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Rg1提高氧化应激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的免疫应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7 01:26
人参茎叶总皂苷(GSLS)是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茎和叶中提取的皂苷成分。前期研究表明,口服GSLS可增强鸡的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还缓解环磷酰胺(Cy)诱导的氧化应激,增强鸡对鸡新城疫病毒(NDV)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疫苗的免疫应答。以GSLS为主要成分的人参茎叶总皂苷颗粒已由农业农村部批准为新兽药((2017)新兽药证字20号)上市。GSLS含有30多种单体成分,其中Rg1,Re,Rc,Rd,Rb1和Rb2等6种单体作为质量控制成分已载入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为了对以GSLS为主要原料的中兽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效进行质量控制,并为GSLS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本文首先研究了该6种单体对鸡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发现Rg1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口服Rg1对鸡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为研究Rg1,Re,Rc,Rd,Rb1和Rb2等6种不同人参皂苷单体对鸡肠黏膜免疫的影响,将192只SPF母雏按体重梯度随机分为8组,每组24只,适应饲养2 w后,分别饮水口服Rg1,Re,Rc,Rd,Rb1或者Rb2的水溶液...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和注释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氧化应激与免疫抑制
第一节 氧化应激与免疫抑制发生的原因
第二节 机体的抗氧化系统与免疫的关系
第三节 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的防治
第四节 诱导免疫抑制的常用药物
第五节 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和氧化应激的原理
第二章 人参的化学组成及其药理作用
第一节 人参多糖的化学组成及其功效
第二节 人参多肽的化学组成及其功效
第三节 人参皂苷的化学组成及其功效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口服不同人参皂苷单体对鸡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肠道灌洗液收集和总sIgA检测
2.3 石蜡切片制作
2.4 十二指肠IELs检测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口服不同人参皂苷单体对肠道总sIgA的影响
3.2 口服不同人参皂苷对十二指肠IELs数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Rg1对氧化应激鸡免疫IBDV疫苗的影响
第一节 Rg1对氧化应激鸡免疫IBDV疫苗的免疫水平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2.3 血清IFN-Υ和IL-6检测
2.4 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测定
3 结果
3.1 血清IBDV抗体滴度
3.2 血清细胞因子
3.3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第二节 口服Rg1对氧化应激鸡血清氧化还原指标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抗氧化检测
3 结果
3.1 抗氧化酶水平
3.2 还原性物质和氧化代谢物水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口服Rg1对鸡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
第一节 口服Rg1对鸡肠黏膜免疫指标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肠道灌洗液总sIgA含量
2.3 肠道灌洗液抗IBDV特异性sIgA检测
2.4 石蜡切片制作
2.5 十二指肠黏膜IgA+细胞的检测
2.6 十二指肠IELs的检测
3 结果
3.1 肠道总sIgA
3.2 肠道特异性sIgA
3.3 十二指肠IgA+细胞数目
3.4 十二指肠IELs数目
第二节 Rg1对鸡十二指肠组织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十二指肠组织肠组织免疫调节基因mRNA的检测
3 结果
3.1 十二指肠组织TLR4、NF-κB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
3.2 十二指肠组织CD40、CD80、CD86和MHCⅡ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
3.3 十二指肠组织TGF-β、IL-6和TNF-α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
3.4 十二指肠组织IgA、pIgR和CCR-9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g1保护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应激的鸡脾脏淋巴细胞
第一节 Rg1对氧化应激的鸡脾脏淋巴细胞的保护作用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细胞分离培养
2.2 脾脏淋巴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
2.3 实验设计
2.4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力
2.5 抗氧化指标测定
2.6 细胞凋亡检测
2.7 膜电位变化
2.8 钙离子检测
2.9 数据统计
3 结果
3.1 细胞存活力
3.2 细胞内ROS、SOD和MDA变化
3.3 细胞凋亡
3.4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3.5 钙离子检测
第二节 Rg1对氧化应激的鸡淋巴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细胞分离培养
2.2 实验设计
2.3 RNA提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3 结果
3.1 测序质量评估
3.2 差异表达分析
3.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析
3.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3.5 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的验证
本章小结
综合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筒介
致谢
本文编号:4020926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和注释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氧化应激与免疫抑制
第一节 氧化应激与免疫抑制发生的原因
第二节 机体的抗氧化系统与免疫的关系
第三节 氧化应激和免疫抑制的防治
第四节 诱导免疫抑制的常用药物
第五节 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和氧化应激的原理
第二章 人参的化学组成及其药理作用
第一节 人参多糖的化学组成及其功效
第二节 人参多肽的化学组成及其功效
第三节 人参皂苷的化学组成及其功效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口服不同人参皂苷单体对鸡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肠道灌洗液收集和总sIgA检测
2.3 石蜡切片制作
2.4 十二指肠IELs检测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口服不同人参皂苷单体对肠道总sIgA的影响
3.2 口服不同人参皂苷对十二指肠IELs数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Rg1对氧化应激鸡免疫IBDV疫苗的影响
第一节 Rg1对氧化应激鸡免疫IBDV疫苗的免疫水平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2.3 血清IFN-Υ和IL-6检测
2.4 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测定
3 结果
3.1 血清IBDV抗体滴度
3.2 血清细胞因子
3.3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第二节 口服Rg1对氧化应激鸡血清氧化还原指标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抗氧化检测
3 结果
3.1 抗氧化酶水平
3.2 还原性物质和氧化代谢物水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口服Rg1对鸡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
第一节 口服Rg1对鸡肠黏膜免疫指标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肠道灌洗液总sIgA含量
2.3 肠道灌洗液抗IBDV特异性sIgA检测
2.4 石蜡切片制作
2.5 十二指肠黏膜IgA+细胞的检测
2.6 十二指肠IELs的检测
3 结果
3.1 肠道总sIgA
3.2 肠道特异性sIgA
3.3 十二指肠IgA+细胞数目
3.4 十二指肠IELs数目
第二节 Rg1对鸡十二指肠组织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
2.2 十二指肠组织肠组织免疫调节基因mRNA的检测
3 结果
3.1 十二指肠组织TLR4、NF-κB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
3.2 十二指肠组织CD40、CD80、CD86和MHCⅡ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
3.3 十二指肠组织TGF-β、IL-6和TNF-α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
3.4 十二指肠组织IgA、pIgR和CCR-9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g1保护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应激的鸡脾脏淋巴细胞
第一节 Rg1对氧化应激的鸡脾脏淋巴细胞的保护作用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细胞分离培养
2.2 脾脏淋巴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
2.3 实验设计
2.4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力
2.5 抗氧化指标测定
2.6 细胞凋亡检测
2.7 膜电位变化
2.8 钙离子检测
2.9 数据统计
3 结果
3.1 细胞存活力
3.2 细胞内ROS、SOD和MDA变化
3.3 细胞凋亡
3.4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3.5 钙离子检测
第二节 Rg1对氧化应激的鸡淋巴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耗材与仪器
2 方法
2.1 细胞分离培养
2.2 实验设计
2.3 RNA提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3 结果
3.1 测序质量评估
3.2 差异表达分析
3.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析
3.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3.5 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的验证
本章小结
综合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筒介
致谢
本文编号:4020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402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