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乌托邦 ——美术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7 11:31
  美术片《大闹天宫》(1964)是改编于小说《西游记》前七回的中国首部彩色动画长片。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美术片《大闹天宫》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新孙悟空形象?二是这个形象反映了毛泽东时代(1949-1976)怎样的思想观念。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带着影片从两个方面着手研究:(1)孙悟空文学文本和图像文本的历史变迁;(2)建国后文艺政策的变化、近代思想观念及意识形态变迁等。影片塑造了象征无产阶级的孙悟空形象和象征剥削阶级的天宫形象。片中几乎所有图像和情节都是依照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构建,对阶级成分、阶级斗争原因、形式、结果等一一作了可说是极为精准的图像表达,整个影片的情节推进和艺术表现手法主要以无产阶级立场和思想观念为基本准则,同时又以中国近代阶级斗争历史现实为主要参照。影片更深层次地反映了 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夕阶级斗争在党内不断扩大的现实状况。片中孙悟空带领小猴子打破代表旧世界和旧秩序的天宫,代之以人人平等、没有剥削的花果山新世界,实质上是以图像的方式实现了共产主义理想的乌托邦。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学术史及主要问题
    第二节 选题意义和方法
    第三节 篇章结构
第一章 孙悟空的身份
    第一节 出世和形象的图像表现
    第二节 图像来源与隐喻
    第三节 身份塑造的思想来源
    小结
第二章 天宫的形象
    第一节 “正统权威”与实质
    第二节 图像来源及意涵
    第三节 图像模式及思想来源
    小结
第三章 被统战的小猴子们
    第一节 小猴子的分类及特征
    第二节 “统一战线”思想的影响
    第三节 “童子军”形象的思想来源
    小结
第四章 阶级斗争原因的呈现
    第一节 金箍棒引发的斗争
    第二节 官逼民反,造反有理
    第三节 马天君和七仙女的形象及来源
    第四节 “造反有理”的思想来源
    小结
第五章 阶级斗争形式的呈现
    第一节 “打土豪分田地”的经济斗争
    第二节 以弱对强的武装斗争
    第三节 “糖衣炮弹”的思想斗争
    第四节 不同斗争形式的关系、作用及思想来源
    小结
第六章 阶级斗争结果的呈现
    第一节 斗争结果的图像表现
    第二节 斗争结果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斗争结果表现的条件与内涵
    小结
第七章 情节安排与图像变迁
    第一节 “以阶级斗争为纲”
    第二节 图像的变迁
    第三节 历史条件与文艺观念的双重影响
    小结
第八章 图像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一节 新旧与雅俗对比
    第二节 并置与反衬
    第三节 幽默手法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美术片《大闹天宫》的主创人员及上映情况
附录二: 影片与小说相应情节详略情况
附录三: 影片剧情描述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著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形象的政治性与现代性叙事研究——以左翼美术运动和延安美术中的农民图像为中心[J]. 李公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2]民族话语里的主体生成——重绘中国动画电影中的孙悟空形象[J]. 白惠元.  文艺研究. 2016(02)
[3]试探中国动画造型的民族化之路——以国产动画中的孙悟空形象为例[J]. 任占涛.  当代电影. 2015(08)
[4]《西游记》的“前世今生”——新中国版首套《西游记》及其源头版本的出版史述评[J]. 张莹.  图书馆学研究. 2015(13)
[5]思想改造与身体政治——纵论张贤亮三部“知识分子改造”小说[J]. 孟隋.  当代作家评论. 2015(01)
[6]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政治哲学解读[J]. 张晓亮.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5(01)
[7]十七年文学影视剧中的阶层镜像研究[J]. 孙卫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8]孙悟空形象溯源与淮河文化[J]. 朱家席.  明清小说研究. 2013(03)
[9]严定宪访谈录[J]. 李镇,卢嘉毅,周夏,江川.  当代电影. 2012(05)
[10]审美习俗的历史性和地方性——以孙悟空视觉形象的建构为例[J]. 王大桥.  文艺理论研究. 2011(05)

博士论文
[1]明治时期德富苏峰的中国观研究[D]. 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3252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252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