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来华德国人与中国“文明化” ——以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06 11:29
欧洲与中国两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由来己久,从“现代性”的视角考察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文明交流关系的动态发展及演变进程,能够为当下的世界提供重新审视近代中欧文明交流史的另一种可能。作为资本主义新世界的核心力量,近代以来欧洲人通过与中国的交流互动将“现代性”逐步引入中国,特别表现为通过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扩张对中国传统文明进行渗透及改造。回溯历史,作为认知中国文明的主体,欧洲人对待中国文明的范式在近代以来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范式转变,欧洲与中国的现代性相遇也始终贯穿在此段历史进程中。以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文明交流的三次范式转换的宏观历史背景为基础,19世纪在整个中欧文明交流进程中承上启下的转折意义便得以凸显。在“现代性”相遇的背景下关注19世纪来华德国人在中国所进行的“文明化”尝试及其范式转换,对于从另一个视角理解中德近代交流史以及中欧关系史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及价值。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政治组织与制衡、经济贸易沟通、科学技术发展、精神文化与信仰等与近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相关的一系列因子为核心,通过此种意义上的“文明”概念考察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文明化”范式转变。在梳理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著旅华...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话题缘起与学术意义
二、论文所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一) 论文所涉及核心概念之厘定
1. 文明
2. 文明化
3. 范式
(二) 论文研究范围
1. 主体:19世纪来华德国人
2. 三位代表人物: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
3. 原始文献材料: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著已出版的旅华记述
三、文献综述
(一) 文明及欧洲文明扩张之研究
1. 人类文明与互动
2. 欧洲与欧洲文明扩张之研究
(二)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著旅华记述之研究
(三)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及其旅华记述之研究
1. 对郭实猎之研究
2. 对李希霍芬之研究
3. 对福兰阁之研究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 研究视角
1. 文明化范式
2. 对“欧洲文明优越论”之批判性理解
(二) 具体研究方法
1. 文本分析
2. 历史考据
3. 历史考据定性分析
第一章 欧洲与中国文明世界的联结
第一节 古罗马至中世纪:欧洲文明之孕育
一、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
二、中国作为文明辐射之中心
第二节 从大航海时代至18世纪末:欧洲文明扩张之萌芽
一、欧洲与中国接触之深化
二、欧洲文明扩张的萌芽
第三节 16至18世纪:日耳曼与中国文明之交流
第二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记述
第一节 19世纪德国对中国之渗入
第二节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著旅华记述综述
一、19世纪不同时期之旅华记述
1. 19世纪上半叶
2. 19世纪60/70年代
3. 19世纪末期
二、不同写作群体、不同文体之旅华记述
第三节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之旅华记述
一、郭实猎及其沿海航行记
1. 跨越东西的传教士
2. 1831 、1832、1833年三次中国沿海航行
3. 《1831、1832、1833年三次中国沿海航行记》
二、李希霍芬及其考察报告和日记
1. 地理学家与中国研究者
2. 在华考察行程
3. 《中国》、《中国旅行日记》及书信集
三、福兰阁及其回忆录和日记
1. 从外交官到汉学家
2. 在华工作旅行经历
3. 《来自两个世界的回忆》及《东亚旅行日记和照片》
第三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识
第一节 中国社会发展状况
一、郭实猎:封闭落后的中国
1. 落后的社会状况
2. 空虚的军事海防
3. 吸食鸦片与溺婴陋习
二、李希霍芬:亟需欧洲人开发的中国
1. 中国的城市与生活
2. 传统经济生产模式
3. 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
4. 环境破坏
三、福兰阁:处于衰败中的中国社会
第二节 中国人之人性
一、郭实猎:传统、排外、好奇情绪的复杂混合
1. 传统与保守的中国人
2. 排外与好奇的中国人
二、李希霍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排外情绪
1.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2. 中国人的排外情绪
三、福兰阁:中国人的“礼”与“秩序”
1. 强调“礼”的中国人
2. 中国人的秩序
第三节 中国人之精神信仰
一、郭实猎:异教与迷信的交织
二、李希霍芬:中国人信仰基督教的必要性
三、福兰阁:值得尊重的中国人精神信仰
第四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实现中国文明化的尝试
第一节 郭实猎的基督教文明化:对中国之期待
一、派发宣教书籍与医疗传教之结合
1. 派发宣教书籍
2. 医疗传道
二、借“自由”之名打开中国大门
1. 开展自由贸易
2. 加深民间交流
第二节 李希霍芬的科学技术文明化:对中国之开发
一、外国资本技术进入中国及德国殖民地初探
1. 外国资本技术开发中国的前景
2. 发现胶州湾
二、“丝绸之路”与交通建设
第三节 福兰阁的学术文明化:对中国之尊重
一、尊重中国文明的客观地位
二、汉学学术资源的积累与欧洲学术方法的融合
第五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文明化”的范式转变
第一节 历史与个人因素双重作用下的“文明化”范式
一、19世纪中德关系之历史背景
二、个人因素
1. 个人背景及自我意识
2. 面对中国的心态与期待
第二节 三种文明化范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批判与发展
一、基督教文明化的可行性
二、科学技术文明化的可行性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19世纪来华德国人名录(按来华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2:论文主要参考旅华记述原始文本目录中译文
附录3:论文涉及中国之地名译名对照表(以外文首写字母为序)
附录4:部分档案书影(共5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历史发展中的中国形象变迁[J]. 吴悦旗.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5(10)
[2]“夷”“洋”“西”“外”及其相关概念——论19世纪汉语涉外词汇和概念的演变[J]. 方维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3]从翻译到教授——德国第一代学院派汉学家的养成[J]. 王维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4]德国汉学家福兰阁论中国历史[J]. 黄怡容. 史学史研究. 2012(01)
[5]文学解释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接受美学原理及其来龙去脉[J]. 方维规. 社会科学研究. 2012(02)
[6]19世纪欧洲“文明”话语与晚清“文明”观的嬗变[J]. 刘文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7]欧洲“文明”观念向日本、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述评——以基佐、福泽谕吉和梁启超为中心[J]. 刘文明. 历史研究. 2011(03)
[8]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交往[J]. 彭树智,刘德斌,孙宏年,董欣洁. 史学理论研究. 2011(02)
[9]论福兰阁1899年的朝鲜旅行日记[J]. 李雪涛. 当代韩国. 2010(03)
[10]19世纪中叶前中国与欧洲的“文明”观念[J]. 刘文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博士论文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知识人的中国体验[D]. 胡天舒.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19世纪中国人眼中的德国形象[D]. 胡凯.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5
[3]中国镜像的明与暗[D]. 姚京明.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华勘矿活动及其影响[D]. 张梅静.中国矿业大学 2014
[2]中国沿海地名回译策略[D]. 华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4
[3]论福兰阁对德华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贡献[D]. 罗颖男.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
[4]西方视域中的中国形象[D]. 陈一琳.郑州大学 2012
[5]李希霍芬对山东的考察[D]. 郭敏.中国海洋大学 2009
[6]17、18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D]. 李娟.华中师范大学 2008
[7]清末民初西方的中国形象[D]. 王楼进.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8157
【文章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话题缘起与学术意义
二、论文所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一) 论文所涉及核心概念之厘定
1. 文明
2. 文明化
3. 范式
(二) 论文研究范围
1. 主体:19世纪来华德国人
2. 三位代表人物: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
3. 原始文献材料: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著已出版的旅华记述
三、文献综述
(一) 文明及欧洲文明扩张之研究
1. 人类文明与互动
2. 欧洲与欧洲文明扩张之研究
(二)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著旅华记述之研究
(三)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及其旅华记述之研究
1. 对郭实猎之研究
2. 对李希霍芬之研究
3. 对福兰阁之研究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 研究视角
1. 文明化范式
2. 对“欧洲文明优越论”之批判性理解
(二) 具体研究方法
1. 文本分析
2. 历史考据
3. 历史考据定性分析
第一章 欧洲与中国文明世界的联结
第一节 古罗马至中世纪:欧洲文明之孕育
一、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
二、中国作为文明辐射之中心
第二节 从大航海时代至18世纪末:欧洲文明扩张之萌芽
一、欧洲与中国接触之深化
二、欧洲文明扩张的萌芽
第三节 16至18世纪:日耳曼与中国文明之交流
第二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记述
第一节 19世纪德国对中国之渗入
第二节 19世纪来华德国人所著旅华记述综述
一、19世纪不同时期之旅华记述
1. 19世纪上半叶
2. 19世纪60/70年代
3. 19世纪末期
二、不同写作群体、不同文体之旅华记述
第三节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之旅华记述
一、郭实猎及其沿海航行记
1. 跨越东西的传教士
2. 1831 、1832、1833年三次中国沿海航行
3. 《1831、1832、1833年三次中国沿海航行记》
二、李希霍芬及其考察报告和日记
1. 地理学家与中国研究者
2. 在华考察行程
3. 《中国》、《中国旅行日记》及书信集
三、福兰阁及其回忆录和日记
1. 从外交官到汉学家
2. 在华工作旅行经历
3. 《来自两个世界的回忆》及《东亚旅行日记和照片》
第三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对中国文明现状的认识
第一节 中国社会发展状况
一、郭实猎:封闭落后的中国
1. 落后的社会状况
2. 空虚的军事海防
3. 吸食鸦片与溺婴陋习
二、李希霍芬:亟需欧洲人开发的中国
1. 中国的城市与生活
2. 传统经济生产模式
3. 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
4. 环境破坏
三、福兰阁:处于衰败中的中国社会
第二节 中国人之人性
一、郭实猎:传统、排外、好奇情绪的复杂混合
1. 传统与保守的中国人
2. 排外与好奇的中国人
二、李希霍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排外情绪
1.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2. 中国人的排外情绪
三、福兰阁:中国人的“礼”与“秩序”
1. 强调“礼”的中国人
2. 中国人的秩序
第三节 中国人之精神信仰
一、郭实猎:异教与迷信的交织
二、李希霍芬:中国人信仰基督教的必要性
三、福兰阁:值得尊重的中国人精神信仰
第四章 郭实猎、李希霍芬、福兰阁实现中国文明化的尝试
第一节 郭实猎的基督教文明化:对中国之期待
一、派发宣教书籍与医疗传教之结合
1. 派发宣教书籍
2. 医疗传道
二、借“自由”之名打开中国大门
1. 开展自由贸易
2. 加深民间交流
第二节 李希霍芬的科学技术文明化:对中国之开发
一、外国资本技术进入中国及德国殖民地初探
1. 外国资本技术开发中国的前景
2. 发现胶州湾
二、“丝绸之路”与交通建设
第三节 福兰阁的学术文明化:对中国之尊重
一、尊重中国文明的客观地位
二、汉学学术资源的积累与欧洲学术方法的融合
第五章 19世纪来华德国人对中国“文明化”的范式转变
第一节 历史与个人因素双重作用下的“文明化”范式
一、19世纪中德关系之历史背景
二、个人因素
1. 个人背景及自我意识
2. 面对中国的心态与期待
第二节 三种文明化范式之间的内在关联:批判与发展
一、基督教文明化的可行性
二、科学技术文明化的可行性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19世纪来华德国人名录(按来华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2:论文主要参考旅华记述原始文本目录中译文
附录3:论文涉及中国之地名译名对照表(以外文首写字母为序)
附录4:部分档案书影(共5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历史发展中的中国形象变迁[J]. 吴悦旗.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5(10)
[2]“夷”“洋”“西”“外”及其相关概念——论19世纪汉语涉外词汇和概念的演变[J]. 方维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3]从翻译到教授——德国第一代学院派汉学家的养成[J]. 王维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4]德国汉学家福兰阁论中国历史[J]. 黄怡容. 史学史研究. 2012(01)
[5]文学解释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接受美学原理及其来龙去脉[J]. 方维规. 社会科学研究. 2012(02)
[6]19世纪欧洲“文明”话语与晚清“文明”观的嬗变[J]. 刘文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7]欧洲“文明”观念向日本、中国的传播及其本土化述评——以基佐、福泽谕吉和梁启超为中心[J]. 刘文明. 历史研究. 2011(03)
[8]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交往[J]. 彭树智,刘德斌,孙宏年,董欣洁. 史学理论研究. 2011(02)
[9]论福兰阁1899年的朝鲜旅行日记[J]. 李雪涛. 当代韩国. 2010(03)
[10]19世纪中叶前中国与欧洲的“文明”观念[J]. 刘文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博士论文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知识人的中国体验[D]. 胡天舒.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19世纪中国人眼中的德国形象[D]. 胡凯.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5
[3]中国镜像的明与暗[D]. 姚京明.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华勘矿活动及其影响[D]. 张梅静.中国矿业大学 2014
[2]中国沿海地名回译策略[D]. 华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4
[3]论福兰阁对德华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贡献[D]. 罗颖男.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
[4]西方视域中的中国形象[D]. 陈一琳.郑州大学 2012
[5]李希霍芬对山东的考察[D]. 郭敏.中国海洋大学 2009
[6]17、18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D]. 李娟.华中师范大学 2008
[7]清末民初西方的中国形象[D]. 王楼进.首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68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26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