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黄瓜品系9930诱导突变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00:17

  本文关键词:黄瓜品系9930诱导突变体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黄瓜 品系 9930 诱导 变体 研究


【摘要】:试验以9930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EMS进行诱导,旨在创造黄瓜新种质资源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2013到2015年。试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6个不同浓度的EMS(0、0.5、1.0、1.5、2、3%,V/V)处理黄瓜种子,分析采用0.1 M Na2S2O3和水分别作为终止反应液的诱变效果;第二部分研究不同浓度的EMS(0、0.5、1.0、1.5)处理不同时间(8、16、24 h)后的诱变效果;第三部分研究不同浓度的EMS(0、0.5、1.0、1.5)在不同温度(20和28?C)下的诱变效果。在以上三个试验中,随着EMS浓度的提高,供试黄瓜的种子活力、萌发指数和萌发率降低。以水为对照的处理的种子活力和萌发率分别为80%和34.07%,然而加入0.1 M Na2S2O3终止反应液的处理能够提高供试材料的种子活力(84.44%)和萌发率(37.5%),但是种子的萌发指数在水处理中较高。不同温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20?C下进行EMS处理,能够降低种子萌发指数(4.13)和萌发率(56.25%),而28?C下进行处理,种子萌发指数(7.68)和萌发率(91.31%)较高。不同时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EMS处理16和24 h,种子活力和萌发指数结果相似,然而种子的萌发指数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随着EMS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不同处理间黄瓜秧苗的株高、真叶鲜重、苗重和植株成活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1.5%EMS处理24 h,黄瓜矮化变异比率较高。通过种子萌发和形态学统计数据表明:1.5%EMS在20?C下处理24 h后用0.1 M Na2S2O3终止反应,能够提高诱变效率。但是EMS诱变处理易影响种子的萌发,能够降低种子活力及萌发速率。诱变后黄瓜的种子活力、萌发速率和萌发指数减低。我们获得了在株高、叶绿素含量、叶和花等表型变异的突变体。以不同浓度的EMS(0、1.0、1.5、2%)对黄瓜品种9930进行诱变处理后,统计M1代突变体种子活力、致死率和存活率。对M2代材料种子的活力、存活率、不育性、杂交不结实材料进行了统计。在诱变M1和M2代,随着EMS处理浓度的增加,M1代种子萌发率降低,M1代植株死亡率增加而存活率降低,然而在M2代材料中,2%EMS处理材料种子萌发率高于对照。试验中,通过对诱变M1代材料的叶绿素含量、叶形变化、花、果色和茎的负向地性进行观察。在M2代不育率随着EMS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整个M2代中,12个株系共32个材料被鉴定为突变体。这些变异中,有5个株系共12个植株来自于1%EMS处理,剩余的7个株系20个植株来自于1.5%EMS处理。通过单株叶数、单株节数、单株节间长(1到10节)、单株雌花数量、第一雌花节位、果重、果长、果实直径和大的差异来记录诱变材料和野生型材料间的表型变异。与野生型相比,15B9,111A2,122B3,15B3,和141B突变体株系的植株1叶片数(48),节间长度(12.5cm),节位数(30)和雌花数(23)增加,第一雌花节位(第3节位)变低。在121B突变体株系中获得最大单果重(471.68g)和最长果长(38cm),在15B9突变体株系中获得较长果实直径(4.88cm)。对于突变体果实进行观察发现:12棵突变体植株的瓜蒂,中部和上部形状一致,10棵突变体植株的瓜蒂和中部形状一致而上部较细,5棵突变体植株瓜蒂膨胀而中部和上部形状一致,1棵突变体植株中部膨胀,而瓜蒂和顶部较细。122B株系中有5棵突变体株系产生黑色/棕色刺。长有黑色刺的突变体植株和长有白刺的野生型植株的比例为1:3。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642.2
【目录】:
  • DEDICATION3-6
  • ABSTRACTS6-8
  • 摘要8-12
  • CHAPTER-1:INTRODUCTION12-14
  • CHAPTER-2:REVIEW OF LITERATURE RELATED WITH MUTATION STUDY14-24
  • 2.1 The Origin of Cucumber14
  • 2.2 Botany and Plant Description14-15
  • 2.3 What is Mutation?15
  • 2.4 Mutation Breeding15-18
  • 2.5 Chemical Mutagens18-19
  • 2.6 Ethyl Methanesulfonate (EMS) and Its Reaction with DNA19-20
  • 2.7 EMS Dose Optimization and Different Treatment Conditions20
  • 2.8 Effect of EMS on Germination and Cotyledon Leaves Development and seedling Growth20-21
  • 2.9 Effect of EMS on Chlorophyll Mutation21
  • 2.10 Effect of EMS on Plant Survival and Plant Height21-22
  • 2.11 Effect of EMS on Leaves Development/Shape22
  • 2.12 Effect of EMS on Flower, Fruits and Seeds Production22-24
  • CHAPTER-3:DOSE OPTIMIZATION EXPERIMENTS OF EMS24-36
  • 3.1 Material and Methods24-26
  • 3.1.1 Plant material24
  • 3.1.2 EMS Concentration and Post-Treatment24
  • 3.1.3 EMS Concentration and Treatment Temperature24
  • 3.1.4 EMS Concentration and Treatment Time24-25
  • 3.1.5 Germination25-26
  • 3.1.6 Design and Analysis26
  • 3.2 Results and Discussion26-36
  • 3.2.1 Effect EMS and Treatment Conditions on Germination Parameters26-32
  • 3.2.2 Effect of EMS and Treatment Time on Seedlings Growth Parameters32-34
  • 3.2.3 Dwarf and Tall Seedlings34-36
  • CHAPTER-4 :MUTATION IN CUCUMBER DURING REGULAR EXPERIMENT (M_1GENERATION) IN FALL SEASON, 201336-41
  • 4.1 Materials and Methods36
  • 4.2 Results and Discussion36-41
  • 4.2.1 Effect of EMS on Germination Parameters during M1 Generation36-37
  • 4.2.2 Important Variations induced by EMS in Cucumber Cultivar Chinese Long (9930) during M1 Generation37-41
  • CHAPTER-5:THE STUDY OF INDUCED MUTATION IN CUCUMBER CULTIVAR CHINESE LONG (LINE 9930) IN M1 (SPRING) & M2 (FALL) GENERATIONS DURING 201441-71
  • 5.1 Material and Methods41-42
  • 5.1.1 Plant material41
  • 5.1.2 Seed Treatments with EMS41
  • 5.1.3 Seeds Sowing after EMS Treatment41
  • 5.1.4 Generations41-42
  • 5.2 Results42-67
  • 5.2.1 M1 Generation42-51
  • 5.2.2 M2 Generation51-67
  • 5.3 Discussion67-71
  • 5.3.1 M1 Generation67-69
  • 5.3.2 M2 Generation69-71
  • CHAPTER-6: SUMMARY AND CONCLUSION71-74
  • SUMMARY71-73
  • CONCLUSION73-74
  • ACKNOWLEDGEMENT74-75
  • LITERATURE CITED75-81
  • APPENDIX: PROCEDURE FOR CUCUMBER SEEDS TREATMENT81-83
  • Curriculum vitae83-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乃亭,魏玉波,布哈丽且木;水稻超绿突变体“绿花舞”[J];上海农业学报;2002年S1期

2 杨朝柱;李春寿;舒小丽;张志转;张磊;赵海军;马传喜;吴殿星;;富含抗性淀粉水稻突变体的淀粉特性[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6期

3 张焕丽;郭晋太;黄江涛;朱永;韩建明;杨爱国;张俊平;郭瑛;;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906M的选育及利用[J];辣椒杂志;2006年01期

4 郝中娜;张红志;陶荣祥;;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初步研究[J];核农学报;2007年04期

5 韦存虚;谢佩松;周卫东;陈义芳;严长杰;;水稻脆性突变体叶的解剖结构和化学特性[J];作物学报;2008年08期

6 ;全世界共200000份水稻突变体可供科学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02期

7 王立丰;陈月异;;白条纹水稻突变体的光合特性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0年12期

8 ;中国科学家从玉米中提取出抗艾蛋白酶突变体[J];广西科学;2011年01期

9 张水金;郑轶;朱永生;杨东;涂诗航;周鹏;郑家团;黄庭旭;;水稻脆性突变体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10 李金军;潘日定;陆金根;高荣村;;水稻无种子类突变体的保存方法研究[J];中国稻米;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小平;陈芳远;卢升安;周开达;;空间环境诱发水稻突变体特异亲和性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戴新宾;张荣铣;许长成;匡廷云;;水稻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光抑制特性研究[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金卫华;曹军卫;姚保利;雷铭;;细菌视紫红质多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天岑;王奎锋;李连维;陈静;蒋华良;沈旭;;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突变体的结构对其聚合-活性关系的提示[A];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李鹏丽;王宁宁;;微型番茄黄叶突变体的获得与鉴定[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程备久;mail.hf.ah.cn);李展;mail.hf.ah.cn);朱苏文;mail.hf.ah.cn);李纯;mail.hf.ah.cn);李培金;mail.hf.ah.cn);谢传晓;mail.hf.ah.cn);;玉米对生突变体的遗传与分子标记研究[A];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02年

7 许晓明;张荣铣;;水稻叶绿素缺乏突变体的吸收光能分配特性[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林植芳;彭长连;徐信兰;林桂珠;张景六;;两个新的水稻缺叶绿素b突变体光合作用的热稳定性[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魏玉波;梁乃亭;布哈丽且木;;水稻永绿突变体及应用价值[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10 夏宗芗;邬键;甘建华;黄仲贤;;细胞色素b_5的一系列突变体的晶体结构及其与性质、功能的关系[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张克;我科学家发现水稻衰老调控分子机制[N];科技日报;2014年

2 钱海丰 编译;植物耐盐基因的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记者 冯卫东;美发现能控制小鼠胖瘦的基因[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错误折叠的因素及其分子机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张子栋;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及其突变体蛋白对芳香族污染物清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Syed Noor Muhammad Shah;黄瓜品系9930诱导突变体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胡方;人肿瘤坏死因子α30和42位氨基酸突变体结构与生物活性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5 郭笑;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突变体及其模拟物的表达与表征[D];吉林大学;2015年

6 张所兵;两个水稻株高突变体变异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邵继荣;水稻温敏失绿突变体冷激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8 任学良;水稻低植酸突变体籽粒的品质与发育特性及相关分子遗传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李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突变体的构建及其表达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2年

10 张红心;Ds插入与非插入突变体的分子生物学及生理学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婷婷;水稻窄叶白化突变体nul1(t)的鉴定与基因定位[D];西南大学;2015年

2 赵艳娜;拟南芥生长素合成YUCCA基因参与调控雄配子发育的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朱环环;两个水稻苗期致死突变体abl25和ygll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红;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VWF-A1突变体G561S的亲和力变化机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谷慧英;芥菜开花整合子SOC1与开花抑制因子SVP、FLC蛋白相互作用[D];西南大学;2015年

6 蒋发明;斑马鱼消化器官突变体的遗传筛选和Ubel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体生产[D];西南大学;2015年

7 王蓓华;支架蛋白RACK1及其突变体与氯离子通道蛋白1(CLIC1)相互作用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张玲;水稻矮化并花发育异常突变体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2 (ddf2)的基因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9 徐金刚;水稻光氧化突变体812HS叶片光合和抗氧化特性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毕炀辉;ZNF750基因S70X突变体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65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565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0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