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紫茉莉鱼藤酮生物合成结构基因功能与代谢工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4 22:08
喜马拉雅紫茉莉(Mirabilis himalaica),藏语名“巴朱”,为常用珍稀濒危藏药材,其根为药用部位。鱼藤酮是从喜马拉雅紫茉莉中分离的代表性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等广泛生物活性。本文建立了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培养体系,考察了多个因素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培养及鱼藤酮积累的影响;从喜马拉雅紫茉莉中克隆了鱼藤酮合成途径上的苯丙氨酸解氨酶(MhPAL). 查尔酮合成酶 (MhCHS)和查尔酮异构酶(MhCHI)三个基因,采用重组蛋白质或基于发根的转基因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功能。用农杆菌C58C1(pRiA4)诱导喜马拉雅紫茉莉产生发根,对影响喜马拉雅紫茉莉诱导发根频率的不同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不同因素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率影响较大:喜马拉雅紫茉莉幼嫩叶片发根诱导率最高,达到32%,叶片是诱导发根的理想外植体;喜马拉雅紫茉莉幼嫩叶片预培养2-3d,发根诱导率为26-32%,预培养2-3d有利于叶片诱导出发根;农杆菌浸染时间为20 min时,喜马拉雅紫茉莉幼嫩叶片发根诱导率最高,为34%。PCR鉴定结果表明,能够从Ri质粒和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基因组中扩增出423 bp的rolB和...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药用植物发根培养研究进展
1.2.2 植物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1.2.3 苯丙氨酸解氨酶、查尔酮合成酶和查尔酮异构酶研究进展
2 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条件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仪器和设备
2.1.3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外植体类型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率的影响
2.2.2 预培养时间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率的影响
2.2.3 侵染时间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率的影响
2.2.4 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培养与诱导发根相关基因的PCR检测
2.2.5 不同液体培养基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生长及鱼藤酮合成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喜马拉雅紫茉莉PAL、CHS和CHI基因克隆与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和设备
3.1.3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喜马拉雅紫茉莉PAL基因克隆与分析
3.2.2 喜马拉雅紫茉莉CHS基因克隆与分析
3.2.3 喜马拉雅紫茉莉CHI基因克隆与分析
3.2.4 MhPAI、MhCHS和MhCHI组织表达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喜马拉雅紫茉莉PAL蛋白质功能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仪器和设备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喜马拉雅紫茉莉转MHCHS/MHCHI基因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仪器和设备
5.1.3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36616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药用植物发根培养研究进展
1.2.2 植物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1.2.3 苯丙氨酸解氨酶、查尔酮合成酶和查尔酮异构酶研究进展
2 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条件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仪器和设备
2.1.3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外植体类型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率的影响
2.2.2 预培养时间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率的影响
2.2.3 侵染时间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率的影响
2.2.4 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诱导培养与诱导发根相关基因的PCR检测
2.2.5 不同液体培养基对喜马拉雅紫茉莉发根生长及鱼藤酮合成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喜马拉雅紫茉莉PAL、CHS和CHI基因克隆与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和设备
3.1.3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喜马拉雅紫茉莉PAL基因克隆与分析
3.2.2 喜马拉雅紫茉莉CHS基因克隆与分析
3.2.3 喜马拉雅紫茉莉CHI基因克隆与分析
3.2.4 MhPAI、MhCHS和MhCHI组织表达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喜马拉雅紫茉莉PAL蛋白质功能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仪器和设备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喜马拉雅紫茉莉转MHCHS/MHCHI基因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仪器和设备
5.1.3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36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8366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