含量呈负相关关系。2.对10个油用亚麻品种用15个与抗倒伏性相关的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抗倒伏品种,包括陇亚8号、陇亚9号、陇亚11号和轮选3号;第Ⅱ类中抗品种,包括陇亚10号、陇亚杂1号、天亚9号和定亚22号;第Ⅲ类易倒伏品种,包括定亚23号和张亚2号。倒伏率、株高、重心高度、倒伏指数、茎秆中N和Mg含量在类群间表现为Ⅰ类Ⅱ类Ⅲ类,而茎粗、茎壁厚度、干重、茎秆抗折力、茎秆纤维素、木质素、K和Ca含量表现为Ⅰ类Ⅱ类Ⅲ类。3.随灌水量增加,油用亚麻株高和重心高度上升,茎粗、茎壁厚度减小,灌溉量增加不利于茎秆中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加,木质素合成相关的酶PAL、TAL、CAD、4CL和POD活性降低,但可促进茎秆中N、K、Mg含量增加,抑制Ca含量,灌水越多茎秆强度和抗倒伏指数下降。随施氮量的增加,油用亚麻株高和重心高度增加,茎秆中N、Mg含量增加,Ca含量降低。在低、中灌溉量下,施氮量在0 kg·hm-2(N0)~112.5 kg·hm-2(N2)之间,茎粗、茎壁厚度变大,茎秆中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上升,PAL、TAL、CAD、4CL和POD 5种酶活性升高,K含量、茎秆强度增加;施氮量在112.5 kg·hm-2(N2)~225kg·hm-2(N3)之间,各指标呈现减小趋势。在高灌溉量下,各指标下降拐点在施氮量为37.5kg·hm-2(N1)处。水氮耦合对茎秆抗倒伏性状具有互作效应。随灌溉量的增加,油用亚麻每果籽粒数先增后降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单株蒴果数逐渐增加,千粒重和产量在W1~W2之间递增,W2~W3之间变化不明显;随施氮量的增加,单株蒴果数、每果籽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先上升后微降。因此灌溉量和施氮量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产量增加。4.随种植密度增加,油用亚麻倒伏率上升,株高和重心高度上移,茎粗、茎壁厚度、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减小,茎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PAL、TAL、4CL和CAD活性下降,茎秆强度、抗倒伏指数减小。密植使每果籽粒数减少,却促进单位面积蒴果数的增加。合理密植可控制株高和重心高度的增加,促进茎秆机械组织发育,增强茎秆强度、提高抗倒伏指数,为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打下基础,并通过改变单位面积蒴果数而使产量增加。
【关键词】:油用亚麻 抗倒伏特性 品种 灌溉量 施氮量 种植密度 产量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65.9
【目录】:
  • 摘要2-4
  • Summary4-9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9-10
  • 第1章 文献综述10-20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20
  • 1.2.1 作物抗倒伏特性研究12-16
  • 1.2.2 栽培措施对抗倒伏特性的影响16-20
  • 第2章研究内容、试验设计及方法20-26
  • 2.1 研究内容及思路20-21
  • 2.1.1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抗倒伏特性研究20
  • 2.1.2 不同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
  • 2.1.3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抗倒伏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21
  • 2.2 技术路线21
  • 2.3 研究区概况21-22
  • 2.4 试验设计及方法22-26
  • 2.4.1 试验设计22-23
  • 2.4.2 测定项目及方法23-24
  • 2.4.3 数据处理24-26
  • 第3章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抗倒伏性能的研究26-47
  • 3.1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倒伏情况26-27
  • 3.2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形态学特征差异27-33
  • 3.2.1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株高和重心高度差异27-29
  • 3.2.2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粗和壁厚差异29-31
  • 3.2.3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物质积累差异31-32
  • 3.2.4 油用亚麻茎秆形态特征和倒伏率的关系32-33
  • 3.3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物理特性的差异33-35
  • 3.3.1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抗折力的差异33-34
  • 3.3.2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倒伏指数的差异34-35
  • 3.3.3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抗折力及倒伏指数与倒伏率的关系35
  • 3.4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35-37
  • 3.4.1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纤维素含量的差异35-36
  • 3.4.2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差异36-37
  • 3.5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差异37-41
  • 3.5.1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苯丙氨酸转氨酶(PAL)活性差异37-38
  • 3.5.2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差异38-39
  • 3.5.3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差异39
  • 3.5.4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 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活性差异39-40
  • 3.5.5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酪氨酸解氨酶(TAL)活性差异40
  • 3.5.6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生化成分含量及其相关合成酶活性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 .313.6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氮素及矿质元素含量差异40-41
  • 3.6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氮素及矿质元素含量差异41-42
  • 3.6.1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氮素及矿质元素含量41-42
  • 3.6.2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茎秆氮素及矿质元素含量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42
  • 3.9 成熟期品种抗倒伏特性聚类分析42-45
  • 3.9.1 类群间形态特征差异43-44
  • 3.9.2 类群间茎秆抗折力和倒伏指数差异44
  • 3.9.3 类群间茎秆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差异44
  • 3.9.4 类群间茎秆N素和矿质元素含量差异44-45
  • 3.10本章小结45-47
  • 第4章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47-64
  • 4.1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实际倒伏率的影响47-48
  • 4.2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形态学特征的影响48-51
  • 4.2.1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株高、重心高度的影响48-49
  • 4.2.2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基部茎粗和茎壁厚度的影响49-51
  • 4.3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51-57
  • 4.3.1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51-53
  • 4.3.2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纤维素含量的影响53-54
  • 4.3.3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影响54-55
  • 4.3.4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55-57
  • 4.4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57-58
  • 4.5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58-60
  • 4.6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物理特征的影响60-61
  • 4.7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61-62
  • 4.8 本章小结62-64
  • 第5章 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茎秆抗倒伏性的影响64-74
  • 5.1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倒伏情况的影响64
  • 5.2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形态特征的影响64-66
  • 5.2.1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株高和重心高度的影响64-65
  • 5.2.2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茎粗和茎壁厚度的影响65-66
  • 5.3 不同种植密度下油用亚麻物质积累特性66-67
  • 5.4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茎秆纤维素含量的影响67-68
  • 5.5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茎秆木质素含量的影响68-69
  • 5.6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69-71
  • 5.6.1 不同种植密度下苯丙氨酸转氨酶(PAL)活性变化特征69
  • 5.6.2 不同种植密度下络氨酸解氨酶(TAL)活性变化特征69-70
  • 5.6.3 不同种植密度下 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活性变化特征70-71
  • 5.6.4 不同种植密度下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变化特征71
  • 5.7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茎秆物理特征的影响71-72
  • 5.8 不同种植密度对油用亚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72-73
  • 5.9 本章小结73-74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74-87
  • 6.1 讨论74-85
  • 6.1.1 油用亚麻抗倒伏性相关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74-79
  • 6.1.2 栽培措施对油用亚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79-85
  • 6.2 结论85-87
  • 参考文献87-96
  • 致谢96-97
  • 个人简介97-98
  • 发表论文情况98-99
  • 导师简介99-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学举,彭俊英,李宗智;小麦株高与早衰及倒伏关系的研究[J];北京农业科学;1990年01期

2 李伟,熊谨,陈晓阳;木质素代谢的生理意义及其遗传控制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4期

3 陈海华 ,许时婴 ,王璋;亚麻籽胶化学组成和结构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01期

4 郭玉华,朱四光,张龙步,都华;不同栽培条件对水稻茎秆材料学特性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王明东;王志强;;灌水对不同追氮水平下夏玉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8期

6 马霓;李玲;徐军;李俊;余利平;李光明;张春雷;;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性及农艺性状研究[J];作物杂志;2010年06期

7 田伯红;;禾谷类作物抗倒伏性的研究方法与谷子抗倒性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油用亚麻抗倒伏特性及对栽培措施的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01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0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