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同化物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05 06:50
本研究选用冬小麦长武134和长旱58作试验材料。2010-2011和2011-2012小麦生长季,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设置4种不同的栽培模式:栽培模式1(T1),长武134品种,氮肥150kg/ha,磷肥120kg/ha,以农民正常耕作为主;栽培模式2(T2),长旱58品种,氮肥(120+75)kg/ha,磷肥120kg/ha,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栽培模式3(T3),长旱58品种,氮肥(120+75)kg/ha,磷肥120kg/ha,45000kg/ha有机肥(牛粪)并且夏闲期秸秆覆盖,播种时秸秆还田,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栽培模式4(T4),长旱58品种,氮肥150kg/ha,磷肥120kg/ha,夏闲期地膜覆盖,播种时去除地膜,以农民正常耕作为主。研究了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茎秆中干物质,可溶性糖和全氮的积累、转运以及籽粒在灌浆过程中的变化。本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长旱58品种较长武134品种有更强的干物质积累的能力。在茎秆不同节间之间,下部节间积累干物质的能力强于上部节间。在下部节间中,倒三茎积累和转运干物质的能力比倒四茎强,而在上部节间中,倒二茎有最强的干物...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省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缩写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对氮素营养的生理响应
1.1.1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
1.1.2 植物对氮素的同化机制
1.1.3 植物对氮素的再分配
1.1.4 氮肥的使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2 植物对碳素营养的生理响应
1.2.1 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及运输
1.2.2 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
1.2.3 环境因素对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调控作用
1.3 非叶器官在植物光合上的作用
1.4 土壤保护性耕作的研究现状
1.4.1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
1.4.2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
1.4.3 耕作方式对作物生理效应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茎秆中贮藏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3 采样和测定
2.1.4 计算方法
2.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上三部分在灌浆过程中干重的变化
2.2.2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下二部分在灌浆过程中干重的变化
2.2.3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在灌浆过程中干重的变化
2.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秆花前干物质动员的影响
2.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秆花后干物质转移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茎秆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3 采样和测定
3.1.4 计算方法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上三部分在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变化
3.2.2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下二部分在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变化
3.2.3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在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变化
3.2.4 可溶性糖转运量与转运效率之间的贡献
3.2.5 花后可溶性糖的转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源器官全氮代谢的影响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3 采样和测定
4.1.4 氮转运的计算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灌浆过程在叶片含氮率的变化
4.2.2 灌浆过程在茎秆含氮率的变化
4.2.3 不同栽培模式下氮素的转运
4.2.4 在开花期和收获期植物体内的氮垂直梯度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灌浆过程中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引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区概况
5.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5.1.3 采样和测定
5.1.4 计算方法
5.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籽粒重量的变化
5.2.2 籽粒体积的变化
5.2.3 籽粒中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变化
5.2.4 籽粒中含氮率和全氮积累量的变化
5.3 结论
第六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光合器官形态指标的影响
引言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区概况
6.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6.1.3 采样和测定
6.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栽培模式对开花当天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6.2.2 不同栽培模式对开花当天旗叶面积影响
6.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开花当天茎秆面积的影响
6.2.4 不同栽培模式对开花当天穗部面积的影响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引言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栽培模式下干物质积累量
7.3.2 土壤储水量
7.3.3 不同栽培模式对不同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
7.3.4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7.3.5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收获指数的影响
7.3.6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不足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茎秆中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8.1.2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茎秆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8.1.3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源器官中氮素代谢的影响
8.1.4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开花当天光合器官在形态指标上的影响
8.1.5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籽粒干物质、淀粉和氮素积累和籽粒体积变化的影响
8.1.6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构成、水分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8.1.7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8.4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花后小麦叶面积指数与光合和产量关系的研究[J]. 王成雨,代兴龙,石玉华,曹倩,门洪文,贺明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1)
[2]不同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叶与非叶绿色器官光合日变化特征[J]. 张永平,张英华,王志敏. 生态学报. 2011(05)
[3]少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极端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吕美蓉,李增嘉,张涛,宁堂原,赵建波,李洪杰.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1)
[4]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王靖,林琪,倪永君,刘义国,王炳军. 麦类作物学报. 2009(03)
[5]小麦叶面积及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王义芹,杨兴洪,李滨,童依平,李振声. 华北农学报. 2008(S2)
[6]不同水分供给对小麦叶与非叶器官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张永平,王志敏,黄琴,谢岷. 作物学报. 2008(07)
[7]小麦直、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比色快速测定研究[J]. 戴双,程敦公,李豪圣,刘爱峰,刘建军,赵振东,宋健民. 麦类作物学报. 2008(03)
[8]氮肥运筹对不同茬口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李筠,戴廷波,曹卫星,王龙,任立凯,王军,刘耀鸿. 麦类作物学报. 2008(01)
[9]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王利立,黄高宝,郭清毅,侯慧芝,朱永永,乔海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01)
[10]中国土壤和植物养分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J]. 张福锁,崔振岭,王激清,李春俭,陈新平. 植物学通报. 2007(06)
本文编号:3419216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省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缩写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对氮素营养的生理响应
1.1.1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
1.1.2 植物对氮素的同化机制
1.1.3 植物对氮素的再分配
1.1.4 氮肥的使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2 植物对碳素营养的生理响应
1.2.1 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及运输
1.2.2 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
1.2.3 环境因素对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调控作用
1.3 非叶器官在植物光合上的作用
1.4 土壤保护性耕作的研究现状
1.4.1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
1.4.2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
1.4.3 耕作方式对作物生理效应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茎秆中贮藏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3 采样和测定
2.1.4 计算方法
2.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上三部分在灌浆过程中干重的变化
2.2.2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下二部分在灌浆过程中干重的变化
2.2.3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在灌浆过程中干重的变化
2.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秆花前干物质动员的影响
2.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秆花后干物质转移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茎秆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3 采样和测定
3.1.4 计算方法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上三部分在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变化
3.2.2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下二部分在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变化
3.2.3 不同栽培模式下茎秆在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变化
3.2.4 可溶性糖转运量与转运效率之间的贡献
3.2.5 花后可溶性糖的转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源器官全氮代谢的影响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区概况
4.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3 采样和测定
4.1.4 氮转运的计算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灌浆过程在叶片含氮率的变化
4.2.2 灌浆过程在茎秆含氮率的变化
4.2.3 不同栽培模式下氮素的转运
4.2.4 在开花期和收获期植物体内的氮垂直梯度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灌浆过程中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引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区概况
5.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5.1.3 采样和测定
5.1.4 计算方法
5.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籽粒重量的变化
5.2.2 籽粒体积的变化
5.2.3 籽粒中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变化
5.2.4 籽粒中含氮率和全氮积累量的变化
5.3 结论
第六章 不同栽培模式对光合器官形态指标的影响
引言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区概况
6.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6.1.3 采样和测定
6.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栽培模式对开花当天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6.2.2 不同栽培模式对开花当天旗叶面积影响
6.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开花当天茎秆面积的影响
6.2.4 不同栽培模式对开花当天穗部面积的影响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引言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栽培模式下干物质积累量
7.3.2 土壤储水量
7.3.3 不同栽培模式对不同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
7.3.4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7.3.5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收获指数的影响
7.3.6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不足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茎秆中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8.1.2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茎秆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8.1.3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源器官中氮素代谢的影响
8.1.4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开花当天光合器官在形态指标上的影响
8.1.5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籽粒干物质、淀粉和氮素积累和籽粒体积变化的影响
8.1.6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构成、水分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8.1.7 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8.4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花后小麦叶面积指数与光合和产量关系的研究[J]. 王成雨,代兴龙,石玉华,曹倩,门洪文,贺明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01)
[2]不同供水条件下冬小麦叶与非叶绿色器官光合日变化特征[J]. 张永平,张英华,王志敏. 生态学报. 2011(05)
[3]少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极端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吕美蓉,李增嘉,张涛,宁堂原,赵建波,李洪杰. 农业工程学报. 2010(01)
[4]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王靖,林琪,倪永君,刘义国,王炳军. 麦类作物学报. 2009(03)
[5]小麦叶面积及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王义芹,杨兴洪,李滨,童依平,李振声. 华北农学报. 2008(S2)
[6]不同水分供给对小麦叶与非叶器官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张永平,王志敏,黄琴,谢岷. 作物学报. 2008(07)
[7]小麦直、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比色快速测定研究[J]. 戴双,程敦公,李豪圣,刘爱峰,刘建军,赵振东,宋健民. 麦类作物学报. 2008(03)
[8]氮肥运筹对不同茬口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李筠,戴廷波,曹卫星,王龙,任立凯,王军,刘耀鸿. 麦类作物学报. 2008(01)
[9]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王利立,黄高宝,郭清毅,侯慧芝,朱永永,乔海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01)
[10]中国土壤和植物养分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J]. 张福锁,崔振岭,王激清,李春俭,陈新平. 植物学通报. 2007(06)
本文编号:3419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41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