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儒学的衰落与复兴
发布时间:2023-04-22 22:44
秦汉时期儒学衰落与复兴的历史,是众所周知的。但隐藏在这段历史中的文化继承与政治革新的纠葛,则较少有人关注和思索。具体说,儒家所传承的旧有文化与法家引领的新政治形态之间的不一致情况,很少有人从文化记忆的角度去考虑。这种文化心理与文化记忆深深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中,属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集体潜意识,虽然它有时被政治威权所压抑,但在一定缓和的政治气氛下,它又会得以复苏和重现,并呈现出巨大的力量。秦国在法家人物主导下实行政治改革,以郡县制取代世袭制,并通过“以战去战”的政策使秦王朝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但是法家人物对西周以来世袭制度的全盘否定,及其“非古崇今”的历史观,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与摒弃。李斯和秦始皇的“焚书”“以吏为师”、反对私学的文化专制政策,虽然暂时打击了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儒家知识阶层,但是丧失了儒家知识分子对秦朝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丧失了不同群体形成共同价值准则的可能。所以秦始皇和法家试图通过毁灭儒家教育来达到磨灭旧有文化,来达成政治效能的绝对化,是一大错误。在这个错误之下,统一国家离开了严肃而有活力的文化记忆,知识阶层和官吏群体生活在无共同记忆的状态中,不但群体面临着解...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1 问题的由来
1.1.2 研究现状述评
1.2 研究取径与论文结构
1.2.1 研究的取径
1.2.2 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从回忆历史到古今之辩
2.1 先秦儒、法两家的历史记忆及政治思想的建构
2.1.1 对先王历史的政治理论建构:孟子和商鞅
2.1.2 对古今历史一致性理解的分歧:荀子和韩非子
2.2 从淳于越与李斯的古今之辩看儒学的式微
2.2.1 儒、法两家的关系
2.2.2 儒家自身存在的问题
2.2.3 秦始皇与博士的关系
2.3 小结
第3章 身份认同感的构成依据:从血缘到政治
3.1 以宗法血缘组织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3.1.1 分封制凝聚力的形成及与儒学的渊源
3.1.2 分封制存在的两个问题及与法家的关系
3.2 脱离血缘关系的政治独立的产物:郡县制
3.2.1 秦国郡县制落实发展的原因分析
3.2.2 郡县制备受争议的原因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儒学对汉朝政治结构的意义重构
4.1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并行
4.1.1 汉朝实行分封制的缘由分析
4.1.2 血缘意识的存在与儒学的关系
4.2 儒家价值理性对律法制度的补充
4.2.1 汉代学者对秦法的批判
4.2.2 儒学对汉律法家系统的矫正
4.3 小结
第5章 儒家经典文化的建立及意义
5.1 置 《五经》博士的文化意义
5.1.1 法家对文化价值的否定:“燔《诗》《书》”和“以吏为师”
5.1.2“表章六经”与“独尊儒术”的关系
5.2 孔子“素王”形象的确立及意义
5.2.1 法家视域中的君主形象
5.2.2 孔子的“素王”之称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98544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1 问题的由来
1.1.2 研究现状述评
1.2 研究取径与论文结构
1.2.1 研究的取径
1.2.2 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从回忆历史到古今之辩
2.1 先秦儒、法两家的历史记忆及政治思想的建构
2.1.1 对先王历史的政治理论建构:孟子和商鞅
2.1.2 对古今历史一致性理解的分歧:荀子和韩非子
2.2 从淳于越与李斯的古今之辩看儒学的式微
2.2.1 儒、法两家的关系
2.2.2 儒家自身存在的问题
2.2.3 秦始皇与博士的关系
2.3 小结
第3章 身份认同感的构成依据:从血缘到政治
3.1 以宗法血缘组织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3.1.1 分封制凝聚力的形成及与儒学的渊源
3.1.2 分封制存在的两个问题及与法家的关系
3.2 脱离血缘关系的政治独立的产物:郡县制
3.2.1 秦国郡县制落实发展的原因分析
3.2.2 郡县制备受争议的原因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儒学对汉朝政治结构的意义重构
4.1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并行
4.1.1 汉朝实行分封制的缘由分析
4.1.2 血缘意识的存在与儒学的关系
4.2 儒家价值理性对律法制度的补充
4.2.1 汉代学者对秦法的批判
4.2.2 儒学对汉律法家系统的矫正
4.3 小结
第5章 儒家经典文化的建立及意义
5.1 置 《五经》博士的文化意义
5.1.1 法家对文化价值的否定:“燔《诗》《书》”和“以吏为师”
5.1.2“表章六经”与“独尊儒术”的关系
5.2 孔子“素王”形象的确立及意义
5.2.1 法家视域中的君主形象
5.2.2 孔子的“素王”之称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98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79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