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生态研究(1949-1966)

发布时间:2017-05-20 05:07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生态研究(1949-1966),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49-1966“十七年”是中国当代话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本论文以新中国十七年话剧演员文化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这个论题,原因在于“十七年”话剧演员文化形态所中蕴含的精神生态与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并影响了新中国话剧发展的精神构成和艺术风貌,对它的研究旨在从演员维度重新解读“十七年”话剧艺术发展的精神风貌。 在改天换地新的历史语境下,作为话剧艺术主要构成的演员群体,不同的来源出身、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从艺道路,却用他们共同的青春在新中国的话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值得回味的经典形象,同时也热情地书写了他们共同的战斗篇章。演员文化学的研究,不能止ki于对演员表演的关注,而是要从舞台表演延伸到舞台背后的无限空间,超越单纯的批判和肤浅的读解,才能在更开阔的文化视野、更贴近人的本性和“中国国情”的思维视野中,建立起演员文化学研究更富有整体性、全面性和内在层次感的学术框架。 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六章: 第一章,在“十七年”的社会转型中,国家意识形态起了不容置疑的主导作用,因此对这个年代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必须和社会政治发展史对话,本章重在将1949年-1966年话剧艺术发展的概况进行梳理,这也是新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系列问题的研究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伴随着新中国话剧艺术专业化、正规化的发展,以北京人艺为代表的话剧演员群体在逐步完善,并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形成各具特色的类别文化。诚然,每一个演员都因个体的不同而呈现出个体差异,如家庭出身、文化背景、从艺经历、社会身份等等;却又因为同处于一个时代而能够提炼出共性。正是这些个性和共性构建了十七年话剧演员独有的精神风貌和艺术特质。本章从源头源文化入手重点考察新中国话剧演员群体的个性和共性特征。 第三章,,建国“十七年”,话剧演员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和变革,意识形态的改变令舞台上的话剧演员必须跟时代保持同步,在塑造符合新的审美观与政治导向的舞台角色的同时,也在艰难地改造着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本章重在从话剧演员群体历史身份的考察出发,探讨他们在新的语境下“文艺工作者”身份的转变和认同。 第四章,“十七年”的话剧表演艺术无疑是话剧艺术发展史上的“黄金年代”。而表演观对演员而言,如同人生观之于每一个人,是演员最为核心的生命力所在。本章重在追溯新中国话剧演员表演观的历史渊源,探讨在复杂的文化生态中,如何形成了该时期话剧演员独有的表演观。 第五章,话剧艺术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形成了几个较大的族群,如代表北京文化环境的“京味儿”话剧、代表殖民文化的海派话剧,以及代表“黑土”文化的北派话剧等。话剧演员作为话剧的表演者,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这些地缘文化特征。本章重在从地缘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演剧流派话剧演员地域风格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第六章,“十七年”话剧演员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只是将其作为精神资源引入到今天的现实语境中,而在于更深的层面上的反思。本章重在通过开掘“十七年”话剧演员之所以成为表演艺术大师的深层原因,来探讨当下话剧艺术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以期服务于我们今天的精神建构。
【关键词】:新中国 “十七年” 话剧演员 文化学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1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6
  • 一、 选题缘起11
  • 二、 目的和意义11-13
  • 三、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13-14
  • 四、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其它14-16
  • 第一章 新中国“十七年”话剧艺术发展概况16-32
  • 第一节 泛政治化语境下话剧艺术的生存与发展16-20
  • 第二节 建国初期话剧院团的重整与建构20-28
  • 第三节 “十七年”话剧演员群像概述28-31
  • 小结31-32
  • 第二章 新中国话剧演员群体考察32-55
  • 第一节 地域来源的多样化32-43
  • 第二节 艺龄代际的二元化43-47
  • 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高度组织化47-54
  • 小结54-55
  • 第三章 十七年话剧演员的身份建构与价值自塑55-76
  • 第一节 话剧演员的历史身份55-59
  • 第二节 话剧演员的价值追求59-66
  • 第三节 国家剧场里的双重表演66-75
  • 小结75-76
  • 第四章 “十七年”话剧演员表演观的历史逻辑与时代诉求76-96
  • 第一节 成长背景与表演观的形成76-80
  • 第二节 斯坦尼演剧体系学习对话剧演员的影响80-84
  • 第三节 对戏曲艺术的借鉴与学习84-89
  • 第四节 导演、剧作、观众与演员互动的文化生态89-95
  • 小结95-96
  • 第五章 话剧演员的群落文化与地缘特征96-112
  • 第一节 北京人艺演员的京味风格96-102
  • 第二节 海派话剧演员的“海味”风格102-108
  • 第三节 东北话剧演员的北派风格108-111
  • 小结111-112
  • 第六章 全球化语境下对“十七年”话剧演员文化的反思112-123
  • 第一节 对“十七年”学术范式的思考112-115
  • 第二节 时代大潮中的互动115-117
  • 第三节 消费时代“十七年”话剧演员文化的启示117-123
  • 结语123-124
  • 参考文献124-135
  • 附录135-165
  • 附录 1135-148
  • 附录 2148-153
  • 附录 3153-163
  • 附录 4163-165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著作及获奖165-16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及课题研究166-167
  • 致谢167-1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宫华;;新时代话剧表演发展的理论透析与意义[J];大众文艺;2012年04期

2 苏琼;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研究在20世纪的中国[J];俄罗斯文艺;2001年01期

3 张体坤;;从“生活”到“舞台”——论“十七年”话剧的舞台形态与观念变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厉震林;;电影明星的话剧舞台秀及其表演文化分析[J];当代电影;2011年01期

5 林文艺;;建国十七年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中国文学》(英文版)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选取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6 陆印泉;中国旅行剧团的如烟往事[J];钟山风雨;2003年05期

7 李伟民;;人性的演绎:在王袍加身与脱落之际——李默然塑造的李尔王[J];四川戏剧;2008年01期

8 马洪林;海派文化与西学东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9 曹禺;;话剧的新收获——《千万不要忘记》观后感[J];文学评论;1964年03期

10 舒乙;北京话——北京人艺的特色[J];中国戏剧;1992年08期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生态研究(1949-1966),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80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