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自考研究答案_《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茅盾在俄罗斯的接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年
茅盾在俄罗斯的接受研究
王玉珠
【摘要】:茅盾在俄罗斯已经拥有80余年的译介史。早在1934年俄罗斯汉学界已经开始对这位在中国文学界占据独特地位的人物进行研究,且时至今日,成果斐然。在俄罗斯汉学视阈中的茅盾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中国现代作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俄罗斯文学的积极接受者。系统研究茅盾及其创作在俄罗斯的翻译与研究,符合我国21世纪将中国文化推向海外、推向世界的重大国策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借“他山之石”对这位文化巨臂予以国际视角的文化推介。 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论和参考文献几个部分构成。 第一章分为两节,分别介绍俄罗斯茅盾翻译与研究概况以及茅盾在俄接受高潮期的主要研究者。八十多年的俄罗斯茅盾接受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930-1940年代的茅盾接受开端期,1950-1960年代的茅盾接受高潮期以及1970年代至今的茅盾接受恒定期,笔者按照这种分期方法系统的介绍了翻译和研究状况,并总结了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特色。在第二节中笔者选取了1950-1960年代的三位俄罗斯茅盾研究专家——费德林、利希查和索罗金进行细致探究。 在第二章中笔者分两节分别对《子夜》和《春蚕》《秋收》以及《林家铺子》的俄译本进行了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分析。在第一节笔者具体考察了俄译本中《子夜》语言风格的传递。论述从古语、口语、辞格和句法四个角度进行。在第二节中则从文化负载词的角度对《春蚕》、《秋收》和《林家铺子》三部作品进行译本分析,体会俄罗斯学者对其中文化意蕴的解读。 第三章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节笔者论述了茅盾一一俄罗斯文学积极接受者这一重要身份。第二节到第四节笔者按照俄罗斯茅盾接受的三个分期一一开端期、高潮期和恒定期将茅盾创作在俄罗斯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 结论是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俄罗斯研究者们的整体研究特点进行概括。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连祥;茅盾作品中的浙北方言[J];湖州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2 李逸津;;当前俄罗斯汉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李岫;;评苏、德、日、捷等译本序跋对《子夜》的评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04期
4 孙中田;三木直大;;茅盾在日本的影响[J];语文学习;199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华伟;;创作与接受的互动——从接受理论视角分析《聊斋志异》创作过程之独特性[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樊庆彦;;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3 金彦,张丽;从接受美学看电视受众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胡晓燕;论文化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刘国忠;隐喻与跨文化交际[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周方珠;;论元散曲翻译中的模糊再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邰文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储小燕;;儿童文学图画书的“格式塔”式阅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高磊;;略论中国近代小说理论的建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卢亚林;关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雯;王茹;;论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渗透教学方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卞文;;古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比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金明;;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肖丽平;;英语教学中的“非语言”交流[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林莉;倪盛俭;;文化移情之于翻译[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闫君;;汉英公示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彭辉;;从多维视角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正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静;;浅谈高职商务英语中的文化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嵇德全;;论英汉比喻翻译中的等值与文化差异[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红莉;从文化角度谈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魏潇;英国人的文化定势[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宋秋莲;会话策略视角下的赞美语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振;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徐洁琳;人格对在沪美国旅居者和定居者跨文化适应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薛明珠;文化模拟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富仁;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问题的几点思考[J];文学评论;2000年05期
2 李书生;颇具新世纪眼光的文学史读本——读《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3期
3 周文升;面向新世纪的教学改革成果——读《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J];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4 黄灯;;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11期
5 林华瑜;略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J];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6 赵树勤;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中的一个盲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7 朱德发;“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反思与突围[J];东岳论丛;2002年01期
8 王嵩;拓宽视野 更新观念 展示历史全貌——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问题试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9 周云鹏;《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高玉;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作品中心论”批判[J];人文杂志;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中国现代文学史》:从“高教版”到“北大版”的得失[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2 杨洪承;;主体·变动·多样·世界眼光——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编写的思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汤淑敏;;重新评定瞿秋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4 汤淑敏;;重新评定瞿秋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平;;《中国现代文学史》:从“高教版”到“北大版”的得失[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7 张大明;;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周文[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8 章罗生;;新世纪如何“重写文学史”——从《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谈起[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9 唐弢;;跋[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10 马丽;;论陈辉诗歌的单纯美[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发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王建中;[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博士 汪纪明;[N];科技日报;2011年
5 刘彦君 廖奔;[N];光明日报;2007年
6 严家炎;[N];中华读书报;2012年
7 秦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8 止庵;[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郎学初;[N];光明日报;2004年
10 荣誉学部委员 张炯;[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意识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2 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D];四川大学;2003年
3 廖久明;一群被惊醒的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玉珠;茅盾在俄罗斯的接受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英姬;试论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2 赵雷;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建构[D];四川大学;2005年
3 林贤;二元对立中的调和[D];宁波大学;2011年
4 范宁;民众戏剧社时期的《戏剧》杂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若凌;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戴莉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D];四川大学;2007年
7 赵智;论无名氏的精神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章敏;林语堂30年代“转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娟;十四行诗在中国[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鹏;《现代评论》与现代教育文化理念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茅盾在俄罗斯的接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1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9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