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 ——以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09 23:51
  明朝社会政治走向衰落之时,儒学却在外在刺激和内在发展的逻辑中进行着自我更新与转型,即从通经、修德、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中发展出以经世致用为中心的实学思潮。当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历经曲折终于踏上中国土地时,实学思潮中的经世致用搭建了儒学与西方科学沟通的桥梁,长达三百多年的儒学与科学的互动就此拉开历史序幕。在晚明士人对经世致用的迫切追求,以及利玛窦等制订附儒、补儒、合儒的学术传教策略的共同促动下,诸多儒士参与到晚明儒学与科学的互动过程中,徐光启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学而优则仕的儒家,徐光启深受通经、修德、经世致用实学传统的浸染,是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主要倡导者。同时他还是西学东渐以来接触、传播、译撰西方科学著作的先行者。可以说,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亦是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的具体呈现。简要而言,徐光启实学思想的构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内核确立阶段。传教士本想通对《几何原本》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其经世致用的功能吸引中国士人走向信仰上帝的道路,但徐光启却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重新解读。在他看来,《几何原本》是“度数之宗”,是“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的典范。因此,徐光启一方面注重《几何原本》经世致...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晚明儒学与科学互动的开端
    第一节 儒学中的实学传统
        一、通经之实学
        二、修德之实学
        三、经世致用之实学
    第二节 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兴起
        一、实学思潮兴起的内外因探察
        二、经世致用上升为实学思潮的核心
    第三节 实学转型对西方科学的接引之功
        一、开辟空间之功
        二、搭建桥梁之功
        三、推动传播之功
    小结
第二章 徐光启实学与西学互动基础的奠定
    第一节 文化环境与徐光启早期实学品格的积累
        一、家庭文化环境与徐光启实学思想的陶冶
        二、儒学教化作用与徐光启实学思想的积淀
        三、结社文化环境与徐光启实学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徐光启早期著作中的实学因子
        一、《毛诗六帖讲意》与《诗经传稿》简介
        二、通经中的审慎考据
        三、修德相关的思想继承
        四、经世致用思想的初步显露
    第三节 徐光启与西人、西学的早期互动
        一、徐光启与西人、西学的交往
        二、以实学的态度审视西学
    小结
第三章 《几何原本》与徐光启实学内核的确立
    第一节 实学传统中的明代算学
        一、新增算学书籍数量较多
        二、算学教育普及范围日广
        三、算学地位缓慢隐性上升
    第二节 《几何原本》“四进三止”的翻译历程
        一、由器物扩展为知识的首次翻译尝试
        二、以知识扩大声望的第二次翻译
        三、心有余力不足的第三次翻译尝试
        四、内容形式全面展现的第四次尝试
    第三节 《几何原本》的“不用”与“众用”
        一、西方传统中的《几何原本》之“用”
        二、徐光启选择、调整后的《几何原本》之“用”
    第四节 度数之学在徐光启实学思想中内核地位的确认
        一、正本清源: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扫除障碍
        二、贵义重证: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提供方法保障
        三、拓用旁通:为度数之学进入实学内核搭建内容框架
    小结
第四章 度数旁通与徐光启实学框架的搭建
    第一节 徐光启的“度数之学”
        一、《几何原本》中的“几何”与“度数”
        二、徐光启选用“度数之学”的原因
    第二节 徐光启“度数旁通十事”的思想来源
        一、“度数旁通十事”的中国古代算学思想来源
        二、影响“度数旁通十事”形成的西方数学思想来源
    第三节 徐光启“度数旁通十事”的特点
        一、融汇古今中西的内容确立
        二、依据国情国势的次第开展
        三、依托友人门徒的补充推广
    小结
第五章 富国强兵与徐光启实学实践的展开
    第一节 度数之学与徐光启对勾股“义”的增补
        一、《测量法义》中的度数之“义”
        二、《测量异同》中对中西测量的比较
        三、《勾股义》中对勾股之“义”的系统总结
    第二节 《泰西水法》与徐光启农学知识的更新
        一、水利与徐光启重农富国思想的结合
        二、勾股测望与水利兴修
        三、《泰西水法》对西方农业水利知识的引进
    第三节 火炮、铳城与徐光启军事实学技术的引进
        一、中国古代算学与军事实学的结合
        二、度数之学与徐光启对西洋火炮、铳城的认识
        三、徐光启对西洋火炮的引进和仿制
    小结
第六章 崇祯改历与徐光启实学构建的逻辑完成
    第一节 明朝《大统历》沿革
        一、《大统历》的制订与修正阶段
        二、《大统历》的守成与僵化阶段
        三、《大统历》的弊端爆发及历学研究的复兴阶段
    第二节 崇祯改历之前徐光启的历学积累
        一、对中西历算知识的不断了解
        二、对治历仪器的知识学习和操作运用
        三、对中西历学理论的接触
    第三节 崇祯改历中徐光启的实学实践
        一、对西方宇宙论和历学基础理论的引入
        二、度数之学在历法修订中巨大功用的彰显
        三、对西方历法测量仪器的介绍与制造
    第四节 文化张力下徐光启实学的逻辑完成
        一、徐光启崇祯改历设想与成果之间的“矛盾”剖析
        二、历学西化:中西比较后的必然选择
        三、“会通”为名:应对历学中文化张力的圆融举措
    小结
第七章 晚明儒学与科学关系总论
    第一节 晚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表现为良性互动
        一、即时呈现方面:晚明儒学与科学多层面的互有调适
        二、后世影响层面:近代科学的扎根与儒学的近代转型
    第二节 儒学与科学互动视野下“经世致用”再思考
        一、经世致用的类型划分
        二、后世偏颇理解经世致用的原因及反思
    第三节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观点探析[J]. 马保玉.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03)
[2]论儒学与中国科学之关系[J]. 廖启云,毛建儒.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明末度数之学及其在历法改革中的应用[J]. 邓可卉,王加昊.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10)
[4]利玛窦《译几何原本引》的文化阐释[J]. 纪志刚.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6)
[5]《几何原本》与中国现代初等几何学科的兴起[J]. 宋芝业,纪志刚.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02)
[6]儒学与科学具有根本上的相容性[J]. 马来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08)
[7]“几何之理”与“几何之用”:利玛窦“数学观”的历史探源[J]. 王宏晨,纪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8]明末清初科学与儒学关系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J]. 马来平.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5(04)
[9]科技儒学研究之我见[J]. 马来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6)
[10]试论儒学与科学的相容性[J]. 马来平.  文史哲. 2014(06)

博士论文
[1]西方科技与康熙帝“道治合一”圣王形象的塑造[D]. 刘溪.山东大学 2017
[2]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D]. 刘星.山东大学 2016
[3]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D]. 王刚.山东大学 2014
[4]东传科学与明末清初实学思潮[D]. 杨爱东.山东大学 2014
[5]明代农本思想究要[D]. 赵潞.云南大学 2013
[6]徐光启农业哲学思想研究[D]. 陈晓利.大连理工大学 2013
[7]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D]. 宋芝业.山东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试论徐光启的科学贡献和宗教思想[D]. 王启迪.南京师范大学 2012
[2]徐光启的数学贡献及其对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影响[D]. 谢常青.湘潭大学 2009
[3]徐光启农业思想研究[D]. 卞粤.苏州大学 2008
[4]徐光启《诗经》研究三题[D]. 叶璟.浙江大学 2007
[5]徐光启:科学、宗教与儒学的奇异融合[D]. 王东生.山东大学 2007
[6]徐光启《亟遣使臣监护朝鲜》研究[D]. 李红权.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7]以同述异与因异求同[D]. 王定安.首都师范大学 2006
[8]《农政全书》艺术思想研究[D]. 桂俊荣.武汉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28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128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5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