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到“理性”-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宗教渊源

发布时间:2018-10-09 12:19
【摘要】:黑格尔思想被称之为带有神学意味的理性思想1。很多学者赞同这一点:黑格尔理性思想中潜藏着非理性的神秘内容,哲学的思辨环节中蕴含着宗教的直观体验2。这主要是因为黑格尔成熟时期理性思想的产生与早期宗教思想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从黑格尔早期宗教思想出发,探索黑格尔哲学思想如何从宗教思想发展而来。因此,首先从黑格尔早期的研究对象谈起,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第二章介绍黑格尔早期思想的研究对象——宗教,以及黑格尔批判宗教问题的最初理论根据——康德理性神学。坚持康德理性神学为依据的时期是黑格尔走向自己思想的准备阶段。第三章介绍黑格尔发现康德理性神学与宗教一样都会导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因此,黑格尔开始走向自己的思想之路,即提出“和解”宗教对立性以及康德理性之对立性的武器——爱。从第三章开始到第五章,每一章介绍黑格尔早期思想发展的一个逻辑环节,即“爱”——“生命”——“精神”。思辨精神的提出象征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形成。第一章介绍黑格尔早期关注的对象是宗教。黑格尔认为一方面宗教精神代表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宗教的教义和思想压制了人们的自由和理性。当时的德国思想界认为只有批判宗教人们才能获得思想解放和自由。黑格尔同样认为要想使人获得自由必须批判宗教问题。因此,青年黑格尔指出传统宗教把上帝树立为高高在上的权威,而世人都是上帝的奴仆——上帝与人互相对立。这种宗教在黑格尔看来是压制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证宗教”(或权威宗教)。第二章介绍黑格尔开始批判宗教问题时的最初理论根据——康德理性神学。伯尔尼时期,黑格尔认为传统宗教导致宗教与个人、概念与现实、法律规则与意志欲望、主体与个体的对立。黑格尔试图运用康德理性3扬弃宗教的对立性。在黑格尔看来,康德理性把外在于人的普遍法则和道德律令归结为人自身的理性。这实质上是把上帝的意志与个人的理性统一起来。个人的主观理性成为一切知识和道德的出发点。第三章介绍黑格尔开始走向探索自己的思想之路时提出的第一个核心原则——爱。法兰克福时期,黑格尔逐渐发现不仅宗教是导致主体与客体对立的根源,康德的理性神学也是导致主体与客体对立的罪魁祸首。传统宗教导致普遍原则与个体理性的对立,而康德理性导致个人理性与个人感性欲望之间的对立。黑格尔试图以耶稣之爱“和解”宗教的对立性以及“理性”的对立性。“爱”与黑格尔思想成熟之后提出的思辨“理性”具有相同意蕴,“爱”的提出象征着黑格尔在探索辩证法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第四章介绍黑格尔“爱”观念的逻辑发展环节——生命。黑格尔在探索爱的本质时发现,爱作为一种情感具有先天的主观性。爱要想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必须客观化、现实化。爱的客观化就是生命,爱是生命之爱,生命是爱走向现实化的一个必经环节。相较于爱,生命既是主观的体验,又是客观的存在。生命在黑格尔思考时代问题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生命”的辩证法已经具备了黑格尔思想成熟之后“辩证法”的基本特征。第五章介绍生命的变形——精神。黑格尔提出生命即精神。这是基于宗教直观体验的视角来思考生命和精神:无限的生命即上帝,上帝即精神。耶拿时期,黑格尔反思自己整个思想早期,认为早期的“爱”、“生命”与“精神”都是主观的宗教直观和生命体验,因而黑格尔最初的“精神”是直观的、体验式的。然而,作为自身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必然要走向概念思辨,即从感性直观走向理性辩证。因为,黑格尔认为精神作为概念更能把握真理。精神走向思辨象征着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成熟。黑格尔以思辨精神(或者称为绝对精神)为基点,提出整个宇宙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从绝对精神出发黑格尔构建了他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从批判宗教和康德理性神学开始,黑格尔思想经历“爱”——“生命”(直观精神)——“思辨精神”最终完成了思想从宗教到哲学的转向。这一系列的过程中,黑格尔经历了从直观到辩证、从感性之爱到思辨理性、从宗教到哲学的变迁。这个变迁的过程被黑格尔认为是精神自身发展、自我扬弃又自我肯定的过程,这个变迁的过程并不是把前面所经历的环节完全抛弃,而是把各个环节都扬弃又统一于精神之中。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516.35


本文编号:2259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259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a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