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易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1 18:12

  本文关键词:王夫之易哲学研究 出处:《山东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四圣同揆 象理一体 乾坤并建 即气以言性 延天以yP人


【摘要】:明清之际是一个社会动荡与思想变迁的时代。当时的儒生学者在反思宋明理学空疏之弊的同时,积极提倡经世以致用,以期重新接续儒家道统。由于学术立场不同,每个学者所采取的致思理路亦有不同,其中王夫之借助易学完成了他对宋明理学的反思和总结。易学是王夫之哲学的根砥所在,他认为《周易》一书是儒家命脉之所在,因此研《易》、治《易》成为他重新接续圣学正统的必然选择。有鉴于此,本文从王夫之易学思想切入,重点梳理他如何借助易学反思宋明理学和接续儒家道统。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船山易学的研究意义与当前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明清之际的学术转向以及王夫之的治《易》历程。面对明朝的灭亡,广大儒生学者在思想层面进行了深刻地反思与检讨,强调做学问当以经世为要,反对空谈义理,摒弃了宋人随意解经的治学方法,主张通过考据的方法来澄清圣人本意。在这种学术思潮影响下,易学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一方面以黄宗羲、黄宗炎为代表的易学家通过考据的方法对宋易中的河洛先天之学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以王夫之为代表的易学家推动了宋易中的义理之学由理学向气学的转变。此外,本章还对王夫之的治《易》历程进行了考察和梳理,旨在揭示其易学体系的建构过程。第二章是对王夫之易学基本观的阐述。出于维护儒家道统的立场,王夫之对自北宋以来的疑经惑经乃至改经的情况进行了严厉批判,强调《易》乃儒家重要的思想典籍,反对贬低《易》的学术地位和思想价值,并对易学史上出现的各种质疑之说进行了反击与回应。王夫之承续传统旧说,主张“四圣同揆,彖爻一致”,认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都以阐发天人之理为根本旨趣,四圣《易》无有损益,《易》乃一部浑然一体的义理之书,从而对朱熹区分三圣《易》的做法进行了反驳。不过,王夫之尽管强调《易》本义理之书,但是《系辞传》指出占乃四圣道之一,因此他不得不接受占筮乃圣人用《易》之道,同时还要维护《易》乃义理之书的基本立场。于是,王夫之提出了“占学一理”的观点,把占筮之吉凶与理之得失结合起来,认为天人之理是吉凶的根本依据和评判标准,由此他将占筮纳入到学的领域,认为占乃学之必要辅助,主张即占以示学,以学统摄占,对朱熹“《易》本卜筮之书”的观点进行了反驳。此外,王夫之还从“因象系辞”、“象理一体”两个方面提出“非象则无以见《易》”的观点,对王弼“得意而忘象”和程颐“理先而象后”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主张《周易》是一部“即象以见理”的义理之书。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王夫之对易学象数思想的反思与重建。王夫之认为象数是体贴易道的关键所在,不能脱离象数而空谈义理。王夫之通过对伏羲画卦之理的探讨,提出了“乾坤并建”的易学纲领,认为这是《周易》的根本法则。不过,王夫之强调易道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不存在固定的流行模式,因此不能立体以限《易》,认为孟喜、京房、邵雍皆违背了这一易学精神。在此基础上,王夫之对《周易》中的卦序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认为《序卦传》非圣人之书,而《杂卦传》兼顾了错综与易道神妙不测的一面,更为符合易道之旨。此外,王夫之还根据“乾坤并建”的原则建构了两种新的卦序图式。在注经方法上,王夫之认为象理一体无隔,主张即象以见理,因此他多会运用易象注释《周易》,本章着重介绍了错综、卦变与进爻、退爻三种象数体例。第四章主要阐述了王夫之所开显出的一幅全新宇宙生化图景。王夫之从“理气一体”的角度提出“太极”为理气之充凝,修正了朱熹割裂形上与形下的做法,主张道器相即不离,道在阴阳之中并为二气之主持分剂者。王夫之还从“乾坤并建”的角度指出太极与阴阳同生共有,并不存在生与被生的关系,主张太极无端,阴阳无始,整个宇宙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对道家“有生于无”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因为阴阳二气相互摩荡推移而往来不停,所以整个宇宙因此生生不息,充满生机与活力。此外,阴阳二气因一隐一显之往来流行而化生万物,万物因阴阳二气之隐显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属性,但从根本上来说都具足太极本体,毫无二致,并且宇宙万物与太极同生共有,不存在先后之分,此即“太极有于易以有易”。第五章是主要阐述了王夫之在天道性命贯通问题上所作出的新诠释。王夫之以“理气合一”为研究进路,对人性之来源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他从气化流行的角度提出“道生善,善生性”的命题,指出人继天道而获得善端,并且天命日流,人在整个生命过程都会持续不断地禀受天道,从而提出了“命日受,性日生”的人性学说。此外,王夫之反对程子“气质之性”的说法,认为程子所说的是才而非性。更为重要的是,王夫之把人性看作道德理性与自然生理之性的结合与统一,主张天理人欲同行异情,认为君子也会有声色臭味之欲,小人也会有仁义礼智之德。除此之外,王夫之还对心、性、情三者关系进行了辨析,提出性体心用、性情相需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一套以正心诚意、存心养性为主的修养工夫。最后,王夫之从“天道无择,人道有辨”的角度区分天人,认为人是天地之主持,并提出“延天以yP人”的观点。结语部分主要对王夫之易学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总结和梳理。王夫之从“象理一体”的角度对兼重象数与义理的治《易》方法进行了论证,认为理是象之理,非象则无以见《易》,实现了象数与义理的融合。此外,王夫之由“乾坤并建”对宋明理学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全面检讨,实现了对儒学正统的接续。
[Abstract]:On the other hand , Wang Fuzhi has made a deep reflection and review of Wang Fuzhi ' s philosophy .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Fu xi , Wen Wang , Zhou Gong and Confucius are all the fundament to explain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and Man , and that there is no profit or loss in the four holy places . However , Wang Fuzhi has put forward the basic position of the book which is one of the four holy ways . In chapter three , Wang Fuzhi points out that it is the basic law of Yi Zhou Yi . In addition , Wang Fuzhi points out that it is the basic law of Yi Zhou Yi . In addition , Wang Fuzhi regards human nature as the combin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moral rationality and natural physiology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21;B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中国;;论王夫之易学论域中批驳佛、老的十个角度[J];船山学刊;2013年03期

2 张学智;;王夫之“乾坤并建”的诠释面向——以《周易外传》为中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张学智;;王夫之“阴阳向背”说的本体意义[J];周易研究;2012年03期

4 鲁鹏一;;王船山卦变说释义[J];周易研究;2012年03期

5 张立新;;王夫之的气质人性论[J];船山学刊;2012年02期

6 张学智;;论王夫之的“占学一理”[J];中国哲学史;2011年04期

7 宋志明;;天下惟器——王夫之哲学话题刍议[J];船山学刊;2011年04期

8 刘纪璐;;张载与王夫之的道德心理哲学[J];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9 陈屹;;王夫之人性论新解——以《思问录·内篇》为中心[J];船山学刊;2011年01期

10 金春峰;;《周易》卦及卦爻辞的诠释方法——《大象》对《周易》解读的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屹;王夫之人性生成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苏晓晗;船山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10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410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0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