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3-11-25 00:19
气候变化将对全球各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减缓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京都议定书》倡导世界各国通过人工造林等活动抵消温室气体减排指标,因而开展人工造林成为推进当前森林碳汇发展的主要途径。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原产日本本州岛中部山区,在中国引种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引种栽培最为成功的树种之一,现已成为中温带、暖温带及北亚热带亚地区主要用材和生态造林树种。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日本落叶松的地理分布位置、生长都可能发生显著的变化,从而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人工栽培种植及其生物量精确估算产生重大影响,但现在相关的研究仍十分缺乏。因此,本研究以北亚热带亚高山区、暖温带中山区和中温带低山区3个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栽培区109块标准地的161株单木生物量实测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了精确估算生物量的方法,分析影响栽培区的主导气候因子,预测了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栽培区及其生物量的影响,以期对人工林生物量、碳储量的估算及人工林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生物量估算
1.2.2 生物量影响因素及估算的不确定性
1.2.3 气候变化对森林潜在分布、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2.2.1 标准地数据
2.2.2 解析木数据
2.2.3 二类调查数据
第三章 日本落叶松单木生物量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单木生物量分配规律
3.1.2 单木生物量基础模型
3.1.3 单木相容性模型构造
3.1.4 模型的拟合和评价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单木生物量分配规律
3.2.2 单木生物量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3.3 小结
第四章 日本落叶松林分生物量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林分生物量分配规律
4.1.2 林分生物量基础模型
4.1.3 林分相容性模型构造
4.1.4 模型的拟合与评价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林分生物量分配规律
4.2.2 林分生物量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4.3 小结
第五章 日本落叶松区域尺度生物量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生物量转换因子BEF估算方法
5.1.2 生物量估算的不确定性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BEF与林分因子关系
5.2.2 基于不同BEF法估算日本落叶松生物量
5.2.3 区域尺度生物量估算的不确定性
5.3 小结
第六章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潜在分布及生物量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1.1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潜在分布的影响
6.1.2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生物量的影响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潜在分布的影响
6.2.2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生物量的影响
6.3 小结
6.3.1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潜在分布的影响
6.3.2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生物量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日本落叶松单木生物量的研究
7.1.2 日本落叶松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7.1.3 日本落叶松区域尺度生物量的研究
7.1.4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潜在分布和生物量的影响
7.2 讨论
7.2.1 日本落叶松生物量分配
7.2.2 日本落叶松生物量模型
7.2.3 日本落叶松区域尺度生物量
7.2.4 日本落叶松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3 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本文编号:3866889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生物量估算
1.2.2 生物量影响因素及估算的不确定性
1.2.3 气候变化对森林潜在分布、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2.2.1 标准地数据
2.2.2 解析木数据
2.2.3 二类调查数据
第三章 日本落叶松单木生物量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单木生物量分配规律
3.1.2 单木生物量基础模型
3.1.3 单木相容性模型构造
3.1.4 模型的拟合和评价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单木生物量分配规律
3.2.2 单木生物量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3.3 小结
第四章 日本落叶松林分生物量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林分生物量分配规律
4.1.2 林分生物量基础模型
4.1.3 林分相容性模型构造
4.1.4 模型的拟合与评价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林分生物量分配规律
4.2.2 林分生物量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4.3 小结
第五章 日本落叶松区域尺度生物量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生物量转换因子BEF估算方法
5.1.2 生物量估算的不确定性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BEF与林分因子关系
5.2.2 基于不同BEF法估算日本落叶松生物量
5.2.3 区域尺度生物量估算的不确定性
5.3 小结
第六章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潜在分布及生物量的影响
6.1 研究方法
6.1.1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潜在分布的影响
6.1.2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生物量的影响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潜在分布的影响
6.2.2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生物量的影响
6.3 小结
6.3.1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潜在分布的影响
6.3.2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生物量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日本落叶松单木生物量的研究
7.1.2 日本落叶松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7.1.3 日本落叶松区域尺度生物量的研究
7.1.4 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潜在分布和生物量的影响
7.2 讨论
7.2.1 日本落叶松生物量分配
7.2.2 日本落叶松生物量模型
7.2.3 日本落叶松区域尺度生物量
7.2.4 日本落叶松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3 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本文编号:3866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86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