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新型熏蒸剂的毒力评价及应用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11:20

  本文关键词:新型熏蒸剂的毒力评价及应用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熏蒸剂 土传病原菌 根结线虫 溴甲烷替代品 应用技术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的巨大成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保护地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但连续的错季、错期重茬种植,土壤中的土传病虫菌和杂草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此而引发的土壤重茬问题严重威胁着农民的利益。目前,能够真正克服土壤重茬问题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就是进行土壤化学熏蒸。而世界上,土壤熏蒸剂中应用最广且效果最为优良就是溴甲烷(MB),它可以有效的防除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细菌、线虫、地下害虫及杂草等。但是,科学家们发现MB是一种显著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1992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MB正式列为受控物质。我国政府在2003年正式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同意在2015年1月1日前淘汰MB。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行业MB替代技术进行不断的摸索和试验。本论文针对农业行业新型熏蒸剂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新型熏蒸剂的毒力评价的研究结论(1)熏蒸剂联用研究通过室内干燥器熏蒸试验,发现:二甲基二硫+棉隆(DMDS+DZ)、二甲基二硫+威百亩(DMDS+MS)、1,3-二氯丙烯+威百亩(1,3-D+MS)、1,3-二氯丙烯+二甲基二硫(1,3-D+DMDS)、氯化苦+棉隆(Pic+DZ)、氯化苦+异硫氰酸烯丙酯(Pic+AITC)、二甲基二硫+异硫氰酸烯丙酯(DMDS+AITC)等7种新型熏蒸剂联用对土传根结线虫、镰刀菌和疫霉菌及杂草苘麻和马唐种子均表现了增效作用。其中,DMDS+DZ、1,3-D+DMDS和Pic+AITC等3种新型熏蒸剂组合效果最优。(2)熏蒸剂单剂研究通过室内广口瓶熏蒸试验,发现:氯化苦(Pic)和棉隆(DZ)两种单剂均对青枯劳尔氏菌活性很高,且Pic的活性优于DZ。其中,Pic和DZ对青枯劳尔氏菌的EC50值分别为2.7和27.6mg/kg。2.新型熏蒸剂的应用技术研究的结论(1)黄瓜作物上土壤消毒技术在黄瓜作物上的田间熏蒸试验发现:DMDS+DZ、DMDS+MS、1,3-D+MS、1,3-D+DMDS等4种新型熏蒸剂联用可以成功地控制根结线虫的为害,减少土壤中镰刀菌属真菌和疫霉菌属真菌的数量,并能保证黄瓜高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且与MB处理效果类似。因此,推荐在黄瓜上应用的MB替代技术具体为DMDS+DZ混土后滴灌联用技术(推荐用量为30+25 g a.i./m2)、DMDS+MS滴灌联用技术(用量为30+21 g a.i./m2)、1,3-D+MS间隔滴灌联用技术(用量为10+21 g a.i./m2)和1,3-D+DMDS注射联用或滴灌联用技术(用量为10+30 g a.i./m2)。(2)番茄作物上土壤消毒技术在番茄作物上的田间熏蒸试验发现:DMDS+DZ、1,3-D+DMDS、1,3-D+DZ等3种新型熏蒸剂联用均显著减少了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成功地抑制了土传镰刀菌属真菌和疫霉菌属真菌的为害,并增加番茄产量和农民收入,且均与MB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推荐在番茄作物上的MB替代技术有DMDS+DZ混土后注射或混土后滴灌联用技术(用量为40+25 g a.i./m2)、1,3-D+DMDS注射联用技术(用量为10+40 g a.i./m2)和1,3-D+DZ混土后注射联用技术(用量为10+25 g a.i./m2)。(3)生姜作物上土壤消毒技术在生姜作物上田间熏蒸试验发现:Pic和DZ两种熏蒸剂处理后可以显著减少土壤中的生姜姜瘟病致病菌青枯劳尔氏菌属细菌的数量和提高生姜产量,且均与MB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推荐在生姜作物上防治姜瘟病的MB替代技术分别为Pic注射技术(用量为50 g a.i./m2)和DZ混土技术(用量为80 g a.i./m2)。
【关键词】:熏蒸剂 土传病原菌 根结线虫 溴甲烷替代品 应用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81.1
【目录】:
  • 摘要6-8
  • 英文摘要8-14
  • 英文缩略表14-16
  • 第一章 引言16-39
  • 1.1 溴甲烷在中国农业行业的淘汰进度及最新豁免情况17-19
  • 1.1.1 溴甲烷在中国农业行业的淘汰进度17
  • 1.1.2 溴甲烷在中国农业行业的最新豁免情况17-19
  • 1.2 溴甲烷替代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19-30
  • 1.2.1 溴甲烷化学替代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20-28
  • 1.2.2 溴甲烷非化学替代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28-30
  • 1.2.3 溴甲烷替代技术发展前景分析30
  • 1.3 作为溴甲烷替代品的土壤熏蒸剂的登记情况30-33
  • 1.3.1 作为溴甲烷替代品的土壤熏蒸剂在主要发达国家的登记情况30-33
  • 1.3.2 作为溴甲烷替代品的土壤熏蒸剂在我国的登记情况33
  • 1.4 新土壤熏蒸剂的混用增效评价方法33-37
  • 1.4.1 分述34-35
  • 1.4.2 比较35-37
  • 1.4.3 讨论37
  • 1.5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37-39
  • 1.5.1 论文研究内容37
  • 1.5.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37-39
  • 第二章 新型熏蒸剂的毒力评价39-78
  • 2.1 二甲基二硫与棉隆联用的毒力评价39-46
  • 2.1.1 材料与方法39-42
  • 2.1.2 试验结果42-45
  • 2.1.3 小结与讨论45-46
  • 2.2 二甲基二硫与威百亩联用的毒力评价46-51
  • 2.2.1 材料与方法46-47
  • 2.2.2 试验结果47-50
  • 2.2.3 小结与讨论50-51
  • 2.3 1,3-二氯丙烯与威百亩联用的毒力评价51-56
  • 2.3.1 材料与方法51-52
  • 2.3.2 试验结果52-56
  • 2.3.3 小结与讨论56
  • 2.4 1,3-二氯丙烯与二甲基二硫联用的毒力评价56-60
  • 2.4.1 材料与方法56-57
  • 2.4.2 试验结果57-60
  • 2.4.3 小结与讨论60
  • 2.5 氯化苦与棉隆联用的毒力评价60-64
  • 2.5.1 材料与方法60-61
  • 2.5.2 试验结果61-64
  • 2.5.3 小结与讨论64
  • 2.6 氯化苦与异硫氰酸烯丙酯联用的毒力评价64-69
  • 2.6.1 材料与方法64-65
  • 2.6.2 试验结果65-68
  • 2.6.3 小结与讨论68-69
  • 2.7 二甲基二硫与异硫氰酸烯丙酯联用的毒力评价69-74
  • 2.7.1 材料与方法69-70
  • 2.7.2 试验结果70-73
  • 2.7.3 小结与讨论73-74
  • 2.8 氯化苦与棉隆单剂对生姜姜瘟病的毒力评价74-78
  • 2.8.1 材料与方法74-76
  • 2.8.2 试验结果76-77
  • 2.8.3 小结与讨论77-78
  • 第三章 新型熏蒸剂的应用技术研究78-144
  • 3.1 二甲基二硫与棉隆联用在黄瓜作物上的应用技术研究78-87
  • 3.1.1 材料与方法78-82
  • 3.1.2 试验结果82-86
  • 3.1.3 小结与讨论86-87
  • 3.2 二甲基二硫与威百亩联用在黄瓜作物上的应用技术研究87-93
  • 3.2.1 材料与方法87-89
  • 3.2.2 试验结果89-92
  • 3.2.3 小结与讨论92-93
  • 3.3 1,3-二氯丙烯与威百亩联用在黄瓜作物上的应用技术研究93-100
  • 3.3.1 材料与方法93-96
  • 3.3.2 试验结果96-99
  • 3.3.3 小结与讨论99-100
  • 3.4 1,3-二氯丙烯与二甲基二硫联用在黄瓜作物上的应用技术研究100-107
  • 3.4.1 材料与方法100-102
  • 3.4.2 试验结果102-106
  • 3.4.3 小结与讨论106-107
  • 3.5 二甲基二硫与棉隆联用在番茄作物上的应用技术研究107-116
  • 3.5.1 材料与方法107-110
  • 3.5.2 试验结果110-114
  • 3.5.3 小结与讨论114-116
  • 3.6 1,3-二氯丙烯与二甲基二硫联用在番茄作物上的应用技术研究116-122
  • 3.6.1 材料与方法116-118
  • 3.6.2 试验结果118-121
  • 3.6.3 小结与讨论121-122
  • 3.7 1,3-二氯丙烯与棉隆联用在番茄作物上的应用技术研究122-130
  • 3.7.1 材料与方法122-125
  • 3.7.2 试验结果125-129
  • 3.7.3 小结与讨论129-130
  • 3.8 氯化苦在生姜作物上的应用技术研究130-137
  • 3.8.1 材料与方法130-133
  • 3.8.2 试验结果133-136
  • 3.8.3 小结与讨论136-137
  • 3.9 棉隆在生姜作物上的应用技术研究137-144
  • 3.9.1 材料与方法137-139
  • 3.9.2 试验结果139-142
  • 3.9.3 小结与讨论142-144
  • 第四章 全文结论144-146
  • 4.1 研究结论144-145
  • 4.1.1 新型熏蒸剂的毒力评价的研究结论144
  • 4.1.2 新型熏蒸剂的应用技术研究的结论144-145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145
  • 4.3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设想145-146
  • 4.3.1 存在的问题145
  • 4.3.2 未来工作设想145-146
  • 参考文献146-160
  • 致谢160-161
  • 作者简历161-1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长坤;张涛;陈海明;郑书恒;周真真;胡学军;穆常青;王以中;郑建秋;;20%辣根素水剂对设施草莓土壤消毒的效果[J];中国蔬菜;2010年21期

2 毛连纲;颜冬冬;谢红薇;李园;王秋霞;郭美霞;曹坳程;;顺-1,3-二氯丙烯与反-1,3-二氯丙烯室内抑菌活性对比[J];中国蔬菜;2011年Z1期

3 曹坳程;郭美霞;颜冬冬;毛连纲;赵海滨;谢红薇;李为;王秋霞;李园;郑建秋;吴振美;;不同熏蒸剂处理防治黄瓜根结线虫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蔬菜;2011年Z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昆;1,3-二氯丙烯对番茄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和环境生态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19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619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7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