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东巴文构形分域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2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漾;;东巴文字的符号学思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2 和秀梅;;纳西东巴文字研究概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张春凤;;东巴文研究领域中的新探索——《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第二辑)》述评[J];汉字文化;2011年06期
4 木仕华;;纳西东巴文涉藏字符字源汇考[J];民族语文;2012年05期
5 王元鹿;刘悦;;东巴文“大”字字形演变蹊径对文字学研究的启示[J];华西语文学刊;2009年00期
6 刘悦;;东巴文中的图画化现象及其思考[J];华西语文学刊;2011年02期
7 刘杨翎;;巴蜀文字与东巴文关系初探[J];龙岩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和江群;卢清;;东巴文字与幼儿发展特点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2期
9 王元鹿;;我们将会更加了解东巴文字[J];中国文字研究;2012年01期
10 马文丽;;丽江街头应用东巴文调查[J];学行堂语言文字论丛;2012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元鹿;;纳西东巴文计数习俗中所见的原始思维[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2 王彩;;纳西东巴文构建中的客体意识[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甲荣;;东巴文[A];中国民族古文字[C];1982年
4 和力民;;东巴教与东巴文——论东巴教在东巴文发展中的作用[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5 张凤;;汉古文字与东巴文比较研究综述[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2期[C];2012年
6 李晓亮;毛志刚;;纳西东巴文与甲骨文鸟类字比较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7 陈舒雯;黄雪燕;周慧阳;江孟珂;李彩欣;杨冰燕;郑君卉;;以主题公园为载体的东巴文时尚化策略[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林向肖;;东巴文、东巴经形成时代的探讨[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9 陈楠;;格律的设计——甲骨文、东巴文的概念设计与应用[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郑飞洲;;东巴文字字素的变体和同形现象[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方清;活化石——东巴文[N];湖北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唐红丽;探寻人类文字的“活化石”——东巴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梅西雅 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赵庆莲 译;超越编目和一般性描述 开展东巴文字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李晓兰;令人魂牵梦绕的纳西东巴文[N];语言文字周报;2014年
5 司小建 于彤;用东巴文字绘画的纳西族人[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任维东;东巴文: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继续活下去[N];光明日报;2010年
7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木仕华;活着的象形文字世界[N];光明日报;2010年
8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生存状况堪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郑立华;水书:水族古文化的神秘传承[N];中国商报;2006年
10 陈传席;自发与自觉之间的艺术[N];美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纳西东巴文非单字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斌;东巴文异体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寅;纳西东巴文构形分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胡文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钟耀萍;纳西族汝卡东巴文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和继全;白地波湾村纳西东巴文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曾小鹏;俄亚托地村纳西语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郑飞洲;纳西东巴文字字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悦;基于异体现象描述的东巴文字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思贤;纳西东巴文献用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婷婷;纳西东巴文字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韩立坤;纳西东巴文天象类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宋漾;东巴文字图形符号的解析及对图形设计的启发[D];江南大学;2009年
4 杨阳;纳西东巴文动物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马晓林;东巴文字的象形特征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冉启坤;纳西东巴文字结构研究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淑芬;甲骨文与东巴文的意象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艳花;纳西东巴文经书中省略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小希;纳西东巴文形声字意符类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成珏;论东巴文字的造型语言[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37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273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