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4:15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对现实主义的反思、肯定和呼吁,小说界出现了现实主义回归的现象,活跃于文坛的老中青几代作家的很多作品都被评论界认定为现实主义小说,其中尤以历届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为典型代表。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强大冲击下,现实主义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在新世纪试图冲出重围、再度崛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思考:在我国,现实主义为何经久不息?现实主义不可或缺的价值何在?小说重返现实主义是如何重返的?显然,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回答对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和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语境方面,新世纪的中国依然处于持续深化和复杂的转型期,国家话语和资本话语的共谋使市场经济成了理所当然的价值准则,几乎控制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新的现实”充满复杂尖锐的冲突,各种社会现象往往超出小说家最大胆的想象,暴露贪污腐败、贫富悬殊、生态恶化等各种社会不公、不义的现象,,积极关注各种社会民生吁求,呈现社会民众精神上的营养不良,引领人类灵魂提升等,都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必须面对、重视、思考的问题,这也使得现实主义文学拥有了一个重新繁荣的契机。同时,中国作家的文化资源本身就存在对现实主义的偏爱。而在读者中间,现实主义的审美形式依然是喜闻乐见的文学样态。可见,就中国的具体语境而言,现实主义并没有穷尽发展的全部可能性,依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其合法性、可能性和生长性都还值得继续研究。这意味着我们有必要继续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深入进行,并长期关注现实主义的流变和影响力。 所以,本文决定以新世纪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总体状况、发展嬗变、突出特征、得失破守、时代背景、未来展望等方面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并回答一些有关现实主义的问题。 本选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立足于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文本实际,综合运用辩证分析、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发生学、比较研究、归纳概括、点面结合等方法,带着主动的反思与问题意识,重点批评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时代症候。在研究中,又尽可能在现实主义与中国时代、社会、政治、文化传统以及文学自身的互动关系中思考问题,力求对中国现实主义理论和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做出合理、公正的解释。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主要论证了以下观点:1.现实主义必须是开放的理论;2.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因思想困境、精神困境和批判力量缺乏呈现出“亚现实主义”的时代症候群;3.很多作家依然钟爱现实主义,他们在坚韧的努力中,实现着对现实主义的坚守与突破;4.在新世纪的时代语境中,现实主义及其创作依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其可能性和生长性都远未穷尽,我们要努力挖掘现实主义的生长点,将现实主义小说这一为读者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推向新的高峰。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 导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因缘和价值。正是评论界和理论界对现实主义的理性期待和小说界与现实主义的不解之缘诱发了本论文对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研究兴趣,进而力图以文本细读为理论和实践困惑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实证依据或启发。然后归纳了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文献资料;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框架结构设计进行了说明。 第一章侧重阐述对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小说的理解,并从对现实主义理论和概念的分析入手进入对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概述,一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从现实主义概念和理论内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巨大而繁复的衍变开始,主要分析了现实主义的众说纷纭,对现实主义概念的宽泛界定和对现实主义理论内涵的辩证理解,现实主义的关键词“现实”的因人而异性和令人信以为真的“真实感”对“真实”的代替,文学关照现实的立足点和文学现实的显现方式,现实主义精神与现实主义叙事方式的辩证存在,以及现实主义小说的认定原则等几个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第二节进入对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概述,归纳了新世纪以来文坛对现实主义理论和创作的肯定和呼吁、新世纪小说与现实主义的不解之缘、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总体表现、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在现实介入方面的代表类型及其文本,最后在回顾和衔接上个世纪末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历史继承和超拔。 第二章主要归纳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与新变。本章从总体归纳和个案研究两个角度进行,集中论述了部分优秀作家新世纪以来在叙事策略、主题意蕴和文体范式三个方面对现实主义小说的突破与推进:第一节概括了叙事时间的切割、叙事时间的变更、叙述视角的新变和叙述层次的多元等几个方面的叙事策略突破;第二节聚焦主题意蕴,总结了丰富意蕴的追求、寻找心灵的默契和忠诚、女性的生命追求极其艰难、爱的传承和爱的毁灭、“底层”的“诗意”栖居等五个方面的主题开拓;第三节研究文体范式的嬗变,对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文体新变和分类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第三章主要批评、解读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时代症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该章从批评的视角出发,着重分析、归纳了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总体上的一个突出症候群——“亚现实主义”,共分三节:第一节以底层写作的浅尝辄止、官场小说的助纣为虐、婚恋家庭题材小说的狭隘视野为例分析了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困境,指出很多作品局限于社会现实的表层,既无力进入普通百姓喜怒哀乐的生活和内心深处,也无意批判各种尖锐的社会问题,实际上是因缺乏足够的思想资源和抵抗能力而陷入了对物质、欲望、名利的纠缠,忽略了对题材的审美把握和审美转换以及对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潜质的挖掘,从而造成大部分作品总体上的视野狭隘、境界低下;第二节探讨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美学危机,论述了小说在审美表现、审美内容、审美趣味上的庸俗演变,其中人物形象的模糊不清或类型化、故事情节因迎合消费需求的奇闻化和时尚化走向、日常生活审美化风潮中批判维度的丧失是三个比较突出的病变,这其实和新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商品原则和消费意识的盛行、日常生活的世俗欲望诉求的膨胀以及大众文化的流行不无关系;第三节从根源上把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各种弊病归纳为一个因思想困境、精神困境、批判力量缺乏而导致的症候群,并尝试以“亚现实主义”概念命名之,又进一步从时代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两个方面探寻这种症候群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病因。 第四章主要论述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生长点,是本文的难点。在先行归纳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时代症候的基础上,本章对症下药,提出了一些可以克服弊端、发扬优势,寻求现实主义小说进一步突破的应对措施和策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节继续强调现实主义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并进一步指出在批判的基础上,重塑理想、建构意义的重要,以及批判性和艺术性应该完美结合;第二节反思作家的主体性,指出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对创作主体综合素养、叙事能力的提高弥足珍贵;第三节重提以人为本,提倡通过塑造多面性的人物形象探索人类的各种存在状态和灵魂奥秘;第四节呼吁现实主义小说锤炼精准规范、蕴藉优美、具有超越抵抗能力的个性化语言;第五节分析和比较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两种叙事模式的长短是非,主张打破二者的对立,建构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的兼济互补。 结语部分是对现实主义的信心和期待,以新世纪语境中现实主义不可或缺的价值、现实主义的可能性和生长性几个方面论证了现实主义并没有穷尽发展的全部可能性。这也就意味着,对于新世纪的中国新现实而言,现实主义要在不断地发展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性和生长性。
【关键词】:中国现实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 新世纪 亚现实主义 创新 生长点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7-11
- Abstract11-15
- 导论15-29
- 一、 选题缘起和价值15-17
- 二、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17-25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25-27
- 四、 论文框架27-29
- 第一章 现实主义与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概论29-77
- 第一节 历史发展中的现实主义理论29-54
- 一、 现实主义的源流31-36
- 二、 广义的现实主义概念和辩证理解的现实主义内涵36-38
- 三、 现实主义关键词“现实”和“真实”的再理解38-44
- 四、 文学观照现实的立足点和文学现实的显现方式44-48
- 五、 与现实主义叙事方式辩证存在的现实主义精神48-50
- 六、 现实主义小说的认定原则50-54
- 第二节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概论54-77
- 一、 新世纪以来文坛对现实主义理论和创作的肯定和呼吁54-56
- 二、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检阅56-70
- 三、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历史继承和超拔70-77
- 第二章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拓展与探寻77-119
- 第一节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策略突破77-84
- 一、 叙事时间的切割:连续性崩溃,以点带线78-79
- 二、 叙事时间的变更:弱化物理时间,凸显心理时间79-81
- 三、 叙述视角和叙述层次的多元,异叙述视角的逐渐增多81-84
- 第二节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主题意蕴开拓84-107
- 一、 丰富意蕴的追求84-88
- 二、 寻找心灵的默契和忠诚88-94
- 三、 女性的生命追求及其艰难94-100
- 四、 爱的传承和爱的毁灭100-102
- 五、 “底层”的“诗意”栖居102-107
- 第三节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文体范式嬗变107-119
- 一、 文体107-108
- 二、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文体创新108-111
- 三、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文体分类111-119
- 第三章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时代症候119-175
- 第一节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困境119-137
- 一、 底层写作的浅尝辄止120-127
- 二、 官场小说的助纣为虐127-132
- 三、 婚恋家庭题材小说的狭隘视野132-137
- 第二节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美学危机137-150
- 一、 人物形象的弱化137-142
- 二、 故事情节的畸变142-145
- 三、 日常生活叙事的审美泛化145-150
- 第三节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亚现实主义”症候群150-175
- 一、 “亚现实主义”症候群的命名150-157
- 二、 “亚现实主义”症候群的直接病因:革命的功利诉求157-163
- 三、 “亚现实主义”症候群的间接病因:文化的隐秘辖制163-175
- 第四章 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生长点175-204
- 第一节 由对现实的批判抵达意义重建——现实主义小说的批判和救赎175-182
- 一、 现实不是目的176-178
- 二、 由对现实的批判抵达意义重建178-179
- 三、 批判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179-180
- 四、 警惕盲目廉价的理想180-182
- 第二节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现实主义小说的作家主体性反思182-186
- 一、 加强对创作主体独立性、正直性、责任感等精神力量的强调183-184
- 二、 生活体验、文学修养、思想力、判断力等综合素养的提高184-185
- 三、 审视自我,“重新学习如何的‘表述"再现’”185-186
- 第三节 “把人当做人”——现实主义小说的人物形象重塑186-191
- 一、 “把人当作人”188-189
- 二、 以人物的多面性探索人性和灵魂奥秘189-190
- 三、 由形象、性格延及存在状态190-191
- 第四节 精准规范·蕴藉优美·超越抵抗——现实主义小说的语言锤炼191-197
- 一、 警惕“汉语危机”,有意识地培养、打磨规范精准的汉语写作192-193
- 二、 突破摹仿论语言的客观再现性束缚193
- 三、 强化文学语言的个体性、地方性、民族性193-194
- 四、 彰显文学语言的审美性、超越性、反抗性194-195
- 五、 重视、加强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语言195-197
- 第五节 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的交融——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模式突围197-204
- 一、 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此消彼长的缺憾197-198
- 二、 重构宏大叙事的是与非198-200
- 三、 建构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的兼济互补200-204
- 结语204-214
- 一、 新世纪语境中现实主义不可或缺的价值204-207
- 二、 现实主义的可能性和生长性207-209
- 三、 新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解构与重构并行的批判性建构路径209-214
- 参考文献214-220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20-221
- 致谢221-2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夏林;;泡沫的现实和文学——我看“现实主义冲击波”[J];北京文学;1997年06期
2 雷达;;为什么需要和需要什么——对当今文学存在理由的若干思索[J];北京文学;2002年11期
3 孙惠芬;;回到日常[J];北京文学;2003年01期
4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12期
5 邵丽;;明惠的圣诞[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12期
6 陈晓明;;在“底层”眺望纯文学[J];长城;2004年01期
7 庄锡华;;文化传统与现当代文学思潮的整体观[J];长江学术;2007年01期
8 罗芝艺;;新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困境——以反腐小说、底层小说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张颐武;刘心武;;九十年代文坛的反思与回顾[J];大家;1996年02期
10 夏天敏;;好大一对羊[J];当代;200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6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