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17-04-15 17:18

  本文关键词: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身份认同问题一直是美国华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现有的身份认同研究从文化、后殖民、流散、性别等多角度切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空间角度对美国华人文学,尤其是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讨论的十分鲜见。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空间理论大力张扬空间的文化政治意义,吸收了地理、社会、政治、建筑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为空间批评切入美国华人文学身份认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阐释空间。 本文首先对空间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梳理,并结合美国华人文学这一研究对象讨论了空间理论与身份认同结合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叙事学对文学文本故事层和话语层的区分,将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分为故事层的空间和话语层的空间:故事层的空间重点关注了文本中的地志空间和人文空间与身份认同的关系;而话语层则从语言空间、文体空间和空间形式三个方面阐述了文学文本艺术形式如何体现了作家的身份认同倾向。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地志空间作为一种文化表征,往往渗透了作家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趣味,使得地志空间共同参与作家的身份建构并表现作家的认同倾向。论文梳理了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三种模式,即隐喻模式、反讽模式和对比模式。隐喻即作家或人物的身份认同与作品中的的空间建构呈同构关系;而反讽则指身份认同与空间出现悖谬和不协调;对比模式则是通过作品中中美两种空间对比凸显作家的身份认同。唐人街是华裔族群在美国社会的身份化空间,通过对唐人街的不同表征方式,华人作家也展现了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理解和认知。 在美国华人文学的人文空间中,本文重点关注了人际交往空间和文化空间。在美国华人文学人际交往空间中,无论代际关系、同胞关系还是异族交往,人物的身份认同都成为一个重要因子,对人物交往模式和远近亲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而面对中美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华人作家把对中西文化的体认和感悟付诸也笔下的文化空间呈现,使得文化空间也打上作家身份的烙印。 在美国华人文学的话语层的语言空间中,主要包括英语母语书写、英语获得语书写和汉语书写,华人作家的创作语言对作家身份产生潜移默化的形塑作用,体现着作家的身份追求和自我定位。但是由于语言本身具有工具性的一面,创作语言的选择又在某个层面与作家身份认同相分离。文体空间中,自传体写作占据了巨大的优势,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合力造成:其一是主流社会对华裔族群的阅读期待和猎奇心理;其二是华裔作家在主流社会发声、构建华裔身份的内在诉求。弗兰克使用“空间形式”这一术语用以描述现代小说文本结构上的特征。美国华人文学作品的“空间形式”,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往往契合了华人作家的对自己文化身份的理解和诠释。 爱德华·索亚和霍米·巴巴所提出的“第三空间”,消解了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提倡杂糅化和对边缘异质因素的包容。美国华人文学在书写特质上具有强烈的“第三空间”色彩,这不仅体现在其创作语言的中英文杂糅上,也体现在华裔作家的中国文化改写上。第三空间因为其强大的包容性为饱受身份困扰的美国华人文学提供了最终的栖身之所。 空间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在美国华人文学的各个层面。不同形式的空间则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华人作家的身份认同倾向,成为美国华人文学构建和表现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美国华人文学 空间形式 身份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目录10-13
  • 引言13-34
  • 一、问题的提出13-14
  • 二、论文研究对象14-25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25-31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31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31-32
  • 六、论文基本结构及拟解决的问题32-34
  • 第一章 空间批评与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34-66
  • 第一节 空间理论与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34-42
  • 1.1.1 传统哲学及文学领域对空间的误解与遮蔽34-36
  • 1.1.2 空间理论的兴起和发展36-39
  • 1.1.3 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39-42
  • 第二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研究42-57
  • 1.2.1 身份认同理论42-50
  • 1.2.2 美国华人文学研究中身份认同研究综述50-57
  • 第三节 空间理论与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身份认同57-65
  • 1.3.1 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57-60
  • 1.3.2 空间在文学作品的多层次存在方式60-62
  • 1.3.3 第三空间与美国华人文学62-64
  • 1.3.4 “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关键词解题64-65
  • 本章小结65-66
  • 第二章 故事层的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66-104
  • 第一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隐喻模式67-79
  • 2.1.1 作为思维模式的隐喻68-69
  • 2.1.2 《纽约客》与《典型的美国人》的文本分析69-79
  • 第二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反讽模式79-86
  • 2.2.1 现代反讽的意义内涵80-81
  • 2.2.2 《陪读夫人》与《安乐乡的一日》的文本分析81-86
  • 第三节 美国华人文学中地志空间与身份认同的对比模式86-93
  • 2.3.1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文本分析87-90
  • 2.3.2 《丛林下的冰河》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文本分析90-93
  • 第四节 “唐人街”书写与身份认同93-102
  • 2.4.1 唐人街的形成与其刻板印象93-96
  • 2.4.2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唐人街书写与身份认同96-102
  • 本章小结102-104
  • 第三章 故事层的人文空间与身份认同104-146
  • 第一节 人际交往空间与身份认同104-127
  • 3.1.1 母女/父子关系与身份认同105-112
  • 3.1.2 同胞互看与身份认同112-119
  • 3.1.3 异族交往与身份认同119-127
  • 第二节 文化空间与身份认同127-144
  • 3.2.1 语言冲突与失语症128-134
  • 3.2.2 异国情调与东方他者134-140
  • 3.2.3 文化冲突与理性反思140-144
  • 本章小结144-146
  • 第四章 话语层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146-201
  • 第一节 语言空间与身份认同146-177
  • 4.1.1 英语母语写作与身份认同147-158
  • 4.1.2 英语获得语写作与身份认同158-169
  • 4.1.3 汉语写作与身份认同169-177
  • 第二节 文体空间与身份认同177-189
  • 4.2.1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自传传统及成因178-182
  • 4.2.2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自传体写作与身份认同182-189
  • 第三节 文本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189-200
  • 4.3.1 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形式”:一种“有意味的形式”189-192
  • 4.3.2 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192-200
  • 本章小结200-201
  • 第五章 第三空间:美国华人文学的写作策略与身份归宿201-229
  • 第一节 “第三空间”与美国华人文学201-208
  • 5.1.1 “第三空间”概念溯源201-204
  • 5.1.2 美国华人文学与“第三空间”204-208
  • 第二节 美国华人文学的“第三空间”书写208-222
  • 5.2.1 中英文创作语言的杂糅化209-215
  • 5.2.2 东西方文化的改写和移植215-222
  • 第三节 第三空间:美国华人文学的身份归宿222-229
  • 5.3.1 美国华人作家的身份困惑与困境222-224
  • 5.3.2 第三空间:美国华人文学的身份归宿和认同新取向224-229
  • 结语229-234
  • 参考文献234-246
  • 致谢246-247
  • 个人简历及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47

  本文关键词:美国华人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与身份认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08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b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