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动与融合:明清时期黔东南地区苗汉民族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6 03:40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区,苗、侗、汉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自古以来民族关系的发展就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研究明清时期黔东南地区苗汉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不仅可以总结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特点和规律以及民族政策的得失,也对今天多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和谐共生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明清时期黔东南苗疆地区汉苗之间的民族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以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明清黔东南地区苗汉关系进行了“交流——互动——融合”的递进式深入分析,并就主体文化的主导作用、苗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本文分如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对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本论文的理论基础进行诠释;对与本论题相关的学术研究动态进行总结;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黔东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口状况进行介绍,概括黔东南地区历史行政区划变迁;阐明苗族的族源和迁徙入黔东南成为主体民族的大致时间;阐释黔东南苗族的自称和他称,因为族名的自称和他称是进行民...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黑苗”图??资料来源:杨庭硕等编:《百苗图抄本汇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壯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渗f?i!丨??7?r%?j?¥?,??图1-2?“九股苗”图??资料来源:(清)傅恒等:《皇清职贡图》,辽沈书社,1991年。??近现代以来,侗族、土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对苗族亦称为“苗”。因“苗”的??名称中国史书早有记载,流传甚广,且为苗族人民所接受,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充分尊重苗族人民的意愿,将其族名统一称为“苗族”。族名的自称和他称是进行民??族识别和认知的重要依据。?????表1-4贵州古巧族群总称演化简表????彝族??布依族??西南夷?南蛮?翻夷帛?夷-?雛??—?—?南蛮——苗—苗—?一^^??僚?僚?苗?_—繼??苗一?苗族??—汉以前丨?汉一唐?宋?|?元丨?明丨清?|民国丨?今天??四、明清时期黔东南地区苗人社会发展概况??明清时期黔东南苗族的社会发展概况和生存状况见于诸汉文史籍,笔者分以下类别大致概??28??
1#?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M??图2-1清雍正年间幵辟苗疆进军图??资料来源:根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绘,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清朝对“苗疆”的“开辟”,自始至终采取了武力“进剿”为主,“先剿后抚”的方针,??“苗强”地区的“开辟”过程实际是一个流血的暴力过程。黎平以西、都匀以东、镇远以南的??清水江和雷公山一带“生苗”地区,是清朝统治者以武力开辟的重点。雍正六年(?1728)六月,??贵州按察使张广刺,出兵讨八寨苗,这是以武力“幵辟”黔东南“苗敬”之始。雍正七年(1729)??三月,总督鄂尔泰驻贵阳,以丹江、八寨既平,檄镇远知府方显招抚九股,用兵淸江。同年七??月,张广泗又进兵古州,入踞诸葛营,十-?月,再次用兵淸江诸苗寨。十二月,鄂尔泰奏《黔??省新辟苗疆立营设官事宜疏》,于都匀府添设同知一员分驻八寨,添设通判一员分驻丹江:镇??远府添设同知一员驻清江;黎平府添设同知一员分驻古州,“俱加理苗同知字样”。同时,改??都匀营为协、设清江协,增设古州镇总兵,以控制九股。这是武力“开辟”黔东南“苗疆”的??第一阶段。自雍正八年(1730),即进入第二阶段。首先是进剿古州来牛、定旦诸寨苗,以开??通都柳江。雍正九年(1731)鄂尔泰奏请设都江厅。雍正十年(1732),张广泗进剿台拱,设??台拱厅。至此,清廷共对黔东南用兵六年,通过镇压,武力设置了八寨、丹江、古州、清江、??台拱五厅连同都江厅(今黔南三都县)称“新疆六厅”(详见图2_2),委以清廷、清军官员??为同知,同时分设三十个长官司和土把总、千总,委以“征苗有功”的当地汉人为土司,始形??成以流官为主,土司为辅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湘黔桂边区的族群互动和“三锹人”的形成[J]. 余达忠.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2]明代以来清水江文书书写格式的变化与民众习惯的变迁[J]. 吴才茂.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3]清代苗疆土地政策的嬗变与帝国权威的下移[J]. 张中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4]“苗疆再造”与民族关系[J]. 杨军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5]族际交流与土家族语言的历史变迁——以鄂西南地区为例[J]. 谭志满. 贵州民族研究. 2010(06)
[6]略论清朝经营黔东南苗疆政策的演变[J]. 马国君,聂太广.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7]官政与民规:清代道光时期的苗疆土地政策[J]. 袁翔珠. 求索. 2010(01)
[8]关于民族融合的再思考[J]. 王希恩.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9]从明代人口流动看城池修筑与社会经济的关系[J]. 董春林,赵双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10]也谈在我国民族问题上的“反思”和“实事求是”——与马戎教授的几点商榷[J]. 王希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1)
博士论文
[1]多民族杂居区民族边界与民族关系研究[D]. 鲁艳.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18世纪汉文明向苗疆的传播及苗文明的回应研究[D]. 孙秋云.武汉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湘桂边境地区苗族与侗族居住文化互动与变迁研究[D]. 张晃玮.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唐代陕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 陈丹.延安大学 2017
[3]山河之间:清水江流域苗族的祖先记忆与族群认同[D]. 邢稞.贵州大学 2017
[4]历史进程中宁夏海原县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 陈祎.北方民族大学 2017
[5]苗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 潘大志.贵州民族大学 2017
[6]黔东南地区苗侗民族婚姻财礼的变迁[D]. 向丽.贵州师范大学 2016
[7]想象与现实:明清客籍贵州文人视域中的“苗人”社会生活[D]. 孙静.贵州师范大学 2016
[8]论张广泗黔东南苗疆施政及其影响[D]. 王娜.西南大学 2009
[9]明清以来湘鄂川黔地区的外族人土家化倾向[D]. 刘诗颖.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00875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黑苗”图??资料来源:杨庭硕等编:《百苗图抄本汇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壯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渗f?i!丨??7?r%?j?¥?,??图1-2?“九股苗”图??资料来源:(清)傅恒等:《皇清职贡图》,辽沈书社,1991年。??近现代以来,侗族、土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对苗族亦称为“苗”。因“苗”的??名称中国史书早有记载,流传甚广,且为苗族人民所接受,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充分尊重苗族人民的意愿,将其族名统一称为“苗族”。族名的自称和他称是进行民??族识别和认知的重要依据。?????表1-4贵州古巧族群总称演化简表????彝族??布依族??西南夷?南蛮?翻夷帛?夷-?雛??—?—?南蛮——苗—苗—?一^^??僚?僚?苗?_—繼??苗一?苗族??—汉以前丨?汉一唐?宋?|?元丨?明丨清?|民国丨?今天??四、明清时期黔东南地区苗人社会发展概况??明清时期黔东南苗族的社会发展概况和生存状况见于诸汉文史籍,笔者分以下类别大致概??28??
1#?士学位论文??doctoral?dissertation??M??图2-1清雍正年间幵辟苗疆进军图??资料来源:根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绘,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清朝对“苗疆”的“开辟”,自始至终采取了武力“进剿”为主,“先剿后抚”的方针,??“苗强”地区的“开辟”过程实际是一个流血的暴力过程。黎平以西、都匀以东、镇远以南的??清水江和雷公山一带“生苗”地区,是清朝统治者以武力开辟的重点。雍正六年(?1728)六月,??贵州按察使张广刺,出兵讨八寨苗,这是以武力“幵辟”黔东南“苗敬”之始。雍正七年(1729)??三月,总督鄂尔泰驻贵阳,以丹江、八寨既平,檄镇远知府方显招抚九股,用兵淸江。同年七??月,张广泗又进兵古州,入踞诸葛营,十-?月,再次用兵淸江诸苗寨。十二月,鄂尔泰奏《黔??省新辟苗疆立营设官事宜疏》,于都匀府添设同知一员分驻八寨,添设通判一员分驻丹江:镇??远府添设同知一员驻清江;黎平府添设同知一员分驻古州,“俱加理苗同知字样”。同时,改??都匀营为协、设清江协,增设古州镇总兵,以控制九股。这是武力“开辟”黔东南“苗疆”的??第一阶段。自雍正八年(1730),即进入第二阶段。首先是进剿古州来牛、定旦诸寨苗,以开??通都柳江。雍正九年(1731)鄂尔泰奏请设都江厅。雍正十年(1732),张广泗进剿台拱,设??台拱厅。至此,清廷共对黔东南用兵六年,通过镇压,武力设置了八寨、丹江、古州、清江、??台拱五厅连同都江厅(今黔南三都县)称“新疆六厅”(详见图2_2),委以清廷、清军官员??为同知,同时分设三十个长官司和土把总、千总,委以“征苗有功”的当地汉人为土司,始形??成以流官为主,土司为辅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湘黔桂边区的族群互动和“三锹人”的形成[J]. 余达忠.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2]明代以来清水江文书书写格式的变化与民众习惯的变迁[J]. 吴才茂.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3]清代苗疆土地政策的嬗变与帝国权威的下移[J]. 张中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4]“苗疆再造”与民族关系[J]. 杨军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5]族际交流与土家族语言的历史变迁——以鄂西南地区为例[J]. 谭志满. 贵州民族研究. 2010(06)
[6]略论清朝经营黔东南苗疆政策的演变[J]. 马国君,聂太广.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7]官政与民规:清代道光时期的苗疆土地政策[J]. 袁翔珠. 求索. 2010(01)
[8]关于民族融合的再思考[J]. 王希恩.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9]从明代人口流动看城池修筑与社会经济的关系[J]. 董春林,赵双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10]也谈在我国民族问题上的“反思”和“实事求是”——与马戎教授的几点商榷[J]. 王希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1)
博士论文
[1]多民族杂居区民族边界与民族关系研究[D]. 鲁艳.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18世纪汉文明向苗疆的传播及苗文明的回应研究[D]. 孙秋云.武汉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湘桂边境地区苗族与侗族居住文化互动与变迁研究[D]. 张晃玮.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唐代陕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 陈丹.延安大学 2017
[3]山河之间:清水江流域苗族的祖先记忆与族群认同[D]. 邢稞.贵州大学 2017
[4]历史进程中宁夏海原县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 陈祎.北方民族大学 2017
[5]苗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 潘大志.贵州民族大学 2017
[6]黔东南地区苗侗民族婚姻财礼的变迁[D]. 向丽.贵州师范大学 2016
[7]想象与现实:明清客籍贵州文人视域中的“苗人”社会生活[D]. 孙静.贵州师范大学 2016
[8]论张广泗黔东南苗疆施政及其影响[D]. 王娜.西南大学 2009
[9]明清以来湘鄂川黔地区的外族人土家化倾向[D]. 刘诗颖.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00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100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