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11:20

  本文关键词: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循环农业 能值评价 资源利用 可持续性 关中平原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生态、环境、能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可持续性。20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循环经济思想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当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时可视为循环农业,它要求在农业生产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外部购买性资源的投入量,提高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达到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我国已积极开展了循环农业生产实践,发展出多种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但对循环农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生态经济效益等的掌握还很有限,更缺乏与之对应的评价和认知方法,这些都极大限制了循环农业在我国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选取关中平原地区典型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秸秆直接还田模式)、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牛-沼-菜”模式、“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和多层复合循环模式(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循环农业模式户(或企业)和非模式户的跟踪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能值分析法、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法、经济分析法对该区域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传统单一生产模式下的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再循环利益率、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潜力、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效应及经济效益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牛-沼-菜”种养结合循环模式中牛饲料是最大的能值投入,占到总投入的68.43%。该循环模式的能值转换率、可更新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和综合考虑市场交换输入输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标都优于传统独立生产系统相应的加权平均指标,产出能值反馈率为10.50%,废弃物循环利用所替代或减少的投入是为了循环利用所增加的能值投入的3.2倍。但它的能值产出率接近于1,不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此外,“牛-沼-菜”循环模式的能值交换率小于1,表明该模式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交换中损失了能值。经济分析显示“牛-沼-菜”循环模式的经济产投比高于独立育肥牛模式但低于传统温室蔬菜。该循环生产模式上下游环节实现的温室气体排放净减缓总量约5.57×105 kg CO2-eq/yr,粪便利用避免堆放对排放减缓的贡献最大。(2)五配套种养结合循环模式中猪饲料和猪仔约占总能值投入的57.58%。该循环模式能值转换率、可更新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和能值反馈率都优于单独养猪模式和传统清耕制苹果模式相应的加权平均能值指标,产出能值反馈率约为33%,再循环利益率为1.36。但五配套模式的能值产出率与传统独立生产模式的加权平均值相等,且接近于1,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的能力较弱。经济分析显示劳力是五配套综合生产模式中最大的成本投入(约占总经济投入的33%),且该模式经济产投比高于两个传统独立生产模式。五配套综合生产模式所能实现的温室气体排放减缓达到2.72×103 kg CO2-eq/yr,尤其是沼气池处理粪便污水避免其堆放对温室气体排放减缓的贡献最大。(3)“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生产模式中最大的能值投入是玉米,约占总能值投入的30%。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比传统独立生产模式的可更新率提高了1.13倍,能值产出率提高了41.38%,对环境的负荷降低了65.5%,能值可持续性指数提高了3.07倍,考虑系统产出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2.62倍,产出能值反馈率达到22.83%,由于废弃物、自然生物量的利用所替代和减少的投入是为了循环利用这些废弃物而增加投入的14.78倍。经济分析显示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净收入较两个独立生产模式的净收入之和提高了约1.22×104$,但经济投入产出率低于核桃作物种植生产模式。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净减缓总量达到了9.33×104 kg CO2-eq/yr。其中由于鸡、鹅放养在核桃树下以昆虫、杂草作为食物和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喂猪所替代的购买饲料减缓的温室气体最多。(4)“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中氮肥是最大的能值输入,秸秆直接还田模式与对照模式相比,不但减少了能值总投入,而且增加了产出。秸秆直接还田模式的能值转换率、可更新率、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等都优于对照模式,产出能值反馈率是对照模式的3.25倍,再循环利益率为2.35。秸秆还田模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原料系统和农资系统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大,约占83%,农作系统对富营养化、环境酸化和毒性的贡献率较大,是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对照模式的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水体毒性影响潜值都高于秸秆还田模式,分别是秸秆还田模式的1.78倍、1.58倍、1.41倍和10.60倍。秸秆还田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减缓约2.10×103 kg CO2-eq。秸秆直接还田模式的经济产投比(1.46)高于对照模式(1.23)。(5)不同循环生产模式相比,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的能值指标包括能值转换率、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性指标和经济效益都明显优于农田循环生产模式和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再循环利益率是“牛-沼-菜”模式的4.6倍,是五配套模式的11倍,是秸秆还田模式的6.3倍,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强度是“牛-沼-菜”模式的16.8倍,是五配套模式的5.6倍,是秸秆还田模式的3.5倍。从生态、环境、经济方面来看,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是这四种模式中的最优模式。
【关键词】:循环农业 能值评价 资源利用 可持续性 关中平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2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5
  • 第一章 绪论15-36
  • 1.1 国内外循环农业研究现状15-34
  • 1.1.1 循环农业及其发展背景15-22
  • 1.1.2 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22-25
  • 1.1.3 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研究进展25-3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34-36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36-56
  • 2.1 研究区概况36-38
  • 2.2 研究内容38-40
  • 2.2.1 区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构成特征分析38-39
  • 2.2.2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值分析与评价39
  • 2.2.3 循环农业生命周期环境效应评价39
  • 2.2.4 循环农业经济效益分析39
  • 2.2.5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对比分析与综合评价39-40
  • 2.3 研究模式40
  • 2.3.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40
  • 2.3.2 多层复合循环模式40
  • 2.3.3 农田循环生产模式40
  • 2.4 研究方法40-54
  • 2.4.1 数据获取与收集40-41
  • 2.4.2 能值分析法41-51
  • 2.4.3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法51-54
  • 2.4.4 经济效益分析54
  • 2.5 技术路线54-56
  • 第三章 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构成特征56-63
  • 3.1 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及利用状况56-58
  • 3.2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58-61
  • 3.2.1 宝鸡“牛-沼-菜”循环模式58-59
  • 3.2.2 洛川县“果(草)-猪-沼-窖”五配套循环模式59-61
  • 3.3 "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模式61
  • 3.4 “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61-63
  • 第四章 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能值分析与评价63-101
  • 4.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的能值构成特征分析与评价63-82
  • 4.1.1 “牛-沼-菜”循环生产模式与传统模式能值构成与评价63-72
  • 4.1.2 “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与传统模式能值构成与评价72-82
  • 4.2 多层复合循环模式的能值分析与评价82-91
  • 4.2.1 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的能值构成特征82-89
  • 4.2.2 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的能值指标评价89-91
  • 4.3 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的能值构成特征分析与评价91-97
  • 4.3.1 秸秆直接还田模式与传统模式能值构成特征分析92-96
  • 4.3.2 秸秆直接还田模式与对照模式能值指标评价96-97
  • 4.4 小结97-101
  • 第五章 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环境效应评价101-115
  • 5.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102-105
  • 5.1.1 “牛-沼-菜”循环模式102-103
  • 5.1.2 “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103-105
  • 5.2 “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模式温室气体减排效益105-107
  • 5.3 “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107-113
  • 5.3.1 清单分析107-109
  • 5.3.2 环境影响评价109-113
  • 5.4 小结113-115
  • 第六章 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115-121
  • 6.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经济效益分析115-117
  • 6.1.1 “牛-沼-菜”循环模式与传统模式115-116
  • 6.1.2 “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与传统模式116-117
  • 6.2 “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模式经济效益117-118
  • 6.3 “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经济效益118-120
  • 6.4 小结120-121
  • 第七章 不同循环农业模式的综合对比评价121-129
  • 7.1 不同循环农业模式的对比评价121-124
  • 7.1.1 能值指标对比评价121-123
  • 7.1.2 温室气体减排对比评价123
  • 7.1.3 经济效益对比评价123-124
  • 7.2 对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建议124-126
  • 7.2.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124-125
  • 7.2.2 多层复合循环模式125-126
  • 7.2.3 农田循环生产模式126
  • 7.3 陕西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议126-129
  • 7.3.1 政策扶持,制度保障126-127
  • 7.3.2 科技带动,,创新支撑127
  • 7.3.3 宣传教育,鼓励参与127-128
  • 7.3.4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128-129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129-132
  • 8.1 结论129-130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130-132
  • 参考文献132-142
  • 致谢142-143
  • 作者简介1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胜文;陈先江;张岩;于应文;牛俊义;;能值方法与存在问题分析[J];草业学报;2011年02期

2 钟珍梅;翁伯琦;王义祥;黄勤楼;;生态系统能值理论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思考[J];福建农业学报;2010年04期

3 尚海龙;刘丽蓉;董金义;邓丽;张文芬;;近10年云南省能值足迹分析和预测[J];浙江农业学报;2013年01期

4 刘荣;王龙昌;邹聪明;胡小东;罗淑琴;;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陕川渝三地可持续性发展对比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3期

5 刘耕源;杨志峰;陈彬;;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城市代谢过程研究——理论与方法[J];生态学报;2013年15期

6 李云斌;徐文修;王娇;郑英达;;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7 罗万安;;饲料能值评定的发展与当前争论的几个问题[J];福建农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8 张希彪;泾河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5期

9 张中亚;付梅臣;孟燕;郭卫斌;;基于能值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动态分析——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9期

10 张玉芳;董孝斌;严茂超;张新时;;基于能值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农牧系统可持续性评估[J];生态学杂志;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席运官;钦佩;;稻鸭共作有机农业模式的能值评估[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顺爱;吴次芳;冯科;;基于能值的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以杭州市为例[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志强;李双成;;基于能值的青岛市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性评估[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小洪;李缙荣;;基于能值的兴文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俊雄;今日头条不生产新闻为何能值大价钱[N];东莞日报;2014年

2 非熊;承诺能值几个钱[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嘉;一株兰花能值30万?[N];贵阳日报;2010年

4 刘海明;谁的“点子”能值100万?[N];经理日报;2004年

5 江苏无锡 郭民;不能一味图涨[N];中国证券报;2000年



本文编号:677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677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