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幕话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 20:16
  本文以中国独幕话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照其短小精悍的戏剧结构、灵活多变的创作方式,并对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数次创作高峰进行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试图归纳总结其形成创作高潮的原因以及在特定时代与政治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在结构上,本文根据中国独幕话剧半个世纪以来在剧本创作、剧作家群体、观演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轨迹进行系统的梳理,纵轴上以“五四”时期、抗战时期和建国后“十七年”这三次独幕剧的创作高潮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考察对象,避免将独幕剧依附于中国话剧史的年代划分做单纯的“史”的阐述,而是遵循其独有的创作规律,佐证其探索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气质。具体如下:“五四”时期的独幕剧扮演着“引领”和“开创”的角色。胡适的《终身大事》是中国戏剧向现代转型的标志之一。从创作角度来说,独幕剧人物关系简单、情节单一,创作门槛相对较低、易于把握,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窥探现代话剧创作门径的现实选择。因此,独幕剧成为五四知识分子涉足现代戏剧创作首选的文体。我国话剧运动的先驱田汉、丁西林、欧阳予倩、洪深等人都是由独幕剧开启自己的创作生涯的。这个时期诞生了《获虎之夜》、《压迫》、《... 

【文章来源】: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二、研究现状与目的
    三、创新点与价值
第一章 “五四”启蒙的引领和开创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转型
        一、西方戏剧的传播
        二、传统旧戏批判
        三、“爱美剧”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五四”独幕剧发展概述
        一、中国现代话剧文本创作的“终身大事”
        二、独幕剧译介引领先河
        三、创作群体的“跨界”探索
    第三节 开创性的剧作和剧作家群体
        一、“娜拉剧”的创新探索与演变升级
        二、丁西林开创独幕剧“喜剧范式”
        三、“融西贯中”的剧作家群体
第二章 为抗战服务的实验与开拓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黄金时代
        一、蓬勃开展的戏剧运动
        二、戏剧理论建设的丰收
        三、积极推进戏剧民族化方向
    第二节 抗战独幕剧的特色
        一、“急就章”和“排头兵”:与时代同频共振
        二、街头剧的衍生:探索多变的演剧形式
        三、抗战演剧队:创作和观演方式的开拓
    第三节 探索试验性的创演案例
        一、于伶和抗战“报道剧”
        二、《好一记鞭子》:应时而作的创新与探索
第三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突破与爆发
    第一节 新中国话剧生存土壤
        一、“工具论”指导下的话剧创作
        二、苏联戏剧观的影响
        三、戏剧的“四次创作浪潮”
    第二节 “十七年”独幕剧发展概述
        一、紧扣时代脉搏的独幕剧创作
        二、全民开启独幕剧的“全盛时代”
        三、独幕剧创作主体的转向
    第三节 创新突破的代表剧作
        一、突破与发展:女性题材独幕剧特色
        二、先锋与探索:独幕讽刺喜剧特色
第四章 最后的挽歌:新时代的沉寂与延展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话剧生存图景
        一、文革后的喷发
        二、独幕剧在困境中求索创新
    第二节 独幕剧的微光与流变
        一、最后的实验与探索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之辨析
结论 呼唤独幕剧精神
    第一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与时代同频共振”
        一、有灵感缺灵魂:当代中国话剧的突出问题
        二、中国话剧应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第二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重场戏意识”
        一、重场戏:优秀剧作的重要元素
        二、道阻且长:训练重场戏意识
    第三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创新探索实验之光”
        一、纸醉金迷:中国话剧发展之痛
        二、探索和创新:中国话剧前行之核心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现代独幕剧30年初探(1919年-1949年)——以剧本作品的思想观念流变为主线[J]. 苗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01)
[2]胡适在中国话剧形成期的贡献[J]. 胡德才.  中文论坛. 2018(02)
[3]“街头性”与“戏剧性”——论抗战戏剧运动中的街头剧[J]. 袁联波.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4]独幕剧民族化的成功之作——丁西林后期独幕剧《三块钱国币》研究[J]. 肖盈盈.  四川戏剧. 2018(10)
[5]现当代独幕剧的审美认知——以独幕剧《压迫》为例[J]. 郭媛.  戏剧之家. 2018(25)
[6]指导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剧本写作的历程与省思[J]. 陆军.  戏剧艺术. 2018(04)
[7]从话剧《归来》看鲁彦周的婚恋书写[J]. 许加林,陈宗俊.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8]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萌发的新型讽刺喜剧的特点[J]. 王叶.  文教资料. 2018(15)
[9]“社会主义新人”塑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关戏剧人物塑造的讨论回溯[J]. 傅谨.  东吴学术. 2017(06)
[10]戏剧创作命题剧作之十法[J]. 陆军.  艺海. 2017(10)

博士论文
[1]论中国左翼话剧对五四话剧的承续与发展[D]. 张吉山.山东大学 2018
[2]从李二嫂到狗儿爷—建国以来戏剧舞台上农民人物形象演变轨迹研究[D]. 李世涛.上海戏剧学院 2013
[3]“十七年”戏剧批评的政治美学阐释[D]. 荆博.中国传媒大学 2018
[4]“社会主义戏剧”:模式建构与“人”的失落[D]. 申燕.南京大学 2011
[5]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下的“第四种剧本”[D]. 黄寒冰.上海戏剧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十七年中国话剧民族化运动研究[D]. 贠博.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域外戏剧对丁西林喜剧的影响[D]. 陈妍莉.重庆师范大学 2018
[3]欧阳予倩戏剧思想研究[D]. 黄志强.湘潭大学 2018
[4]浅析建国后“十七年”的独幕剧创作[D]. 方婧.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5]“十七年”讽刺喜剧的接受研究[D]. 徐亚茜.扬州大学 2015
[6]沙叶新剧作艺术风格探析[D]. 林爽.云南大学 2015
[7]丁西林剧作的喜剧性研究[D]. 张迪娟.广西师范大学 2015
[8]趋近时代、关注现实的一种戏剧艺术—沙叶新编剧艺术研究[D]. 陆娴.广西师范大学 2014
[9]试析过士行戏剧创作的风格流变[D]. 陶璐.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10]现代人的生存困境[D]. 吴晓庆.杭州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37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237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b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