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体验对时距知觉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3 09:06
  时距知觉是时间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对客观现象持续性的主观感知。不同于时钟时间的客观性,时距知觉会随多种主客观因素的改变而发生适应性的变化。正如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说:“把你的手放在滚烫的炉子上一分钟,感觉起来像一小时;而坐在一个漂亮姑娘身边整整一小时,感觉起来却像一分钟。”时距知觉会受到美感体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美感体验反映了审美主体对客观现实美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既可以由有意识的审美活动诱发(如欣赏风景、评鉴绘画),也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获得,通常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是一种带有主观好恶倾向的体验,具有明显的主观性;(2)是一种愉悦的体验;(3)通常会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唤醒。目前,已有研究以面孔为实验材料考察了美感体验对时距知觉的影响,普遍发现美感体验能延长时距知觉,并推测唤醒和注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但仍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首先,美感体验对时距知觉的影响有待进一步验证。(1)前人研究仅涉及面孔刺激,缺乏对其他审美刺激的探讨,而人类对面孔的认知加工具有特异性,因此难以排除美感体验引起的时距知觉延长效应存在刺激特异性;(2)前人研...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美感体验对时距知觉的影响研究


标量计时模型(图片修改自Gibbonetal.,1984)

模型图,纹状体,图片,频率


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6收来自额叶皮层的多个神经元的振荡信号,并且能持续地对这些额叶皮层神经元的振荡信号模式进行同步检测。在一般情况下,额叶皮层中神经元的振荡时相各有不同。而当刺激出现时,来自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传入到达额叶皮层,这会使皮层中神经元的振荡时相得到重置,使其振荡模式从不一致变为一致;另一方面,黑质致密部传递的多巴胺将强化中型多棘神经元的突触的联结强度,这将使中型多棘神经元能够检测到额叶皮层神经元的振荡模式发生了变化,计时开始。当刺激消失时,腹侧被盖区和黑质致密部会再次传递多巴胺至皮层和纹状体,改变大脑额叶皮层神经元振荡模式以及中型多棘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完成计时,见图1-2。根据该模型,时距知觉的形成依赖于多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共同作用,它们分别以不同频率产生振荡,构成时距信息在人脑中的表征。这一表征方式使有限数量的神经元能够表征大量的不同长短的时距信息。因此,该模型在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图1-2纹状体振荡频率模型(图片修改自Mecketal.,2008)纹状体振荡频率模型在提出后得到了许多病理学和生理学研究的支持。例如,帕金森普遍会导致个体对时距的低估。来自fMRI的证据显示,大脑的额叶皮层和基底神经节(包括尾状核和果核)在多种与时间信息加工相关的任务中都能被稳定的激活(Mecketal.,2008;Merchant,Harrington,&Meck,2013;Wiener,Turkeltaub,&Coslett,2010;王宁,王锦琰,&罗非,2016),但这些激活在帕金森患者中更弱

框架图,框架,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状态焦虑对时距知觉的影响:认知评价和注意偏向有调节的中介作用[J]. 刘静远,李虹.  心理学报. 2019(07)
[2]个人目标相关性对非临床抑郁者未来想象的影响[J]. 胡治国,陈静,吴惠君,Georg Northoff.  心理学报. 2019(01)
[3]时间压力的双向效应[J]. 马越,田宇,黄希庭.  心理研究. 2018(04)
[4]书法审美分歧古来有之[J]. 刘成伦.  中国书法. 2018(11)
[5]美感对西方绘画无意识加工的影响[J]. 尚俊辰,刘智慧,陈文锋,傅小兰.  心理学报. 2018(07)
[6]情绪调节时间知觉的作用方式及认知神经机制[J]. 崔倩,赵科,傅小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8(04)
[7]疼痛表情对秒下及秒上时距知觉的影响[J]. 黄顺航,刘培朵,李庆庆,陈有国,黄希庭.  心理科学. 2018(02)
[8]美在观察者眼中:陌生面孔吸引力评价中的晕轮效应与泛化效应[J]. 韩尚锋,李玥,刘燊,徐强,谭群,张林.  心理学报. 2018(04)
[9]面孔吸引力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J]. 尚俊辰,陈文锋,季琭妍.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2)
[10]情绪调节研究方法的蜕变:从有意情绪调节到自动化情绪调节[J]. 高伟,陈圣栋,龙泉杉,杨洁敏,袁加锦.  科学通报. 2018(04)



本文编号:3340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40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1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