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笛鲷皮肤转录组分析及体色相关基因克
发布时间:2021-11-06 01:08
动物体色在其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生物识别到生态交流甚至与物种分化都有关系。虽然制约动物体色表现的因素多种多样,但由遗传决定的色素细胞发育和分布仍然是决定体色形式的主要因子。红鳍笛鲷是我国南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体色鲜艳,主体呈现红色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体色是决定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但近年来,人工养殖红鳍笛鲷逐渐出现体色变淡或变黑的现象,影响其经济价值。同时笛鲷属鱼类属于典型的岩礁鱼类,属内物种体色多样,前期研究推测体色与成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本研究中,首先对红鳍笛鲷个体发育中体色形成进行了跟踪,通过显微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红鳍笛鲷黑色和红色皮肤色素细胞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了观察;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一步研究了红鳍笛鲷黑色和红色皮肤部位基因存在和表达情况,通过比较不同颜色转录组中差异表达基因,发掘与体色形成有关的基因和通路;并克隆了红鳍笛鲷中与黑色体色有关的mitf和酪氨酸酶基因家族基因,研究了它们在红鳍笛鲷中的复制基因的存在情况、在个体发育与成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大量体色基因的发掘为后续功能基因研究的开展和分子育种工作的进行以及笛鲷属鱼类体色与进化关系的分析提供有价值...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黑色素细胞分化发育及黑色素形成的主要信号通路(引自HouLing,2008)
图 2-1 不同发育时期红鳍笛鲷(A:12 hpf;B:18 hpf;C: 20 hpf;D:1 dph;E:10 dpf;F:20 dph;)Fig.2-1.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atges of crimson snapper如图 2-1 所示,体视显微镜观察胚胎时期体色变化发现,在水温 28℃,海水
层和真皮层两个部分,表皮层主要含有 3-5 层的上皮细胞,无色素细胞分布。紧邻表皮层下方的是真皮层,真皮层包括疏松层和致密层两部分,色素细胞主要分布在疏松层(图 2-2,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胚胎发育的形态学研究[J]. 刘皓,罗杰,刘楚吾. 海洋通报. 2015(03)
[2]鱼类体色研究现状[J]. 冯幼,许合金,刘定,陈子腾,许进奉,黎相广,蔡汉秋. 饲料博览. 2014(02)
[3]实验兔酪氨酸酶基因家族表达水平与毛色和虹膜颜色性状的关系研究[J]. 朱亮,蔡月琴,屠珏,陈民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3(10)
[4]Identification of the RNAs for Transcription Factor Mitf as a Component of the Balbiani Body[J]. Mingyou Li,Yongming Yuan,Yunhan Hong. 遗传学报. 2013(02)
[5]曼龙鱼色素细胞的显微观察[J]. 李小兵,郑曙明,吴青. 四川动物. 2012(04)
[6]不同物种Mitf基因编码区生物信息学分析[J]. 张丽英,李祥龙,周荣艳,李兰会,杨清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2)
[7]饲料脂肪水平对红白锦鲤体色、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崔培,姜志强,韩雨哲,张志明,石红月,于丽娜.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1(02)
[8]饲料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J]. 于丹,唐瞻阳,麻艳群,陈涛,黄凯. 水产养殖. 2010(09)
[9]DNA barcoding,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speciation of snappers (genus Lutjanus)[J]. WANG ZhongDuo1,2,3, GUO YuSong1,3, TAN Wei1, LI Lu1, TANG EnPu1, LIU ChuWu1,2,3 & LIU Yun2 1Fisheries Colleg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25, 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Aquaculture in South China Sea for Aquatic Economic Animal of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Zhanjiang 524025,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0(08)
[10]瓯江彩鲤红、白两种体色遗传关系的初步研究[J]. 王成辉,项松平,吕耀平,王剑,潘增云,何小珍.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04)
博士论文
[1]中国笛鲷属习见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郭昱嵩.湖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MATP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D]. 冀元凯.山西农业大学 2014
[2]mitfa基因在观赏鱼体色形成中的功能研究[D]. 文胜.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78861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黑色素细胞分化发育及黑色素形成的主要信号通路(引自HouLing,2008)
图 2-1 不同发育时期红鳍笛鲷(A:12 hpf;B:18 hpf;C: 20 hpf;D:1 dph;E:10 dpf;F:20 dph;)Fig.2-1.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atges of crimson snapper如图 2-1 所示,体视显微镜观察胚胎时期体色变化发现,在水温 28℃,海水
层和真皮层两个部分,表皮层主要含有 3-5 层的上皮细胞,无色素细胞分布。紧邻表皮层下方的是真皮层,真皮层包括疏松层和致密层两部分,色素细胞主要分布在疏松层(图 2-2,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胚胎发育的形态学研究[J]. 刘皓,罗杰,刘楚吾. 海洋通报. 2015(03)
[2]鱼类体色研究现状[J]. 冯幼,许合金,刘定,陈子腾,许进奉,黎相广,蔡汉秋. 饲料博览. 2014(02)
[3]实验兔酪氨酸酶基因家族表达水平与毛色和虹膜颜色性状的关系研究[J]. 朱亮,蔡月琴,屠珏,陈民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3(10)
[4]Identification of the RNAs for Transcription Factor Mitf as a Component of the Balbiani Body[J]. Mingyou Li,Yongming Yuan,Yunhan Hong. 遗传学报. 2013(02)
[5]曼龙鱼色素细胞的显微观察[J]. 李小兵,郑曙明,吴青. 四川动物. 2012(04)
[6]不同物种Mitf基因编码区生物信息学分析[J]. 张丽英,李祥龙,周荣艳,李兰会,杨清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2)
[7]饲料脂肪水平对红白锦鲤体色、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崔培,姜志强,韩雨哲,张志明,石红月,于丽娜.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1(02)
[8]饲料脂肪水平对江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J]. 于丹,唐瞻阳,麻艳群,陈涛,黄凯. 水产养殖. 2010(09)
[9]DNA barcoding,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speciation of snappers (genus Lutjanus)[J]. WANG ZhongDuo1,2,3, GUO YuSong1,3, TAN Wei1, LI Lu1, TANG EnPu1, LIU ChuWu1,2,3 & LIU Yun2 1Fisheries Colleg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25, 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Aquaculture in South China Sea for Aquatic Economic Animal of 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Zhanjiang 524025,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0(08)
[10]瓯江彩鲤红、白两种体色遗传关系的初步研究[J]. 王成辉,项松平,吕耀平,王剑,潘增云,何小珍.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04)
博士论文
[1]中国笛鲷属习见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郭昱嵩.湖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MATP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D]. 冀元凯.山西农业大学 2014
[2]mitfa基因在观赏鱼体色形成中的功能研究[D]. 文胜.湖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78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4788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