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水稻抽穗期和结实率QTLs定位

发布时间:2017-06-20 11:00

  本文关键词:水稻抽穗期和结实率QTLs定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全球近一半的人口提供食物来源。抽穗期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挖掘和克隆控制水稻抽穗期的基因,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本研究中,利用29份核心种质和日本晴构建的日本晴背景的BC5F2和BC1F2近等基因系,对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进行定位。利用9个BC5F2群体,结果在第6号染色体上定位到4个QTL, qHD1-a, qHD1-b, qHDl-c, qHD1-d,它们分别位于RM5745-RM1161, RM3330-RM1161, RM4128-RM3330和RM3370-RM4128标记之间,它们与Hd1区间重叠;在第7号染色体上定位到5个QTL,qGHD7-a, qGHD7-b, qGHD7-c, qHD(t)-a和qHD(t)-b,其中的qGHD7-a, qGHD7-b, qGHD7-c与Ghd7区间重叠。比较发现,7号染色体上的QTL qHD(t)-a和qHD(t)-b与已报到的Hd(t)可能是同一位点。这些结果将为抽穗期候选基因的进一步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基础,同时为抽穗期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支撑。 低结实率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雄蕊不育或花粉败育是导致水稻结实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且在水稻高世代材料中频繁发生。本研究中,利用籼稻品种N040212和粳稻品种日本晴构建的结实率显著分离的149个BC2F6个体为作图群体,对结实率进行QTL分析。共定位到三个QTL, qSS-1, qSS-7和qSS-9,它们分别位于第1、7、9号染色体上。重组分析和物理图谱信息结果表明,qSS-1, qSS-7和qSS-9分别被定位到188kb,701kb和3,741kb区间范围内。然后,利用1849个BC2F7单株对qSS-1进行精细定位,将其进一步定位到93.5kb区间范围内,在该区间内共有16个预测的候选基因。花粉活力测定和人工辅助授粉发现雌配子正常而雄配子花粉败育,暗示qSS-1可能通过影响花粉育性来控制结实率。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克隆结实率候选基因及其功能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水稻 QTL定位 抽穗期 结实率 花粉育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Chapter 1. General Introduction9-27
  • 1.1 Importance and consumption of rice9
  • 1.2 Rice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9
  • 1.3 Botanical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ice9-10
  • 1.4 Rice cultivated area and production10-11
  • 1.5 Rice grain contents and utilization11
  • 1.6. Advances in genetics and breeding11-13
  • 1.6.1 Rice genetic and genomic advances11-12
  • 1.6.2 Advances in rice genetic mapping12
  • 1.6.3 Rice physical mapping12-13
  • 1.7 Heading date in rice13-24
  • 1.7.1 Genetic studies of heading date in rice13
  • 1.7.2 Photoperiod signal13-14
  • 1.7.3 Bio-physiological pathway and flowering induction14-15
  • 1.7.4 Genetic basis of heading date in rice15
  • 1.7.5 QTLs controlling heading date in rice15-16
  • 1.7.6 The genes cloned for heading date in rice16-20
  • 1.7.7 The genes cloned for heading date in rice on chromosome 620-23
  • 1.7.8 The genes cloned for heading date in rice on chromosome 723-24
  • 1.8 Seed setting in rice24-26
  • 1.8.1 Genetic studies of seed setting in rice24-25
  • 1.8.2 QTLs controlling sterility in rice25
  • 1.8.3 Genetic basis of stability of sterility and fertility reversibility25
  • 1.8.4 The mechanism of fertilization in rice25-26
  • 1.8.5 Grain filling in rice26
  • 1.9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26-27
  • Chapter 2 QTLs mapping for heading date in rice (O.sativa L.)27-58
  • Abstract27
  • 2.1. Significance of heading date in rice27-28
  • 2.2. Materials and methods28-31
  • 2.2.1 Plant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of mapping populations28-29
  • 2.2.2 Field materials29-30
  • 2.2.3 Evaluation of inheritance pattern of heading date30
  • 2.2.4 DNA extraction30
  • 2.2.5 PCR amplification30
  • 2.2.6 Primary mapping30-31
  • 2.2.7 Physical mapping and molecular marker selection31
  • 2.3. Results31-52
  • 2.3.1. Primary mapping for 10BDC02333-34
  • 2.3.2 Primary mapping for 10BDC02734-36
  • 2.3.3 Primary mapping for 10BDC03236-38
  • 2.3.4 Primary mapping for 10BDC04138-40
  • 2.3.5 Primary mapping for 10BDC00440-42
  • 2.3.6 Primary mapping for 10BDC00642-44
  • 2.3.7 Primary mapping for 10BDC04644-46
  • 2.3.8 Primary mapping for 10BDC00546-48
  • 2.3.9 Primary mapping for 10DC00148-50
  • 2.3.10 Identification of QTLs for heading date50-51
  • 2.3.11. The sequence comparison for target genes loci for heading date51-52
  • 2.4. Discussion52-56
  • 2.5. Conclusion56-58
  • Chapter 3. QTLs mapping for seed setting in rice (O.sativa L.)58-72
  • Abstract58
  • 3.1. Significance of seed-setting rate in rice58-59
  • 3.2. Materials and methods59-62
  • 3.2.1. Mapping populations59
  • 3.2.2. Field materials59-60
  • 3.2.3. Extraction of DNA and PCR amplification60
  • 3.2.4. Primary mapping60
  • 3.2.5. Fine mapping and selection of molecular marker60-61
  • 3.2.6. Construction of linkage map61
  • 3.2.7. Evaluation of pollen fertility/sterility61
  • 3.2.8.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spikelet and gametes fertility61-62
  • 3.3. Results62-70
  • 3.3.1.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pikelet fertility62
  • 3.3.2. Construction of Genetic map and identification of loci for seed setting62-65
  • 3.3.3. Fine mapping of qSS-165-66
  • 3.3.4. Candidate genes at the 93.5-kb region of qSS-166-68
  • 3.3.5. Correlation study between seed setting(spikelet fertility)and pollen fertility68-70
  • 3.4. Discussion70-71
  • 3.5. Conclusion71-72
  • References72-94
  • Appendix94-98
  • Acknowledgement98-99
  • Curriculum vitae99
  • A. Personal Information:99
  • B. Education Background:99
  • C. List of Publication:9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曦;姚方印;李萌;;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2 姜明松;李广贤;姚方印;;水稻极早抽穗期基因的鉴定和遗传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桑茂鹏;姜明松;李广贤;姚方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双基因Xa21和fgr水稻植株[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4 张辉;姜勇;;利用程氏指数和SSR标记分析水稻籼粳性[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5 王彬彬;柳絮;李润芳;王文英;姚方印;刘开启;;水稻极晚抽穗期基因的鉴定和遗传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6 杨雷;柳絮;吴振映;王文英;姚方印;刘开启;;水稻单片段代换系抽穗期QTL鉴定及遗传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7 谢莉;曾艳华;李冬郁;韩永华;;栽培高粱、甜高粱和拟高粱前中期染色体DAPI显带核型[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5期

8 霍雨艳;田志宏;;SSR标记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3期

9 赵耀;刘康;李仕钦;陈光亮;郑海芳;李斌;钟英;张皓;;微卫星标记在种子质检工作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7期

10 许克农,李成荃,罗彦长;两系三系亚(品)种间杂交水稻亲本的亲和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江华;;植物花粉发育的基因工程研究[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彭海;汪旭东;吴先军;周开达;张静;;杂交早代稳定的材料与普通水稻杂交的早代稳定性分析[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泽福;万建民;夏加发;王元垒;翟虎渠;;不同群体稻米外观品质性状QTL的定位分析[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席章营;;作物次级作图群体的研究进展[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赵琦;杨奇志;渠柏艳;潘宁;王振莲;潘光堂;;Thaumatin基因在玉米胚幼中的表达[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万建民;;农作物超高产与分子设计育种[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7 齐永文;张洪亮;张冬玲;王美兴;孙俊立;魏兴华;裘宗恩;汤圣祥;曹永生;王象坤;李自超;;中国水稻选育品种微卫星和形态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永建;黄玉碧;潘光堂;荣廷昭;;CIMMYT玉米“Pob.43-C11”改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英文)[A];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一)[C];2005年

9 刘传光;江奕君;毛兴学;高云;刘军;林青山;李晓芳;;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改良籼稻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的SSR分析[A];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一)[C];2005年

10 张启军;叶少平;虞德容;李平;吕川根;邹江石;;六张水稻遗传连锁图谱的比较分析[A];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广雷;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刘永刚;基于微卫星DNA标记的马铃薯桃蚜不同种群遗传分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海洋;牙鲆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和美洲牡蛎抗病相关基因SNP的初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林荔辉;应用分子和常规技术通过籼粳交选育亲籼型水稻雄性不育系[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陈洋;转cry1Ab/vip3H水稻抗螟性的鉴定及三类不同转基因水稻对其非靶标生物褐飞虱影响的评价[D];浙江大学;2010年

6 黄明;分子标记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及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郑瑞丰;水稻广谱广亲恢种质R228的应用基础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燕;水稻稻瘟病广谱和持久抗性基因的发现与定位及其抗病机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姜树坤;水稻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基础解析及株型QTL精细定位[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10 苏磊;花生种子全长cDNA文库序列分析及花生LEA基因家族的初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英;水稻脯氨酸累积相关基因多样性及与苗期耐盐性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兵;甘蓝型油菜A8连锁群种子含油量QTL簇解析及连锁累赘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邓姗;旱稻IRAT109辐照突变体的抗旱性鉴定和窄叶突变体(nal8)的初步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冉冉;枫香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转化PaFT基因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杨盖宇;近等基因系群体的Ghd7和Qph1上位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冯付春;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性和柱头外露率遗传基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董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稻瘟病抗性和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初步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晁园;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品质相关性状QTL[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红莲;早实枳TFL1/CEN同源基因的表达分析及功能特征[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庆路;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一般配合力相关性状QTL[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水稻抽穗期和结实率QTLs定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465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e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