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意归因偏向预测攻击的心理路径及其脑关联

发布时间:2021-08-28 09:11
  攻击(Aggression)指存在伤害他人意图的伤害行为反应或倾向。根据跨时间的稳定性,可以把攻击分为特质性的行为倾向和状态性的行为反应两大类,其中,特质性的行为倾向可以称为攻击倾向,指相对稳定的涉及伤害他人的认知、情绪与行为的倾向性,主要通过问卷法进行测量;状态性的行为反应可以称为攻击行为(反应),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做出的有伤人意图的伤害行为,且这种行为是他人想要回避的,主要通过实验法进行测量。无论是攻击倾向,还是攻击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等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是困扰现代社会的最普遍和最具破坏性的问题之一。因此,攻击相关的问题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开展关于攻击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攻击的形成与发展,建构攻击的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还能对攻击的预防及干预等实践工作提供指导。影响攻击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样的,不仅有个体因素,还有情境因素,敌意归因偏向被认为是影响攻击的重要认知因素之一。敌意归因偏向(Hostile Attribution Bias)指将模糊情境中他人的行为意图解释为是有意伤害自己的认知反应或倾向。根据跨时间的稳定性,敌意归因偏向...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敌意归因偏向预测攻击的心理路径及其脑关联


图0-1敌意归因偏向预测攻击的双路径模型

平行分析,因子


2特质敌意归因偏向预测攻击倾向的心理路径及其脑关联35(Hayton,Allen,&Scarpello,2016),我们也采用Mplus7.0进行平行分析(ParallelAnalysis)(见图1-2),结果发现,抽取到第4个因子时,真实数据的特征值小于随机数据矩阵(n=100)的平均特征值均值(1.24vs.1.34)。结合特征根、碎石图和平行分析的结果,量表提取3个因子较为合适。因此,我们尝试对三因子模型进行探索。图1-1碎石图检验结果图1-2平行分析结果图我们将因子个数固定为3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三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44.32%,其中,前两个因子的单独解释率均在15.38%以上,第三个因子的解释率仅为3.37%。各题项的共同度及在三个因子上的负荷如表1-3所示:

碎石,因子,平行分析


2特质敌意归因偏向预测攻击倾向的心理路径及其脑关联35(Hayton,Allen,&Scarpello,2016),我们也采用Mplus7.0进行平行分析(ParallelAnalysis)(见图1-2),结果发现,抽取到第4个因子时,真实数据的特征值小于随机数据矩阵(n=100)的平均特征值均值(1.24vs.1.34)。结合特征根、碎石图和平行分析的结果,量表提取3个因子较为合适。因此,我们尝试对三因子模型进行探索。图1-1碎石图检验结果图1-2平行分析结果图我们将因子个数固定为3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三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44.32%,其中,前两个因子的单独解释率均在15.38%以上,第三个因子的解释率仅为3.37%。各题项的共同度及在三个因子上的负荷如表1-3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督徒祷告过程中人神依恋关系的质性探索[J]. 张秀敏,杨莉萍.  心理学报. 2018(01)
[2]愤怒反刍思维量表中文版大学生人群信效度检验[J]. 罗亚莉,刘云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
[3]老年抑郁量表在老年人群中的纵向等值性[J]. 何嘉悦,钟雪,袁术文,姚树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
[4]多维测评工具聚敛和区分效度的SEM分析——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为例[J]. 陈维,黄程琰,毛天欣,罗杰,张进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5]探索性结构方程建模(ESEM):EFA和CFA的整合[J]. 麦玉娇,温忠麟.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5)
[6]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的修订与信效度分析[J]. 吕路,高见和至,董冬,WONG Law rence,王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3(05)
[7]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和信效度[J]. 李献云,费立鹏,张亚利,牛雅娟,童永胜,杨少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10)
[8]Wade宽恕量表与人际侵犯动机量表中文版的试用[J]. 陈祉妍,朱宁宁,刘海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09)



本文编号:3368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68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3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