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明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16:11
终明一朝,北方蒙古一直活跃于东起辽东,西迄甘肃的九边一线以北地区,与明朝有着错综复杂的密切关系,无论在政治、军事上,还是在经济、文化上,双边有着密切的接触与交流。明代文人对此创作了大量反映蒙汉交融的诗歌。因此,论文以反映蒙汉交融的明诗为研究对象,在从正史、杂史、传状、碑志、年谱、序跋、诗话笔记和诗文集等诸多文献典籍中搜辑反映蒙汉交融的明诗及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记述战争、书写边地、歌颂和平、交游唱和等多层面对反映蒙汉交融的诗歌展开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阐述其存在方式、独特形态及其价值,再现明代蒙汉文学交融的历史面貌,揭示明代蒙汉文学交融的某些规律性问题。第一章对反映明朝与北方蒙古冲突战争的明诗进行深入挖掘其思想文化内涵,再现明朝和北方蒙古之间的冲突与碰撞,促使人们对民族战争展开深刻而冷峻的理性反思。战争是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明诗创作一个非常显明的主题内容,诗人对“永乐北征”“土木之变”“庚戌之变”等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着较为全面的描写与理性的思考。第二章在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阐述明代诗歌中边地风景、边防情况和边地将士、汉族民众、蒙古民众生活主题及其价值和意义。李梦阳、谢榛、方逢时和徐渭等诸多...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明诗创作概貌
第二节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明诗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价值
第一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战争诗作
第一节 记录“永乐北征”
一、记录北征行军路线
二、记述出征过程中重要的事件
三、书写征行之苦
第二节 叙写“土木之变”
一、时人对“土木之变”事件的记录
二、时人在“土木之变”后的态度与情感的叙写
三、后人对“土木之变”的感怀
第三节 书写“庚戌之变”
一、“庚戌之变”事件的书写
二、“庚戌之变”具体场景的再现
三、对“庚戌之变”造成影响的书写
第二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边地诗作
第一节 描写边塞风景
一、李梦阳的边塞风景特点:荒冷、苦寒
二、谢榛的边塞风景特点:阴郁、沉闷
三、方逢时和徐渭的边塞风景特点:雄险、壮丽
第二节 反映边防情况
一、弘治、正德时期紧张的边防形势——以李梦阳诗为代表
二、嘉靖时期令人忧虑的边防形势——以谢榛诗为代表
三、万历初期显示新气象的边防情况——以徐渭诗为代表
第三节 记述边防将士生活
一、戍守备战
二、边地屯田
三、修墙筑城
四、营门塞猎
五、边防将士的生存状况
第四节 展现边塞汉族民众生活
一、边地汉族民众的日常生活
二、边民遭受兵燹的景况
三、蒙汉边民生活的趋同现象
第五节 呈现塞外蒙古民众生活
一、狩猎生活
二、游牧生活
三、饮食生活
四、娱乐方式
第三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和平诗作
第一节 时人对“封贡互市”的赞颂
第二节 时人对“封贡互市”的怀疑
第三节 方逢时的和平颂歌
一、“封贡”前景象的书写
二、“封贡”后景象的描绘
三、和平的颂歌
第四节 徐渭笔下的和平景象
一、描绘蒙汉和睦景象
二、歌咏蒙古人物
三、描写三娘子形象
第四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交游唱和诗作
第一节 易代之际蒙汉诗人的交游唱和
一、明朝与北方蒙古帝王之间的交流
二、蒙古族诗人与汉族文人之间的交游唱和
三、汉族诗人与蒙古族文人之间的交游唱和
第二节 蒙古族诗人苏祐家族与汉族文人的交游唱和
一、苏祐家族介绍及诗文创作情况
二、交游唱和情况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的发表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宁夏边塞诗创作题材略论[J]. 梁祖萍,卢有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2]新朝胜国感前尘──论元末明初诗人王逢及其诗作[J]. 张文澍.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4)
[3]论唐顺之的边防诗[J]. 张慧琼.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6)
[4]谱写和平边塞曲——徐渭边塞诗研究[J]. 蔡丹.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5]元明之际汉族遗民诗人考论[J]. 贾继用.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6]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 邹建军,周亚芬.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7]元蒙古族诗人达溥化生平及其著作研究[J]. 刘倩. 民族文学研究. 2009(03)
[8]理想与现实的背离——论李攀龙边塞诗的创作[J]. 蒋鹏举.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04)
[9]杨景贤生平考索[J]. 马冀.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3(06)
[10]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J]. 林红. 长春大学学报. 2002(04)
博士论文
[1]明蒙关系研究——以明蒙双边政策及明朝对蒙古的防御为中心[D]. 于默颖.内蒙古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元遗民诗人王逢考论[D]. 何丽娜.中南大学 2010
[2]戴良及其文学研究[D]. 罗海燕.河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89155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明诗创作概貌
第二节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明诗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价值
第一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战争诗作
第一节 记录“永乐北征”
一、记录北征行军路线
二、记述出征过程中重要的事件
三、书写征行之苦
第二节 叙写“土木之变”
一、时人对“土木之变”事件的记录
二、时人在“土木之变”后的态度与情感的叙写
三、后人对“土木之变”的感怀
第三节 书写“庚戌之变”
一、“庚戌之变”事件的书写
二、“庚戌之变”具体场景的再现
三、对“庚戌之变”造成影响的书写
第二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边地诗作
第一节 描写边塞风景
一、李梦阳的边塞风景特点:荒冷、苦寒
二、谢榛的边塞风景特点:阴郁、沉闷
三、方逢时和徐渭的边塞风景特点:雄险、壮丽
第二节 反映边防情况
一、弘治、正德时期紧张的边防形势——以李梦阳诗为代表
二、嘉靖时期令人忧虑的边防形势——以谢榛诗为代表
三、万历初期显示新气象的边防情况——以徐渭诗为代表
第三节 记述边防将士生活
一、戍守备战
二、边地屯田
三、修墙筑城
四、营门塞猎
五、边防将士的生存状况
第四节 展现边塞汉族民众生活
一、边地汉族民众的日常生活
二、边民遭受兵燹的景况
三、蒙汉边民生活的趋同现象
第五节 呈现塞外蒙古民众生活
一、狩猎生活
二、游牧生活
三、饮食生活
四、娱乐方式
第三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和平诗作
第一节 时人对“封贡互市”的赞颂
第二节 时人对“封贡互市”的怀疑
第三节 方逢时的和平颂歌
一、“封贡”前景象的书写
二、“封贡”后景象的描绘
三、和平的颂歌
第四节 徐渭笔下的和平景象
一、描绘蒙汉和睦景象
二、歌咏蒙古人物
三、描写三娘子形象
第四章 蒙汉文学交融视域下的交游唱和诗作
第一节 易代之际蒙汉诗人的交游唱和
一、明朝与北方蒙古帝王之间的交流
二、蒙古族诗人与汉族文人之间的交游唱和
三、汉族诗人与蒙古族文人之间的交游唱和
第二节 蒙古族诗人苏祐家族与汉族文人的交游唱和
一、苏祐家族介绍及诗文创作情况
二、交游唱和情况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的发表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宁夏边塞诗创作题材略论[J]. 梁祖萍,卢有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2]新朝胜国感前尘──论元末明初诗人王逢及其诗作[J]. 张文澍.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4)
[3]论唐顺之的边防诗[J]. 张慧琼.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6)
[4]谱写和平边塞曲——徐渭边塞诗研究[J]. 蔡丹.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5]元明之际汉族遗民诗人考论[J]. 贾继用.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6]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 邹建军,周亚芬.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7]元蒙古族诗人达溥化生平及其著作研究[J]. 刘倩. 民族文学研究. 2009(03)
[8]理想与现实的背离——论李攀龙边塞诗的创作[J]. 蒋鹏举.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04)
[9]杨景贤生平考索[J]. 马冀.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3(06)
[10]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论[J]. 林红. 长春大学学报. 2002(04)
博士论文
[1]明蒙关系研究——以明蒙双边政策及明朝对蒙古的防御为中心[D]. 于默颖.内蒙古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元遗民诗人王逢考论[D]. 何丽娜.中南大学 2010
[2]戴良及其文学研究[D]. 罗海燕.河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89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489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