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免疫应答及其互作机制
发布时间:2021-04-06 07:23
作为机体的“第二器官”,微生物在宿主免疫调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免疫应答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以猪和小鼠为动物模型,旨在探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免疫功能的关系及其可能互作机制,为深入认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的关系及研发动物肠道保健技术积累理论依据。试验一不同品种猪肠道微生物与免疫机能的差异及通过菌群移植对无菌小鼠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比较约克猪和藏猪肠道微生物组成及部分免疫表型的差异,并考察菌群移植对无菌小鼠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纯种约克猪和藏猪各5头,饲喂不含抗生素的相同饲粮56天后收集粪便用于检测菌群结构,并制备菌群悬液,-80℃保存用于菌群移植。取脾脏和大肠,称重并计算脾脏指数与大肠指数,同时取结肠样本用于细胞因子测定。而后选取健康状况良好16只1日龄无菌BALB/C小鼠随机分为2个处理(n=8),分别接种约克猪和藏猪菌群悬液,并于28天后采集粪样,脾脏和大肠样本用于测定肠道菌群结构,脾脏指数,大肠指数和细胞因子。结果显示:1.16S焦磷酸测序结果显示,约克猪与藏猪粪便微生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约克猪粪便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显著高于藏猪,而厚...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约克猪与藏猪粪便微生物组学结果比较
A B CD比。(J)两品种猪以及 YM,TM 组小鼠粪便微生物组结构在科分类水平上的两品种猪以及 YM,TM 组小鼠粪便菌群中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疣inococcaceae)和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占总菌百分比。(N)两品种猪以小鼠粪便微生物组结构在属分类水平上的比较。(O-P)两品种猪以及 YM,T菌群中普氏菌属(Prevotella)和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占总菌百分比。约n = 5,YM,TM,n = 6。 *P < 0.05,**P < 0.01。猪-受体小鼠脾脏及大肠指数比较淋巴细胞最为丰富的“免疫”器官,脾脏和结肠在整体体重的比例一向是型之一。本研究发现藏猪的脾脏体重比以及大肠(不含盲肠)体重比均猪,且 TM 组脾脏体重比显著高于 YM 组(图 1-3,第 0 天初始值无差异示),表明该表型也可随粪便移植从供体动物传递至受体动物。
体猪-受体小鼠结肠细胞因子比较猪结肠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 和 IL-17)浓度均显(图 1-4A-D)。而 IL-6,IL-17 在 TM 组小鼠结肠中的水平也显著高于 Y 和 IL-1 也有提高的趋势(图 1-4 E-H)。以上结果共同表明,微生物不同物种宿主肠道中定植,同时还扮演着“拟表型”载体的作用,实现不同传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odulation of microbiota as treatment for intestinal inflammatory disorders: An uptodate[J]. Antonella Gallo,Giovanna Passaro,Antonio Gasbarrini,Raffaele Landolfi,Massimo Montalt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6(32)
本文编号:3121032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约克猪与藏猪粪便微生物组学结果比较
A B CD比。(J)两品种猪以及 YM,TM 组小鼠粪便微生物组结构在科分类水平上的两品种猪以及 YM,TM 组小鼠粪便菌群中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疣inococcaceae)和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占总菌百分比。(N)两品种猪以小鼠粪便微生物组结构在属分类水平上的比较。(O-P)两品种猪以及 YM,T菌群中普氏菌属(Prevotella)和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占总菌百分比。约n = 5,YM,TM,n = 6。 *P < 0.05,**P < 0.01。猪-受体小鼠脾脏及大肠指数比较淋巴细胞最为丰富的“免疫”器官,脾脏和结肠在整体体重的比例一向是型之一。本研究发现藏猪的脾脏体重比以及大肠(不含盲肠)体重比均猪,且 TM 组脾脏体重比显著高于 YM 组(图 1-3,第 0 天初始值无差异示),表明该表型也可随粪便移植从供体动物传递至受体动物。
体猪-受体小鼠结肠细胞因子比较猪结肠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 和 IL-17)浓度均显(图 1-4A-D)。而 IL-6,IL-17 在 TM 组小鼠结肠中的水平也显著高于 Y 和 IL-1 也有提高的趋势(图 1-4 E-H)。以上结果共同表明,微生物不同物种宿主肠道中定植,同时还扮演着“拟表型”载体的作用,实现不同传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odulation of microbiota as treatment for intestinal inflammatory disorders: An uptodate[J]. Antonella Gallo,Giovanna Passaro,Antonio Gasbarrini,Raffaele Landolfi,Massimo Montalt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6(32)
本文编号:3121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12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