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水稻和雍菜间作的生态效应及其促进水稻吸收硅的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8 04:40
  间作是一种优良的生态农业模式,对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和控制病虫害有显著的效果,但以水稻为主的水田间作研究还很少。我国很多地区稻田都缺硅,硅对水稻而言是必需元素,缺硅将会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在间作条件下,关于水稻硅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水稻(Oryza sativa L.)和雍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为研究对象,探讨两者间作系统中的生态效应以及促进水稻吸收硅的内在机理。本研究先是选择两个传统水稻品种(黄华占和桂农占)分别与雍菜进行连续2年(2012,2013)4季的大田试验(水稻与雍菜4:2间作),研究两者间作对系统生产力、养分吸收和病虫害控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水稻品种(黄华占)与雍菜进行不同间作比例(2:2;3:2;4:2)的2年(2014,2015)4季的大田试验,重点研究不同比例的水稻和雍菜间作系统中的种间关系以及对水稻硅、氮营养和水稻病虫害控制的影响;然后,通过设置一系列控制实验,深入研究水稻和雍菜间作促进水稻吸收硅的内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4年8季的大田试验,发现水稻和雍菜间作对水稻株高没有影响,但是显著增加水...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水稻和雍菜间作的生态效应及其促进水稻吸收硅的机理研究


土壤中硅素的形态组成

硅相,动态平衡,非晶态,单硅酸


形二氧化硅是硅酸凝胶脱水而成,如蛋白石和焦与氢氧化铝、氢氧化铁凝胶共同形成的混合凝胶水化形成胶体态硅或溶解于土壤溶液中,但通常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无定形硅也能够大 et al.,2006)。活性硅(Active Si)主要包括可交土壤固相所吸附的单硅酸,它与水溶态硅保持动的,当单硅酸聚合而成的多硅酸分子增大到一定果外界条件改变或者溶胶浓度过高就会形成硅酸。可见,尽管活性硅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但在作为土壤水溶态硅的重要储备库。同时,研究表的正相关(向万胜等,1993)。对植物硅素营养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之间存在着,2002;Sommer et al.,2006),如图 1.2 所示:

硅循环,稻田,硅土,朝鲜半岛


图 1.3 稻田系统硅循环(改自 Meharg and Meharg,2015)Fig. 1.3 Silicon cycle in paddy field system据有关资料显示,朝鲜半岛缺硅土壤约占 30%,日本达 70%以上,我国台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雍菜间作系统中种间关系和水稻的硅、氮营养状况[J]. 宁川川,杨荣双,蔡茂霞,王建武,骆世明,蔡昆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2)
[2]间套作强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 李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04)
[3]水稻品种多样性对褐飞虱及蜘蛛的影响[J]. 沈嘉炜,刘志超,蔡尤俊,张文庆.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03)
[4]水稻与慈姑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J]. 梁开明,章家恩,杨滔,罗明珠,傅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7)
[5]冬小麦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响应[J]. 苗艳芳,李生秀,徐晓峰,王朝辉,李小涵,扶艳艳,罗来超.  土壤学报. 2014(03)
[6]不同品种小麦与蚕豆间作对蚕豆枯萎病的防治及其机理[J]. 董艳,董坤,郑毅,汤利,杨智仙.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7)
[7]水稻株高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的研究进展[J]. 张云辉,张所兵,林静,汪迎节,方先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2)
[8]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J]. 曹克丽.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8)
[9]水稻与水芹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草害和产量的影响[J]. 向慧敏,章家恩,罗明珠,赵本良,全国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01)
[10]甘蔗/大豆间作对甘蔗和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李秀平,李穆,年海,牟英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7)



本文编号:3349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349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7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