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印象与群体印象形成的认知机制相似性 ——基于加工偏差视角

发布时间:2021-09-01 08:47
  个体印象形成是基于可用个体信息对个体建构整体观念的过程;而群体印象形成是基于群体成员信息对群体建构整体观念的过程。这两种过程均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议题,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却很少被讨论过。为此,本研究基于相关概念、形成过程和理论解释的文献梳理与问题分析,从加工偏差的视角系统比较了个体与群体印象形成认知机制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揭示了不同社会范畴化任务之间的共性,并应用优先转移联结理论解释印象偏差的形成认知机制。虚假相关效应与反基准比率效应范式是考察印象偏差形成的两个经典范式。虚假相关效应假设印象形成的两个对象之间本身无实质差异,这称为无差异条件,人类认知加工后却会觉得二者存在显著差异。反基准比率效应范式假设印象形成的两个对象之间存在实质差异,称为有差异条件,人类认知加工后则会扩大这种差异。目前,针对这两种范式主要采用行为实验展开研究。但行为研究只能依据印象形成后的测试结果推测其形成的认知过程,属于间接证据;而认知神经科学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印象形成的加工过程,可以获得深层次的直接证据。因此,本研究基于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事件电位实验方法,考察了无差异...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2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个体印象与群体印象形成的认知机制相似性 ——基于加工偏差视角


自动联结复发网络结构

示意图,规模效应,样本,线索


位论文 动和人类的应急性判断(contingency judgm验发现,动物经过多次学习某个线索后会形成起更强的线索-效应联结。当线索再次出现效应性反应。而人类则表现为容易做出非n Overwalle & Van Rooy, 2001; Read & Mille络受到个体-特质范畴匹配的刺激次数越多。或者说,信息被加工的次数越多,其相关本规模效应(图 1-2)。早期的印象形成模型 1981; Busemeyer, 1991; Hogarth & Einhorn, 1

示意图,折扣,效应,示意图


原则是德尔塔算法的第二原则,即联结主义网络模型允许节点之间争。它适用于解释那些尽管出现次数少,但对最终印象影响力却显征,也是联结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Young, 2013; Read & Miller, 2竞争的经典示例是因果归因中的折扣现象。当某种原因对某个结果时,知觉者倾向于忽略其它潜在因素(Khemlani & Oppenheimer, 2成中,行为发生的情景常常会削弱知觉者对行为者进行特质归因象形成的联结主义模型中,行为者的族群、行为发生情景等多种变特质推理中的折扣效应。换言之,这些变量都会参与到特质范畴建竞争当中。因此,从这些变量节点输出的信息决定了特质节点总的图 1-3 所示,特质节点 T1 接收多个节点输入,而特质节点 T2 只接入。T1 的多个输入将导致其过度激活,同时输入之间将为联结权为了将 T1 的激活状态调整到稳定水平,各个输入节点与 T1 间的折。与 T1 情况相反,因为只有一个输入影响 T2 的激活状态,因节点间的权重将不受任何约束达到最大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注意控制定势和线索类型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J]. 刘丽,白学军.  心理学报. 2016(09)
[2]选择性注意对听觉内隐学习的影响[J]. 李秀君,石文典.  心理学报. 2016(03)
[3]刻板印象激活的无意图性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特征[J]. 杨亚平,王沛,尹志慧,陈庆伟,冯夏影.  心理学报. 2015(04)
[4]群体印象形成与个体印象形成:反基准比率效应[J]. 陈淑娟,王沛,梁雅君.  心理学报. 2014(11)
[5]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J]. 刘丽,李运,李力红,白学军.  心理学报. 2014(10)
[6]印象形成中交叉刻板印象的加工机制[J]. 王凯,王沛.  心理科学. 2012(06)
[7]基于面孔的印象形成:神经科学的视角[J]. 张耀华,朱莉琪.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7)
[8]内隐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 2002(01)
[9]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论[J]. 王沛.  心理科学. 1999(04)



本文编号:3376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376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6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