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青杨悬浮细胞系建立与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21:30
  我国青杨派树种资源丰富,加快青杨派树种的遗传改良进程,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悬浮细胞系建立和原生质体培养是从细胞水平实现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的基础。本研究以‘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哲引3号杨’(P.pseudo-simonii Kitag×P.nigra ’Zheyin-3’)及其杂交子代等为材料,建立了三种青杨的悬浮细胞再生体系,以及‘北京杨’叶肉原生质体再生体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建立了杨树花药、未授粉子房、种子等多种幼嫩材料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技术。分别以‘北京杨’花药、‘哲引3号杨’未授粉子房及‘哲引3号杨’ב北京杨’子代的种子、下胚轴、子叶和根段等为外植体,诱导出适宜于悬浮细胞系建立的松散型愈伤组织(Loose Callus),适宜培养条件为:‘北京杨’花药在MS+4 mg/L2, 4-D+2 mg/LKT+200g/L蔗糖的培养基上暗培养4-5 w,转入MS+1mg/L 2,4-D+1.5 g/L Gln+0.5g/L ME+30g/L蔗糖的培养基上,转接3-5次;‘哲引3号杨’未授粉子房在MS+2 mg/L 2,4-D+30g...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悬浮细胞系研究进展
        1.1.1 植物悬浮细胞系的应用
        1.1.2 影响植物悬浮细胞系的因素
        1.1.3 杨树悬浮细胞系研究现状及问题
    1.2 植物原生质体研究进展
        1.2.1 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
        1.2.2 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
        1.2.3 杨树原生质体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展望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外植体的处理与灭菌
        2.2.2 杨树愈伤组织诱导
        2.2.3 杨树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
        2.2.4 杨树胚性悬浮细胞系再生
        2.2.5 ‘北京杨’叶肉原生质体制备
        2.2.6 ‘北京杨’叶肉原生质体培养
        2.2.7 数据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杨树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
        3.1.1 ‘北京杨’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与起源研究
        3.1.2 ‘哲引3号杨’子房愈伤组织的诱导
        3.1.3 杂交子代愈伤组织的诱导
    3.2 杨树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
        3.2.1 ‘北京杨’花药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
        3.2.2 ‘哲引3号杨’子房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
        3.2.3 ‘哲引3号杨’ב北京杨’杂交子代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
    3.3 杨树胚性悬浮系植株再生
        3.3.1 ‘北京杨’花药胚性悬浮系植株再生与倍性分析
        3.3.2 ‘哲引3号杨’子房胚性悬浮细胞系植株再生
        3.3.3 ‘哲引3号杨’ב北京杨’杂交子代胚性悬浮细胞系植株再生
    3.4 ‘北京杨’叶肉原生质体制备
        3.4.1 预处理对原生质体制备效果的影响
        3.4.2 酶解振荡方式对叶肉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3.4.3 叶龄和叶片位置对原生质体效果的影响
        3.4.4 酶液组合对原生质体效果的影响
        3.4.5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的影响
        3.4.6 不同来源‘北京杨’叶肉原生质体对比
        3.4.7 不同倍性‘北京杨’叶肉原生质体对比
    3.5 ‘北京杨’叶肉原生质体培养
        3.5.1 抗氧化剂的选择
        3.5.2 细胞壁的重建
        3.5.3 培养基渗透压的调节
        3.5.4 叶肉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再生
4 讨论
    4.1 影响杨树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因素
        4.1.1 杨树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外植体选择
        4.1.2 外植体基因型对杨树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影响
        4.1.3 杨树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培养条件调节
        4.1.4 杨树花药来源的悬浮细胞系再生的多倍化现象
    4.2 影响杨树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主要因素
        4.2.1 杨树叶肉原生质体制备材料的选择
        4.2.2 酶解体系对杨树叶肉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4.2.3 培养基成分对杨树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适宜多基因型青杨杂种叶片再生体系建立[J]. 李媛,黄振,王沛琦,李赟,康向阳.  核农学报. 2014(06)
[2]水稻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J]. 马文东,李修平,李智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11)
[3]影响玉米花药培养特性关键因素的研究[J]. 郭新梅,叶克苁,裴玉贺,宋希云.  玉米科学. 2013(04)
[4]二倍体马铃薯体细胞电融合参数的优化[J]. 田国奎,蔡兴奎,盛万民,李凤云,曹淑敏,牛志敏,李庆全,徐洪岩,娄树宝,王海艳.  中国马铃薯. 2012(06)
[5]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J]. 宋运贤,周素英,杜雪玲,花姝洁,魏平民,陈耀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6]不同荧光染料对苜蓿原生质体染色效果的研究[J]. 李玉珠,师尚礼,贺延玉.  草地学报. 2012(02)
[7]湘西辣椒花药离体培养及其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的变异[J]. 吴光辉,黄丽芳,蒋建雄.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8]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过程的起源及发育过程[J]. 陈金慧,张艳娟,李婷婷,王鹏凯,王光萍,施季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9]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制备体系的研究进展[J]. 张良波,李培旺,黄振,李昌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08)
[10]小青杨叶肉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J]. 蔡肖,康向阳.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0)

博士论文
[1]青杨原生质体培养及叶片离体染色体加倍研究[D]. 蔡肖.北京林业大学 2011
[2]棉花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研究及原生质体细胞壁重建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D]. 杨细燕.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体细胞杂交创建表达高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水稻新种质[D]. 严成其.浙江大学 2005
[4]棉花原生质体培养和原生质体对称融合研究[D]. 孙玉强.华中农业大学 2005
[5]喜树胚轴悬浮培养细胞喜树碱生物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D]. 潘学武.武汉大学 2004
[6]原生质体融合创造柑橘新材料及其遗传分析[D]. 付春华.华中农业大学 2004
[7]银杏组织、细胞悬浮培养及银杏黄酮和萜内酯的提取、纯化和检测方法研究[D]. 李春斌.大连理工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小花碱茅悬浮培养细胞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 赵蒙晴.东北林业大学 2012
[2]攸县油茶生殖生物学研究[D]. 邹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3]杨树原生质体分离及电融合技术体系的研究[D]. 郭传敏.南京林业大学 2007
[4]拟南芥悬浮细胞系建立及硒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D]. 邹洪波.湖南大学 2007
[5]杨树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与原生质体融合研究[D]. 谢华永.南京林业大学 2004
[6]辣椒(Capsicum annuum.L)花药培养技术研究[D]. 庄军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69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169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d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