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法到方法论意识的觉醒:十七世纪神学中的诠释学问题探究
本文关键词:从方法到方法论意识的觉醒:十七世纪神学中的诠释学问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借探讨诠释学方法论意识觉醒的过程,以为解决其当代困境提供参考,应从分析理解活动本身开始。理解意味着对理解活动及其方法的本质的表达及其超越,故探讨其理论正是要从理解活动的特征出发。理解发生在对主体有限目的有意识的满足和在活动中对自己有限能力的信任之中,所以理解理论应该首先重视对理解目的的阐发和能力的肯定,以保持理解活动自身的持存。无论是语言文本,还是以语言作为中介的历史流传物,都使理解活动具有客观存在的对象性特征。理解理论必须尊重理解对象客观性,从而实现对理解自身现实存在性的肯定。无论从主体的角度,还是从对象的角度来说,理解活动都内在地要求持续存在。这种持存性要求理解理论最终必然注重对“超越”的无限未来的寻求,以不断实现新的进步。在诠释学方法论意识觉醒的思想背景中,《奥斯堡信条》(1530年6月25日)作为路德宗最重要的信仰说明,认为天主教会的传统解释方法是有害于信仰的。理解圣经的核心在于认识到虽然人具有罪,是有限的,但我们依然需要通过理解活动与上帝处于义的关系中。主体在此岸有限的世界中,可以依赖对彼岸世界无限真理的信仰,正确理解圣经,并最终借助有限获取无限救赎之道。虽然基于有限的“人言”,但在不断满足有限主体超越需求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依靠“圣言”的超越性。对无限至善的追求,使得有限主体可以在理解活动中持续扬弃自身,走向无限,最终驱动理解活动生生不息。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天主教召开的特伦托会议(1545-1563)为圣经理解确定性提出了以文本与传统相结合作为基础的设想。在会议颁布的教令中,教会首先认定圣经正典作为无限圣言的超越地位在其神学理解活动中不可动摇;天主教传统以使徒统绪作为基础,借着从耶稣那里传递而来的神圣权威而获得无限的超越品质,从而可以引导圣经理解活动中实现对有限的人的救赎。但无论是理解活动中的文本还是传统都无法摆脱其“属人的创制”对象性质所蕴含的种种有限性,最终致使理解总是难以在寻求无限的过程中囿于自身的有限性。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虽然认为圣经理解的目标是无限的神学救赎,但他认定圣经文本的行文方式以及神学家们假的前理解是造成圣经误解的根本原因。为了归正误解,必须将虽非信仰事务,但亦呈现着上帝真理的科学知识纳入圣经的神学解释之中,以确定正确的科学知识归正圣经误解。圣经的神学诠释中科学与神学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张力,其本质是追求无限救赎的过程中,主体总是渴望从有限实现跨越。但这种张力恰恰又是始终伴随着解释活动,并促进解释的发展,意义与文明的更新。在十六世纪关于无限救赎的圣经解释理论的争论中,神学方法因未能提供足够的说服力而遭到质疑,陷入危机。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1592)则认为能够说服人的所谓理性和感官能力恰恰是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正是人对自己有限能力的过分倚仗,才导致了崩塌与混乱。解决危机的唯一途径正是对自我能力的彻底怀疑,并重回天主教传统信仰的怀抱中。虽然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借鉴了蒙田的怀疑主义方法,但他为人的有限性寻找到了无可置疑的基点:“我思”,并使这种主体理性能力获得了无限超越的意义。即便如此,笛卡尔也并非是以某种无限来代替有限,而是为有限主体寻找到了无限的根据。正是在这种理性主义的理论基础上,丹豪尔(Johann Conrad Dannhauer,1603-1666)提出建立一种探索确定的正确知识,而非神学救赎真理,普遍的诠释学体系的设想。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的圣经诠释思想将从16-17世纪人们在理解方面的所有思想资源都进行了会通。在他那里,首先要将有限的人的理性思考与感觉能力从神学权威中解放出来,其次将圣经文本从神学对其神圣超越性的传统中解放出来。他认为只有以“有限”的人的理性和感觉能力为基础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理解真理。诠释从之前以理解获得救赎真理为目的的独特方法,走向了以普遍的科学方法和理性推理作为构建模式的确定知识获得理论,亦即丹豪尔所提出的普遍诠释学。斯宾诺莎从神学权威中解放哲学思考的自由,在获得正确的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了现代诠释学方法论意识的觉醒,为探讨无限真理的神学理解方法最终演变成寻求正确知识的现代诠释学方法论体系提供了基础。在斯宾诺莎之后,现代哲学家们利用神学诠释方法的危机,从理性的自我确证和科学实证的角度出发,逐渐建立了现代诠释学方法论体系。他们选择理解活动中立足于获得关于“有限”的确定知识,而悬置了神学解释中所谓无限的救赎真理。随着诠释理论的发展,我们发现现代诠释学方法论体系在悬置神学理解的“无限”目标的同时并未能兑现其允诺,无论是“符合”论的关于有限的认知的,还是构建或满足自我实现目标的诠释学理论,都未能提供给我们某种无可置疑的确定的知识;甚至这些理论也并没有能够切实反映理解活动不断发展的历史经验,更不能推动理解活动的不断前进。据此,以“有限”作为基础,悬置“无限”的诠释学理论体系,未能满足理解活动及其方法对自身表达及超越的内在要求。任何一种理解理论的构建首先要直面理解活动自身的特征,即理解总是发生在当下现世之中,即其必然依赖“有限”发挥其作用,关于“有限”的知识的获得为理解活动的继续提供了信心。但这并不表明被现代诠释学理论所悬置的“无限”不具有意义,相反,对于无限彼岸设定正是为了将当下受限之苦设想为可以被超越和扬弃的对象,并因之而为实现人的未来方向提供希望。虽然未来“无限”不可能为任何“有限”完全展示,当下与未来之间天然地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但理解活动正是在这种距离的弥合之中,借助“更好的”理解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并为人们从“有限”的现世中不断进步提供动力。
【关键词】:理解 方法 方法论 有限 未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089.2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4
- 导论14-23
- 一、问题的引入14-19
- 二、研究思路19-23
- 第一章 理解活动的特征及其方法维度23-34
- 一、理解的主体性与理解方法的主体维度23-26
- 二、理解的对象性与理解方法的对象维度26-31
- 三、理解的未来性与理解方法的未来维度31-34
- 第二章 主体“因”信无限称义:十六世纪新教解经方法34-46
- 一、有限主体对无限救赎的需求34-36
- 二、主体依靠对无限的信仰获得救赎36-40
- 三、圣经的无限超越地位40-42
- 四、无限指引下的超越有限之路42-46
- 第三章 对象无限性的重申:十六世纪天主教解经方法46-61
- 一、圣经文本超越性的重申46-51
- (一)、超越混乱的确定正典文本46-49
- (二)、从确定的文本对象到圣言49-51
- 二、圣经解释中传统(TRADITIONEN)权威的重申51-58
- (一)、基于使徒统绪的传统与圣经共同承载着上帝真理52-55
- (二)、坚守与超越理解活动中作为对象的传统55-58
- 三、文本与传统作为对象在理解活动中实现超越58-61
- 第四章 诠释:伽利略思想中科学与神学之间的张力61-72
- 一、伽利略在圣经诠释中的基本神学立场61-63
- 二、圣经解释中的“天空”与“天堂”63-67
- 三、圣经解释中科学与神学的张力67-72
- (一)、科学与神学的张力根本原因:有限与无限67-68
- (二)、从有限到无限的跨越使科学与神学的张力的持续68-70
- (三)、有限到无限的张力促进理解不断进步与发展70-72
- 第五章 从怀疑到肯定:超越的“有限”与诠释学构想72-85
- 一、神学解释寻求无限救赎的危机72-74
- 二、蒙田对“有限”的批判与信仰主义的回归74-77
- 三、笛卡尔思想中“有限”的超越意义的获得77-82
- 四、诠释学的构想:从救赎真理到正确知识82-85
- 第六章 现代诠释学方法论意识在斯宾诺莎思想中的觉醒85-117
- 一、圣经解释的权威在于主体理性而非宗教传统86-101
- (一) 否定启示宗教传统的怀疑主义策略88-95
- (二) 主体理性在解释中获得解放95-101
- 二、圣经解释需要用科学的而非神学的方法101-112
- (一) 神学解释过程中圣经的权威102-104
- (二) 用自然方法否定圣经的神学权威104-112
- 三、诠释学方法论意识的觉醒:关于“有限”的正确知识112-117
- 第七章 从方法到方法论:诠释理论的阶段发展与反思117-135
- 一、十七世纪诠释理论的方法论革新117-128
- (一)、神学诠释中的方法危机117-120
- (二)、近现代诠释学方法论对神学诠释方法的突破120-124
- (三)、现代诠释学方法论的本质:立足有限悬置无限124-128
- 二、诠释理论的持续发展与困境128-135
- (一) “符合”有限认知的诠释理论及其困境128-131
- (二) 构建或满足主体的诠释理论及其困境131-135
- 第八章 更好的理解:跨越有限走向无限135-150
- 一、未来“无限”在理解活动中的意义136-139
- 二、理解活动对当下“有限”的依赖139-143
- 三、当下有限与未来无限之间的鸿沟143-146
- 四、从当下有限到未来无限:更好的理解146-150
- 参考文献150-162
- 后记162-16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彭启福;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彭启福;;理解与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诠释学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姚进忠;;诠释视野下的个案工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胡志坚;;个案裁判规范之构建是司法裁决证立的关键[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9 张伟;;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反思与生存本体论建构[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10 耿波;;文化群落与都市文化群落的危机[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吴津;叙事方式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9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丽华;论施莱尔马赫宗教思想的浪漫性[D];湘潭大学;2010年
3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缪丹;试论读者意识写作教学观及其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庆红;“化境”说新探[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李萍;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看《浮生六记》两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D];东华大学;2011年
7 王海霞;康有为儒家经典诠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苗苗;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蒋涛;论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经验[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余庆;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中的教学语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从方法到方法论意识的觉醒:十七世纪神学中的诠释学问题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2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