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制土壤和叶面微生物群落与三种烟草病害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11-06 12:37
植烟土壤和叶面微生物群落与烟草土传性病害和叶面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前期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土壤和叶面单一拮抗菌的分离筛选与应用上,而烟草土壤和叶面微生物群落与烟草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治之间的关系未得到全面的认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获得高效拮抗生防菌群、减少烟草的农药施用量、实现烟草农药减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解析了烟草土壤和叶面微生物群落与三种烟草主要病害—青枯病、黑胫病和野火病之间的相关性,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16S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植烟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并解析了其与烟草青枯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OTU数和Chao1)与青枯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植物健康有很强的作用;PCA和UPGMA分析表明相同青枯病感染烟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有类似的组成,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冬闲期和旺长后期土壤细菌群落均对烟草青枯病发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健康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类似时,这种土壤可认为是病害抑制型土壤。2.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构建分子生态网络,结果显示生态网络...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总体技术路线图
图 2-1 土壤性质(pH 和 Ca)与青枯病发病率的关系Figure 2-1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properties (pH and Ca) and wilt disease.
图 2-1 土壤性质(pH 和 Ca)与青枯病发病率的关系Figure 2-1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properties (pH and Ca) and wilt diseas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烟草青枯病菌与其拮抗菌解淀粉芽胞杆菌的代谢表型差异分析[J]. 汪汉成,黄艳飞,龙明锦,商胜华,史彩华.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5)
[2]烟草野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 陈焘,周玮,李宏光,赵松义,蔡训辉,范彦君,周清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01)
[3]综合生物防控烟草青枯病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李想,刘艳霞,陆宁,蔡刘体,袁有波,石俊雄. 土壤学报. 2017(01)
[4]驻马店烟区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J]. 郭传滨,杨立均,冯国胜,何少华,李辉,王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5)
[5]Tpb55菌株发酵液中活性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及稳定性测定[J]. 韩欣宇,陈志厚,罗定棋,林勇,张成省.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7)
[6]PF7-5对烟草野火病的抑制及田间防治效果[J]. 万秀清,郭兆奎,乔婵,李丽杰,任文宏,杨林,牟伟峰. 烟草科技. 2009(10)
[7]筛选放线菌活性产物防治烟草黑胫病的初步研究[J]. 曾莉,朱孟沼,刘树芳,李家瑞,文孟良. 植物保护学报. 2006(02)
[8]荧光假单孢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初步研究[J]. 魏国荣,黄丽丽,高小宁,乔宏萍,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S1)
[9]我国烟草病害及抗赤星病育种研究进展[J]. 朱亚滨,方晓宇. 现代化农业. 2004(05)
[10]拮抗菌AM6代谢产物防治烟草赤星病试验[J]. 储慧清,方敦煌,孔光辉,李景光,李天飞. 烟草科技. 2004(04)
硕士论文
[1]影响烟草野火病发生的关键因子分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王振国.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79846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总体技术路线图
图 2-1 土壤性质(pH 和 Ca)与青枯病发病率的关系Figure 2-1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properties (pH and Ca) and wilt disease.
图 2-1 土壤性质(pH 和 Ca)与青枯病发病率的关系Figure 2-1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properties (pH and Ca) and wilt diseas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烟草青枯病菌与其拮抗菌解淀粉芽胞杆菌的代谢表型差异分析[J]. 汪汉成,黄艳飞,龙明锦,商胜华,史彩华.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5)
[2]烟草野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J]. 陈焘,周玮,李宏光,赵松义,蔡训辉,范彦君,周清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01)
[3]综合生物防控烟草青枯病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李想,刘艳霞,陆宁,蔡刘体,袁有波,石俊雄. 土壤学报. 2017(01)
[4]驻马店烟区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J]. 郭传滨,杨立均,冯国胜,何少华,李辉,王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5)
[5]Tpb55菌株发酵液中活性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及稳定性测定[J]. 韩欣宇,陈志厚,罗定棋,林勇,张成省.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7)
[6]PF7-5对烟草野火病的抑制及田间防治效果[J]. 万秀清,郭兆奎,乔婵,李丽杰,任文宏,杨林,牟伟峰. 烟草科技. 2009(10)
[7]筛选放线菌活性产物防治烟草黑胫病的初步研究[J]. 曾莉,朱孟沼,刘树芳,李家瑞,文孟良. 植物保护学报. 2006(02)
[8]荧光假单孢杆菌防治小麦全蚀病的初步研究[J]. 魏国荣,黄丽丽,高小宁,乔宏萍,康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S1)
[9]我国烟草病害及抗赤星病育种研究进展[J]. 朱亚滨,方晓宇. 现代化农业. 2004(05)
[10]拮抗菌AM6代谢产物防治烟草赤星病试验[J]. 储慧清,方敦煌,孔光辉,李景光,李天飞. 烟草科技. 2004(04)
硕士论文
[1]影响烟草野火病发生的关键因子分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王振国.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79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479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