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 ————从孔子到王充

发布时间:2023-05-03 14:06
  人性论和气论是先秦两汉儒家哲学中的两个重要议题。检阅先秦两汉典籍,我们发现,古人论“性”的时候常常涉及“气”,论“气”的时候也常常谈及“性”,甚至有些时候性、气是不分的,以为性中含气,甚至性即是气。性和气的关系十分紧密,究其根源,这与古代宇宙论思想是分不开的。在先秦两汉儒家学者看来,天是万物的本原,气是构成万物的材质。天含有气并能以气生物。这就是说,万物开始于气,气即生存的开端。而生存的本原,在儒家传统哲学中,又与性有关,它甚至便是指性,此即“生之谓性”。因此,先秦两汉儒家学人普遍以为,性含气。或者说,性即是气。这种人性理论形态可称为“气性论”。气论为我们研究人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源于此故,本文将先秦两汉儒家人性论的研究放置于宇宙论视域下进行考察,通过梳理和解读儒家原典资料,并参考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着重阐发从先秦到两汉儒家气论性的不同内涵及其历史演变逻辑。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正文(上中下三篇)、结语和附论四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起、意义、文献综述、写作思路及其方法、创新点及其难点。正文的第一部分是上篇,该部分主要阐述先秦儒家学者以气论性思想的历史演变逻辑及其特点,范围...

【文章页数】:3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一、从程朱理学人性二元论谈起
        二、“气性论”的含义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其评析
        一、文献综述
        二、学界研究成果评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难点
        二、创新和亮点
上篇 先秦儒家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章 气性论的滥觞:孔子以气论性思想探源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一、问题的提出:孔子之性含气吗?
            二、以生论性
            三、天以气生物
        第二节 气与善恶
            一、情与性:情是人性的表达
            二、气与欲:孔子血气说解读
            三、性与言:辞气是人性的反映
        第三节 孔子的教化学说
            一、气、乐与性:孔子的乐教说
            二、气、礼与性:孔子的饮食教化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郭店儒简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一、《太一生水》与儒简中的“天”
            二、性命出自天
        第二节 气与善恶
            一、情气与血气
            二、性与情
        第三节 “化民气”:郭店儒简的教化学说
            一、乐教导情
            二、礼教治情
        本章小结
        小议: 孔孟之间儒家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
    第三章 “吾善养浩然之气”:孟子的善气说与性善论
        第一节 孟子之“性”的内涵
            一、天性论
            二、性质论
            三、材性论
            四、性本论
        第二节 善气说与仁义之本
            一、性与浩然之气
            二、孟子对“心”、“志”、“气”与“言”四者关系的讨论
            三、孟子对“气”、“性”与“体”三者关系的讨论
        第三节 养气与率性
            一、养气说
            二、率性说
            三、“充实为美”:养气的境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治气养心”:荀子的恶气说与性恶论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一、荀子的宇宙论思想
            二、性源自天,并含有气
        第二节 情欲与恶气
            一、性与情欲
            二、情欲即恶气
            三、恶气与心
        第三节 治气与养心
            一、治气与乐教
            二、养心与礼教
            三、“气之中和”与“参与天地”: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中篇 秦、汉之际的儒家气性论思想
    第五章 《易传》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第二节 阴阳之气与性之善恶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含阴阳
            二、“继之者善也”:天生生不息即是善
            三、“成之者性也”:性含阴阳二气
        第三节 “神道设教”:《易传》的教化学说
            一、“先王以作乐崇德”:《易传》的乐教思想
            二、“君子以非礼弗履”:《易传》的礼教思想
            三、气、和与人性之美: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礼记》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天人视角下的人性说
            一、《礼记》的宇宙论思想
            二、性出自天
        第二节 善恶之性与气
            一、性与善恶
            二、心与性情
            三、性情含气
            四、心气互动
        第三节 《礼记》的教化学说
            一、气、天与礼乐:宇宙论视角下的礼乐观
            二、气与感应:乐教的原理及应用
            三、气、性与礼教:《礼记》的祭礼教化说
            四、和、序与人性之美:礼乐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下篇 两汉儒家的气性论思想
    第七章 “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董仲舒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宇宙论视域下的人性说
            一、董氏的气化宇宙论思想
            二、性情源自天
        第二节 阴阳之气与贪仁之性
            一、性情与阴阳
            二、性混善恶说与性三品说
        第三节 气感与教化
            一、礼乐刑罚与阴阳二气
            二、同气相感与教化的原理
            三、性命与养气说
            四、“和者,天之正”:教化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晦明之气与性善恶混:扬雄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一生一死,性命莹矣”
            一、性与太玄
            二、玄与自然
        第二节 晦明之气与善恶之性
            一、晦明与质性
            二、心驾驭气
            三、人格三说与性善恶混说
        第三节 修性与学习
            一、研读儒家经典
            二、“取重”与“去轻”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阴阳与五性六情:《白虎通义》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宇宙论视域下的人性说
            一、《白虎通义》的宇宙论思想
            二、性源自天
        第二节 阴阳之气与性情善恶
            一、性阳与情阴
            二、五常(性)与六情
            三、气禀成命说
        第三节 气性与治性
            一、气性与礼乐
            二、“三纲六纪”与气之阴阳
            三、性、政与气之中和:治性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用气为性,性成命定”:王充的气性论思想
        第一节 王充自然主义的天道观
            一、天道自然,而非有为
            二、天含有气,并能生物
        第二节 性、命皆由气禀
            一、气禀人性说
            二、命由气禀说
            三、“性”与“命”的关系
        第三节 性命与骨相说
            一、骨相说的原理
            二、“案骨节之法,审人之性命”
            三、骨相说的意义
        第四节 评判诸了性说与性气混善恶
            一、以气论评诸子的人性说
            二、性气混善恶和性三品说
        第五节 气性与矫治
            一、气性与胎教
            二、自修和他教
        本章小结
本文结语
附论: 关于先秦两汉儒家“性”、“气”范畴含义的总结
    附论一 论“性”
        第一节 “性”字的起源与字形
        第二节 “性”范畴的特质及属性
            一、“性”与“天”
            二、“性”与“气”
            三、“性”与“材”
            四、“性”与“质”
            五、“性”、“心”、“情”、“欲”与“命”
    附论二 论 “气”
        第一节 “气”字的起源与字形
        第二节 “气”范畴的特质及属性
            一、“气”与生命
            二、“气”与材质
            三、“气”与本根
            四、“气”与道德
            五、“气”与感通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806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806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a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