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栻往來書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2 14:59
張栻在南宋乾道、淳熙年間與朱熹、呂祖謙鼎足而立,成為南宋孝宗朝理學的中心人物之一。他與師友門生現存三百五十九封書信,這些往來書信也正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本研究分為兩部分,上編為張栻生平及其往來書信論析。緒論部分梳理介紹了研究緣起及國内外對張栻書信及思想等方面研究現狀,并闡述本論文研究方法與研究價值等相關問題。第一章介紹張栻往來書信的文獻來源及其傳遞方式,并探討書信傳遞方式對他們之間交流的影響。第二章、第三章分析張栻從早年隨其父張浚任都督府機宜文字的經歷,并探討其後出知地方的政績與作為,同時還對張栻與宋孝宗之間的關係進行考辨。第四章、第五章通過分析張栻與朱熹、呂祖謙之間對不同文獻如《知言疑義》、《二程先生文集》、《仁說》、《洙泗言仁》、《大學、中庸、論語章句》、《癸巳論語解》、《通鑒綱目》等書的編撰過程中具體問題的討論,展現他們思想互動和互相影響的過程。通過對比張栻留存的《癸巳論語解》與張栻、朱熹往來書信可知,張栻在許多問題上並沒有接受朱熹的觀點,反而是一直堅持著自己的觀點。論文下編為張栻往來書信編年考證,通過不同資料的爬梳考證,對張栻往來書信中的大部分書信加以彙編、并考訂通信者身份...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上編:張栻生平及其往來書信論析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第三節 研究目標與方法
第四節 研究的特點與價值
第一章 張栻往來書信概說
第一節 張栻往來書信存佚與文獻來源
第二節 往來書信的傳遞方式及其影響
結語
附表:張栻往來書信統計表
第二章 書信論政(上)
第一節 宋孝宗朝初期政治形勢概述
第二節 內贊密謀,外參庶務:張浚幕府中的張栻
第三節 張栻與宋孝宗關係探微
第三章 書信論政(下)
第一節 知嚴州
第二節 知靜江府
第三節 知江陵府
結語
第四章 書信論學:往來書信中的學術互動與文獻編纂(上)…
第一節 《知言疑義》之討論
第二節 長沙本《二程先生文集》之校訂
第五章 書信論學:往來書信中的學術互動與文獻編纂(下)
第一節 《洙泗言仁》之論議
第二節 《仁說》之論辯
第三節 《中庸、大學、論語章句》之辯駁
第四節 《癸巳論語解》之論爭
第五節其他
一、《建寧府學游胡二公祠堂記》之考證
二、《建寧府崇安縣五夫社倉記》之爭議
三、《通鑑綱目》之編訂
結語
附表:《癸巳論語解》與朱熹意見對照表
下編:張栻往來書信編年考證
凡例
彪居正
晁子健
陳槩
陳俊卿
陳琦
戴之邵
范成象
范念德
房某
馮時行
韩元吉
胡參議
胡大本
胡大時
胡大原
胡大壯
胡宏
胡銓
胡寔
胡提舉
黃鈞
江文叔
蔣允濟
李椿
李垕
李茆
李塾
李燾
李埜
李(直土)
廖行之
劉珙
劉光祖、劉昭祖
劉清之
劉芮
柳楹
陸九齡
羅孟弼
吕郎中
呂勝己
呂祖儉
吕祖謙
某進士
某舉人1
某舉人2
某人1
某人2
某人3
某人4
某人5
某提刑
某通判學士
潘景憲
潘景愈
潘友端
潘友文
彭龜年
戚如珪
戚如玉
錢工侍
喬拱
施少路
石(敦山)
史某
史堯弼
舒誼
宋教授
宋文仲、宋剛仲
孫監鎮
王定方
王光祖
王居之
王日休
王庭珪
王炎
汪應辰
魏掞之
魏應仲
吳儆
吳獵
吳洵
吳翌
鮮于廣
項安世
蕭殿撰
蕭仲秉
謝堯仁
薛季宣
嚴昌裔
嚴州州縣官
顔主簿
楊萬里
葉定
游廣文
游九言
余彦廣
俞秀才
虞允文
宇文紹訓
喻樗
員興宗
曾集
曾撙
翟通判
詹儀之
張枃
張維
張孝祥
章才邵
章穎
趙汝愚
鄭鑑
鄭一之
周必大
周漕
周去非
周奭
朱熹
竹通判
存疑條
參考文獻
後記
本文编号:3639681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上編:張栻生平及其往來書信論析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第三節 研究目標與方法
第四節 研究的特點與價值
第一章 張栻往來書信概說
第一節 張栻往來書信存佚與文獻來源
第二節 往來書信的傳遞方式及其影響
結語
附表:張栻往來書信統計表
第二章 書信論政(上)
第一節 宋孝宗朝初期政治形勢概述
第二節 內贊密謀,外參庶務:張浚幕府中的張栻
第三節 張栻與宋孝宗關係探微
第三章 書信論政(下)
第一節 知嚴州
第二節 知靜江府
第三節 知江陵府
結語
第四章 書信論學:往來書信中的學術互動與文獻編纂(上)…
第一節 《知言疑義》之討論
第二節 長沙本《二程先生文集》之校訂
第五章 書信論學:往來書信中的學術互動與文獻編纂(下)
第一節 《洙泗言仁》之論議
第二節 《仁說》之論辯
第三節 《中庸、大學、論語章句》之辯駁
第四節 《癸巳論語解》之論爭
第五節其他
一、《建寧府學游胡二公祠堂記》之考證
二、《建寧府崇安縣五夫社倉記》之爭議
三、《通鑑綱目》之編訂
結語
附表:《癸巳論語解》與朱熹意見對照表
下編:張栻往來書信編年考證
凡例
彪居正
晁子健
陳槩
陳俊卿
陳琦
戴之邵
范成象
范念德
房某
馮時行
韩元吉
胡參議
胡大本
胡大時
胡大原
胡大壯
胡宏
胡銓
胡寔
胡提舉
黃鈞
江文叔
蔣允濟
李椿
李垕
李茆
李塾
李燾
李埜
李(直土)
廖行之
劉珙
劉光祖、劉昭祖
劉清之
劉芮
柳楹
陸九齡
羅孟弼
吕郎中
呂勝己
呂祖儉
吕祖謙
某進士
某舉人1
某舉人2
某人1
某人2
某人3
某人4
某人5
某提刑
某通判學士
潘景憲
潘景愈
潘友端
潘友文
彭龜年
戚如珪
戚如玉
錢工侍
喬拱
施少路
石(敦山)
史某
史堯弼
舒誼
宋教授
宋文仲、宋剛仲
孫監鎮
王定方
王光祖
王居之
王日休
王庭珪
王炎
汪應辰
魏掞之
魏應仲
吳儆
吳獵
吳洵
吳翌
鮮于廣
項安世
蕭殿撰
蕭仲秉
謝堯仁
薛季宣
嚴昌裔
嚴州州縣官
顔主簿
楊萬里
葉定
游廣文
游九言
余彦廣
俞秀才
虞允文
宇文紹訓
喻樗
員興宗
曾集
曾撙
翟通判
詹儀之
張枃
張維
張孝祥
章才邵
章穎
趙汝愚
鄭鑑
鄭一之
周必大
周漕
周去非
周奭
朱熹
竹通判
存疑條
參考文獻
後記
本文编号:3639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63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